摩擦焊接的步骤

摩擦焊通常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1,机械能转化为热能;2.材料的塑性变形;3.热塑性下的锻造压力:4.分子间扩散重结晶。

摩擦焊与传统熔焊的最大区别在于,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被焊金属获得能量的温度并没有达到其熔点,即金属在热塑性状态下是类锻造的固态连接。

与传统的熔焊相比,摩擦焊具有焊接接头质量高,能达到焊缝与基体材料的强度,焊接效率高,质量稳定,一致性好,可实现异种材料的焊接等优点。

摩擦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891年,当时美国批准了这种焊接方法的第一个专利。这项专利利用摩擦热来连接钢缆。随后,德国、英国、苏联、日本等国相继发展了摩擦焊的生产和应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摩擦焊的国家之一。早在1957,铝铜摩擦焊就实验成功。多年来,摩擦焊接以其优质、高效、节能、无污染的特点受到制造业的重视。特别是超塑摩擦焊、线性摩擦焊、搅拌摩擦焊等摩擦焊接新技术不断发展,使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海洋开发等高科技领域以及电力、机械制造、石油钻井、汽车制造等工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