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大纲

上海2006年录用公务员和国家公务员公共* *科目考试大纲。

根据《上海市2006年录用公务员和工作人员实施方案》,2006年上海市录用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

为方便考生参加2006年上海市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 * *科目笔试,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2006年上海市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 * *科目考试大纲》,并经上海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处批准发布。

一、公考的内容和结构。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主要测试考生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考试结构包括数学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常识应用能力四个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全部为客观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

②《神论》

主要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认真阅读给定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总结、提炼、加工,按要求作答。

《申论》是主观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

二、答题要求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必备考试文具: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要求考生用2B铅笔在机器可读的答题卡上作答。试卷上或其他位置的答案无效。

②《神论》

一定要带笔或者圆珠笔。按考试要求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非指定位置作答无效。

第三,介绍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题型

数学能力

第一种题型:数值推理。考查考生对对数的敏锐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对数字的理解和洞察力。在这种类型的问题中,每个问题都提供了一组数字,其中一个是缺失的。要求仔细观察所给数字的排列规律,找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例如:2,5,10,17,(?),37

甲、乙、二十四

第26天、第28天

答案:正确答案是26。数列的通式是N2+1 (n是自然数),所以应该选C。

第二种题型:数学应用。测试考生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题都给出一段表达数值关系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快速准确地找到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例:一个班* * *有50个学生,数学和外语都考。其中,已知有40人数学及格,25人外语及格。由此可知,那些数学及格,外语不及格的人。

a,至少有10人,至少有15人。

c,有20个人d,最多有30个人。

回答:这是一个设定好的问题。首先可以排除答案D,因为不符合已知条件“25人外语及格”或者“25人外语不及格”。其次,可以排除C,因为根据外语通过率50%估算数学外语不及格人数(40人)为40 × 50% = 20(人)是没有依据的;事实上,数学考试及格的人外语不及格的人数至少是25-(50-40) = 15(人),所以答案是b。

第三种题型:数据分析。考查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提炼的能力。一条信息,一般有3 ~ 5道题,考生需要根据信息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准确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根据下表回答问题① ~ ②:

不同时间的自动计数器读数(人数)

入口(时间)

七点钟

八点钟

九点钟

10:00

11:00

1

7111

7905

8342

8451

8485

2

8432

9013

9152

9237

9306

5555

5921

5989

6143

6233

954

1063

1121

1242

1299

①上午7: 00至11: 00,通过入口1进入博物馆的人数为60人。

a、580 B、94

c、1374 D、1594

②早上7点到8点之间,通过人数最多的入口是。

a、1 B、2

c、3 D、4

答案:问题①应该是8485-7111 = 1374,答案是C;

问题2比较两个数的区别,区别最大的是入口1的两个数,所以答案是a。

(二)理解和表达文字的能力

第一种题型:选词填空。测试考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要求从给定的单词中选出最能准确表达句子意思的单词。

例子:天山绵延数千里。无论高山深谷,草原森林,溪流湖泊,处处物产丰富,风景秀丽。

a,漂亮b,精彩。

c,华丽d,华丽

答案:用“黎齐”(即答案B)最连贯、最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第二种题型:句子表达。测试考生对语用、语气、语序、语法、作文、结构、表达等句子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举例:以下句子中,选得不算差的是。

a、阅读理解正确与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b、阅读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c、阅读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

阅读能力的标志是理解。

答案:确切答案是a。

第三种题型:阅读理解。测试考生对语言材料的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每道题都有一段或一小段材料,要求考生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找出最合适的选项。

钢被用来建造桥梁、摩天大楼、地铁、轮船、铁路、汽车等。它还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械,也被用来制造成千上万的小物品,包括农民的镰刀和妇女的缝纫针。

这段话主要支持钢的观点。

a,是一种丰富的金属。

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c是所有金属中最强的

是唯一用于建造摩天大楼和桥梁的材料。

答案:很明显,正确答案是“B”。

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第一种题型:程序推理。考查考生对事件的先后顺序和逻辑顺序以及事物的构造程序的整体把握能力。每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用一个短句表达。然后给出四个代表假设事件顺序的数字序列,要求选出最符合逻辑的序列。

