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和美团的回应是退出社区团购。生鲜电商对传统菜市场产生了哪些冲击?

我坚决反对楼下那种认为传统菜市场不应该这么快被取代的观点。各电商巨头的做法属于强行压迫小菜农和普通摊贩的生存空间,可能触犯?反垄断法。此外,拼多多、美团并未正式退出社区团购,只是部分供应商暂停了团购的供货。

一、互联网巨头强势进入菜市场,这简直是?流氓?像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苏宁、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资金雄厚,大数据海量,算法极其先进。按理说,一点萝卜一点白菜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

但是他们看到了?购物?这种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通过买菜来抢夺和绑定用户,以求更大的发展。于是,他们放下身段,主动向菜市场的小摊贩砸钱?同台竞技。

这场重量级的战斗明显不同,小交易者没有胜算。如果你卖土豆2.5元/斤,那么社区团购就卖0.5元/斤,同样的商品价格会低5倍。你想买哪一个?只要是正常人,肯定会选择0.5元/斤的土豆。

像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这样的行业巨头,他们花几个月的时间和你打价格战,他们自己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小商贩已经连续几个月亏损,租不起,浪费人力,货物积压,无异于拼了老命。

所以,互联网巨头跟小菜农抢地盘是流氓式的胜利。

第二,互联网巨头垄断菜市场。它真的能一直进行打折吗?别做梦了!很多人看到互联网巨头的阶段性胜利可能会感慨: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这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冲击。它简化了流程,降低了价格,提高了服务质量,必然会颠覆传统菜市场。

拜托,想想互联网巨头进军生鲜电商领域。真的是为了慈善吗?他们会不择手段和菜贩竞争,好吗?商人逐利,利为第一?。

互联网巨头完全占领生鲜市场后,肯定不会亏本卖菜,肯定会挥一挥镰刀,把之前补贴的钱翻倍。毕竟小商贩消失后,他们才是唯一的霸主。价格怎么定,不是他们说了算吗?如果你不想买,其他地方都没有卖,所以你得付钱。

这不是我胡乱猜测,而是有各种实践理论和案例可供参考。

想想大数据的精准分析。知道你的详细信息后,它不仅能为你提供精准的服务,还能精准的为你进行?杀了他们?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一开始我们去旅游的线上租车和酒店,在家订的外卖,都是各种补贴。新用户点了20多元的外卖,第一单只用了0.01元,基本和免费送的一样。当时我们觉得挺划算的,时代变化这么好,便宜,方便,舒服。

但市场成熟后,外卖食品价格回归了应有的价位,餐盒费、配送费仍在上涨,卫生问题不断出现,隐藏的杀熟行为逐渐暴露。

顺便问一下,谁能做这个?颠覆?保持100%的信任和支持?

三、电商巨头的行为涉嫌触碰?反垄断法另外,社区团体买的很多商品不仅低于市场价,甚至低于出厂价和成本价。这种大规模削减补贴的行为涉嫌违反《价格法》第14条和《反垄断法》第17条:

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二)无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商人赚钱可以很残忍很冷酷,但法律不是冰冷的,它是保护弱者的有温度的武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行业巨头的行为,给了大家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

除了法律,还有华海顺达和卫龙(生产辣条的那家)两家供应商,公开宣布切断社区团购的货源,以示对社区团购平台的反对。

如果各大互联网巨头继续疯狂烧钱搞补贴,扰乱市场秩序急功近利,那么会有更多供应商宣布断供,后续还会有新的反对措施。

最后,社区团购平台本来是个好东西,可以方便市民日常购物,但它篡夺了主人的角色后,一切都变了。希望那些互联网巨头以后多做些科技创新,不要再害中小厂商的饭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