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术研究
学院是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恢复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地理学会挂靠单位,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甘肃省测绘学会、遥感学会、气象学会、土地学会、地理教学与研究学会理事单位。由甘肃省科技厅批准的《资源、环境与发展》、《生态经济学》两个学术期刊和学生期刊《北极星》主办。
附属于学院的专业协会:
甘肃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下属的省级地方学会。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全省广大地理工作者开展地理科学研究,促进地理教育发展,普及地理科学知识,为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学会下设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自然地理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地图与GIS专业委员会、中学地理教学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席:李吉均院士;主席:石培基教授。
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下属的专业学会。学会的宗旨是立足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西部地区,围绕国际生态经济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组织大批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科技工作者,开展中国西部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席:程院士。
学院拥有《生态经济学与资源学报》、《环境与发展》等一系列内部学术期刊(季刊),反映和报道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现状、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热点与前沿、应用实践与进展。
《生态经济学杂志》创刊于2003年6月5438+10月。是经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连续内部刊物(季刊)。全面反映和报道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现状、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热点与前沿、应用实践与进展。程院士。
《资源、环境与发展》是经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连续性内部期刊(季刊),创刊于2000年。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的方针政策,探讨与国家和地区资源、环境、人口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学术和政策问题。主编:赵军教授。
《北极星》是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主办的综合性刊物,面向省内高校交流。这是一个让大学生表达情感和发表学术意见的地方。成立于1991年4月,原名《青春之友》,后更名为《青春之声》,现名从第十三期开始改。目前有“文远石角”、“科海泛舟”、“散文精选”、“成长足迹”、“爱流淌”等栏目。历史上曾有邹宝钧、万芳祥、傅教金、卢存河、焦北辰、魏、柳忠禹、董文郎、李宗芳、、郑宝熙、、陈中全、董鸿儒、詹其仁、向传璧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此任教。
截止2013年底,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拥有以程院士为首的教职工70余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43人,博士后7人,博士(含博士生)33人,硕士32人,知名专家学者12人。截止2013年底,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有全日制本科生1239人,硕士生286人,博士生28人,留学生12人。设有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图书情报中心等教学辅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