举例:①收集书籍②购买资料。

③建书架④雇木匠。

⑤整理书籍

a、④—③—①—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④—③—②—①—⑤

d、③—②—①—⑤—④

答案:本题正确答案是b .藏书①——雇木匠④——买材料②——建书架③——整理书籍⑤,这是与其他顺序相比最合理的顺序。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测试考生运用标准做出判断的能力。每道题中,先给考生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给出一组事物或行为的例子,要求考生选择最符合或不符合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命题假设给出的概念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例如:谋杀:当一个人不仅试图造成另一个人的死亡,而且还造成了这个人的死亡;或者是因为一个人的行为,他明明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可能导致另一个人被杀的事情,仍然不顾他人生命,导致他人死亡。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种行为是典型的谋杀?

A.余和妻子吵了一架,打了她一耳光不让她哭。很不幸,她被撞倒了。她摔倒在地时头撞到地板上,后来因头部受伤死亡。

B.一个老人得了绝症,忍受不了痛苦。他要求护士给他致命剂量的安眠药。护士很同情老人,给了他,导致他死亡。

C.曾贤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行驶在拥挤的公路上。一不留神,汽车失控,撞上另一辆车,引发爆炸。结果同车的赵死了。

唐笑和城市动物园正在清理动物园里的老虎笼子。打扫完之后,他忘了锁门就走了。结果老虎跑出笼子,把游客咬死了。

答案:严格按照定义衡量,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第三种题型:图形推理。考查考生对形象与空间关系的认识、把握和思考能力。

要求考生仔细观察给定图形,根据题意找出变化规律,从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举例:下一题给出两组图形,左组三个图形在构图或变化上有一些特点或遵循一些规律。需要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来替换“?”在右边袖子里。,使得右组图形也具有与左组图形相同或相似的构图特征或变化规律。

答案:正确答案是B .因为只有B才能使两组图形相似。

第四种题型:分析推理。考察考生的定义判断、演绎推理、归纳类比、批判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每道题都给一个说法,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请考生根据这一陈述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彭平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姚鑫是数学家。事实上,所有的计算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现在中国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一个彭平是综合大学培养出来的。

b、大部分计算机编程高手都是综合性大学培养出来的。

姚鑫没有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一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回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有道理。只有结论D是从“所有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这句话直接推导出来的,是一个没有任何附加假设和补充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运用常识的能力

主要考察考生的知识以及作为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考试内容包括时事政治、行政管理、公文基础、行政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文史常识和科技常识。包括基础知识题和综合分析题。

这部分分为不定选择题,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1符合题意。多选、少选或选错的不得分。

例:关于政府职能的特点,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一、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

b、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c、政府职能的履行主要是指依法行政。

d、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

答案:正确答案是A、B、C、d。

第四,介绍《申论》的题目类型

《申论》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认真阅读给定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总结、提炼、加工,按要求作答。

《申论》考试由分析、概括、对策和讨论四部分组成。

1.辨别:根据试卷给出的信息,列举一些语句,要求考生对错误的语句进行判断,并以不超过200字的篇幅简要说明原因。

2.总结:要求考生在认真阅读试卷给出的材料后,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概括材料中反映的主要内容。

3.对策:要求考生从政府政策或解决问题的具体行政工作的角度,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长度不超过300字。

4.讨论:

要求考生充分利用所给材料,直奔主题,全面阐明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对材料中涉及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申论的回答要求结合实际,观点鲜明,措施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流畅。

上海市2006年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根据《上海市2006年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方案》,2006年上海市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专业科目考试分为政治法律、综合管理、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五类。主要测试应聘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专业科目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所有问题均为客观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为方便考生参加2006年上海市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专业科目笔试,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2006年上海市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经上海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处批准发布。

专业科目考试不指定考试用书。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科目选择相应的考试大纲进行备考。

