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专利加急
四川遂宁。67岁的农民李先明曾经学过种子种植。因为好奇花生为什么不花,他从1994开始投入前期开车投入花生种子改良研究的20万元,期间借款100万元。经过18年的研究,已成功培育出8种花生,获得8项专利。
而我国的莜麦科研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仅培育出了更好的燕麦品种,还发现燕麦具有改良盐碱地、固定沙丘等生态修复功能。同样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做出这些世界级科研成果的中国顶尖科学家,并非来自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而是来自一个偏远的基层农业机构。自2007年以来,中国逐步建立了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50名首席科学家领导,其中大部分由来自国家和省级农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领导,只有任例外,他来自一个不足200名员工的基层农业研究机构。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任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院长。事实上,白城市农科院不仅对燕麦的研究可圈可点,对向日葵、食用豆等杂粮杂豆的研究也在国内领先。
李灿,1960-1,甘肃金昌人,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洁能源国家实验室(待建)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0李灿河西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考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后就职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1993晋升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当选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4获中国催化成就奖。李灿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的研究,并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制氢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