政法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判例

1.法律的基本特征、本质、功能和要素。

2.造法:造法的意义和原则,法律的起源,法律的分类和法律体系。

执法:执法的概念、执法、法律适用、法律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和制裁、法律解释。

四。法律的历史发展:中国法律传统、主要法律体系和世界法治的特点。

第二部分宪法

1.宪法概述:宪法的概念、历史发展、分类、监督和保障制度。

2.国家的基本制度:国体、政体、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和国家经济制度。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国家机构:国家机构、中央国家机关的概念和活动原则。

第三部分行政法

一、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的起源、行政法律关系。

2.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公务员。

3.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特征和分类,行政行为的成立条件,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

4.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原则,行政许可的设定和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动词 (verb的缩写)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种类,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行政处罚的程序。

不及物动词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原则,行政复议的范围、管辖、适用和受理。

第四部分刑法

1.刑法概述: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2.犯罪及其构成:犯罪的定义、特征及其构成要件。

三。自卫和紧急避险

4.故意犯罪的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五* * *共犯:* *共犯的概念、共犯的形态、共犯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6.刑罚:刑罚的概念、刑罚的种类、量刑、数罪并罚、缓刑和假释、时效。

七。渎职犯罪和贪污贿赂犯罪

第五部分民法

1.民法概论: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和代理: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及其后果,代理的概念和类型,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无权代理及其法律后果。

民事权利:财产权、相邻权、债权、人身权。

动词 (verb的缩写)民事责任:违约民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6.民事诉讼时效:在民事诉讼时效期间,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第六部分合同法

1.合同法概述: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类型,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2.合同的订立:合同订立的程序和合同的主要条款。

三。合同的效力: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可变更和可撤销的合同,效力未定的合同。

四。合同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则和规则,以及合同履行的保证。

动词 (verb的缩写)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6.合同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

第七部分知识产权法

一、知识产权法概述: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和渊源。

2.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及其客体,著作权人及其权利,著作权的利用与限制,邻接权和著作权的保护。

专利法:专利法和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权人及其权利,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和程序,专利权的保护。

商标法:商标与商标法,商标权,商标注册,商标权的使用和商标权的保护。

第八部分经济法

1.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正当行为的特征、类型及法律责任。

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产品质量义务、产品质量法律责任、争议解决。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法律责任和解决争议的途径。

劳动法:劳动基本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劳动争议处理。

第九部分程序法

1.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和程序,公民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

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管辖,诉讼参与人,证据,强制措施,审判和执行程序。

三。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受案范围、管辖、举证责任、行政程序。

《综合管理》考试大纲

公共行政的第一部分

一.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的含义、主体和客体。

2.政府职能的含义和地位、发展、体制和转变。

3.行政组织与行政体制: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征,行政组织设置原则,行政组织体制,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组织改革。

4.行政领导:行政领导的含义,行政领导的地位、职权和责任,行政领导和管理的理论,行政领导的体制,行政领导的方式,行政领导的素质和结构。

动词 (verb的缩写)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含义、特征和功能、类型、主体和客体、制定过程、实施、评价和终止。

不及物动词行政执行:行政执行的含义,行政执行的原则,行政沟通的含义,行政沟通的类型和方式,行政协调的含义,行政协调的类型和方式,行政控制的概念,行政控制的方式,行政监督的含义,行政系统的外部和内部监督体系。

7.人事管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含义、基本原则、特点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八、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含义,公共预算的含义,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公共预算的流程,税收管理的含义和特点,政府收费管理的含义和形式,公共支出的种类,我国公共财政的体系。

9.行政文化与行政伦理:行政文化的含义、构成、功能、意义、构成和规范。

X.行政效率:行政效率的含义和特征,行政效率评价的要素,行政效率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第二部分行政法

1.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含义,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法的起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

2.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的含义和范围。

3.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含义、类型、构成要件和法律要件,以及行政行为的效力。

四。中国行政立法的含义、类型、权限、体系和效力。

动词 (verb的缩写)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行政许可的含义、种类、程序、意义、形式和内容。

不及物动词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的含义、种类、程序、意义和种类。

7.行政征收、行政补偿和行政裁决:行政征收的含义、行政征收的类型、行政补偿的含义、行政补偿的性质、行政裁决的含义、行政裁决的类型、行政裁决的程序、行政指导的含义、行政合同的含义、行政事实行为的含义和类型。

八。行政程序:行政程序的含义、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含义、基本原则、基本制度、法律关系、受案范围、管辖和程序。

X.行政补偿:行政补偿的含义、构成、范围和程序。

Xi。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含义、范围、管辖、参与人、证据、法律适用和审理。

第三部分是综合管理实践

一、秘书理论与实践概述:秘书的含义和特征,秘书工作的内容、性质和作用。

2.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和工作要求:秘书工作机构的性质,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和工作要求,秘书部门和人员的管理。

秘书的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秘书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地位,秘书的角色意识,秘书人际关系的内容、方法与规范,秘书的公关礼仪。

综合管理日常工作:办公室管理、公文管理、监督工作、保密工作。

信息与调查:信息收集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信息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调查研究的内容、类型和方法,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

6.会议管理:会议的意义和要素、类型、程序、控制和管理。

7.信访:信访的基本职能、程序和方法、制度。

八个。公文写作:公文主题、结构、类型、格式和规则,公文主题的特点,公文结构的特点和形式,公文格式和写作规则。

9.行政机关公文的书写:命令、动议、决定、意见、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答复、信函、会议纪要。

撰写交易文件:计划、记录、总结、调查报告和简报。

《经济管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工业组织

1.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应分析,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规模经济的概念和原因,范围经济的概念和原因,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

2.市场行为:倾销和反倾销的概念,企业并购的形式和动机,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和成本,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3.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原因,外部性的概念,公共产品的概念。

四。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反垄断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

1.产业成长与演进:产业分类的方法,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产业结构变动的动因。

2.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方式,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原理和假设,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概念,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的经济含义和分析,生产溢出效应分析。

3.产业结构政策: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和适用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

第三部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概念,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发展水平的衡量,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二元结构的基本含义,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思想。

2.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战略,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概念,关税的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和负面影响,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WTO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点轴发展模式、区域发展的基本-非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区域分工的意义和形式、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内容。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意义,工业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循环经济的实践。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与管理

1.城市化与城镇体系:城市经济规模的概念,城市群经济的成因和作用,城市化的内涵和动力,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形式,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和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功能。

2.城市经济管理:城市人口、就业和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城市经济开发区的类型和功能,地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失灵和寻租的含义,增强政府能力的策略和途径。

3.城市金融和城市金融:城市金融的功能和作用,税收的经济效应,城市金融机构的类型及其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城市金融市场的构成和作用。

4.上海城市经济:上海支柱产业概况,上海工业产业特点,上海工业产业调整优化,上海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财务管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是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概论: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预算管理:人员定额、单位预算、财政拨款和收支管理。

3.资产和负债管理:资产的概念、各种基金、负债管理和应付基金管理。

4.财务清算和财务报表:财务清算、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年度财务决算。

动词 (verb的缩写)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的内容和效益评价体系。

第二部分公司的财务管理

1.财务估价: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报酬、股票和债券的价值以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二。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3.筹资管理:资金需求的预测和筹资方式的选择。

4.投资管理:投资项目评估、现金流分析、固定资产投资。

动词 (verb的缩写)流动资产管理: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库存管理。

股利政策:股利分配,股利政策。

财务分析:财务报表、财务比率分析、杜邦分析系统。

第三部分审计

1.基本概念:概念和类型、功能目标、职业规范和责任。

2.审计基础理论:审计证据、审计方法和程序、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三。内部控制及其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素,理解和记录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测试和内部控制评价。

公司会计报表项目审计:主营业务收入审计、应收账款审计、应付账款审计、固定资产审计、存货监管、现金及银行存款审计、专项审计。

第四部分是统计基础

1.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组织统计调查,调查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