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装配

(1)装配概述

1.组装过程

(1)装配前准备

1)学习并熟悉装配图,了解设备的结构、零件的功能和相互联系。

2)确定装配方法和顺序,准备好所需的装配工具。

3)清洁并清洗零件。

4)对于某些部件,应进行修理和密封试验或平衡工作。

(2)装配分类

装配工作分为装配和总装,部分装配是将零件组装成零件的装配过程;装配是将零部件组装成最终产品的过程。

(3)调整、精度检验和试运行

1)调整是指调整零件或部件的相对位置、配合间隙和结合紧密度。

2)精度检验是指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的检验。

3)调试是指设备按设计要求组装后的运转试验,包括运转灵活性、工作温升、密封、速度、功率、振动、噪声等。

(4)涂漆、涂油和包装

按照要求的标准对装饰表面进行喷漆,用防锈油保护指定的零件,并准备装运。

2.装配方法

为了使配合零件得到所需的配合精度,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以下四种装配方法。

1)可互换组件。在装配过程中,不需要修理、选择或调整每个匹配的零件就可以达到装配精度。

2)分组集合。在批量或大规模生产中,当每对匹配产品的零件根据测量的尺寸成组装配时,它们根据组可互换地装配,以实现装配精度。

3)调整装配方法。在装配过程中,改变产品中可调节部件的相对位置或选择合适的调节部件,以达到装配精度。

4)修理和组装方法。在装配过程中,去除指定零件上的保留修理量,以达到装配精度。

3.装配工作的要点

1)清扫保洁。清洗是指去除零件上残留的型砂、铁锈和碎屑;清洗是指清洗零件表面。这些任务对于装配是不可缺少的。

2)添加润滑剂。通常,在配合或连接之前,应在配合面上添加润滑剂。

3)合身尺寸准确。装配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一些重要的配合尺寸进行复验或取样,尤其是过盈配合,而且往往需要在装配后不拆卸重新装配的零件。

4)组装时进行检查。当组装的产品比较复杂时,应在每个零件安装完毕后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在紧固螺纹接头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其他相关零件的影响。

5)调试期间的预检查和启动期间的监控。试运转总是意味着机器会开始运转,经得起负荷的考验,所以不能盲目去做,因为这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试运转前,检查装配工作的完整性、各连接部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运动部件的灵活性以及润滑系统是否正常等。,然后在确保一切准确安全的情况下发动汽车。机器启动后,立即观察主要工作参数和运动部件是否运动正常。主要工作参数包括润滑油压力、温度、振动和噪声。只有在启动阶段各项运动指标正常稳定,才能进行试运行。

(2)固定连接的装配

1.螺纹连接的预紧、锁定和装配

螺纹连接是一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拆装方便等优点,在机械中应用广泛。

(1)螺纹连接的预紧

为了实现螺纹连接的紧固性和可靠性,在螺纹副上施加一定的拧紧力矩,使螺纹之间产生相应的摩擦力矩。这种措施称为螺纹连接的预紧。拧紧力矩可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m 1 = kp0d×10-3(1-1)

其中:M1为拧紧力矩;k为拧紧力矩系数(有润滑时k = 0.13 ~ 0.15,无润滑时k = 0.18 ~ 0.21);P0为预紧力(n);d是螺纹的公称直径(mm)。

拧紧力矩可查表1-21,然后乘以一个修正系数(30钢为0.75;35钢是1;45钢是1.1)。

表1-21螺纹连接的拧紧力矩

(2)控制螺纹拧紧力矩的方法

1)使用专用装配工具。如指针式扭矩扳手、电动或气动扳手等。,这些工具可以在拧紧螺纹时指示拧紧力矩的值,或者在达到预设的拧紧力矩时自动终止拧紧。

2)测量螺栓伸长量。如图1-58,螺母拧紧前,螺栓的原始度数为L1,按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螺栓后,螺栓的长度为L2。拧紧力矩是否正确可根据L1和L2伸长量的变化来确定。

3)扭角法。扭转角法的原理与测量螺栓伸长量的原理相同,只是伸长量转换成螺母扭转的角度。

图1-58测量螺栓伸长量

(3)螺纹连接的装配和锁紧

1)装配前,仔细清理工作面,锐边倒角,检查是否符合图纸。拧紧顺序要合理,正方形和圆形的连接顺序一般从中间向两侧对称延伸。

2)螺纹连接的锁紧装置。螺纹本身有自锁功能,正常情况下不会脱落。但在冲击、振动、变载荷或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松措施,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①增加摩擦力,防止松动。如图1-59所示,采用双螺母锁紧或弹簧垫圈锁紧,结构简单可靠,应用广泛。②机械锁紧装置。图1 60a所示为开口销和开槽螺母装置,主要用于可变载荷和振动的场合。在图160b所示的止动垫圈装置中,止动垫圈内圆的凸起嵌入螺杆外圆的方形缺口中,在拧紧圆螺母后,垫圈外圆的凸起弯曲90度并紧贴圆螺母的缺口,以固定圆螺母。图1-60c显示了一个带耳的止动垫圈装置,用于防止螺母在很小的压力下松动。图1-60d为系列钢丝装置,钢丝缠绕时应拧紧螺纹。(3)点铆法防止松动。用这种方法拆下来的零件不能再次使用,只能在特殊需要下使用。④粘接防松。在螺纹连接面涂厌氧胶,拧紧后,胶会凝固粘住,防松效果好。

图1-59增加摩擦力以防止松动

图1-60机械锁定装置

2.键连接组件

键是用来连接传动件和传递扭矩的标准件。键的结构特点和用途不同,可分为松键连接、紧键连接和花键连接三大类。

(1)松键连接的装配

松键连接依靠键的侧面来传递扭矩。用于松键连接的键包括普通平键、导向键、半圆键和花键。普通平键连接如图1-61所示。

图1-61普通平键连接

松键装配的要点:

1)去除键和键槽上的毛刺,以免影响配合的可靠性。

2)对于重要的键,检查键侧的直线度和键槽对轴线的对称性。

3)试着使键头和键槽相匹配,以保证它们的匹配性能,然后将键长和键头锉平,留出约0.1 mm的间隙..

4)加机油后将键压入配合面,键底面应与轴槽底部接触。

5)注意试装配套件(如齿轮和滑轮)的键和键槽的非配合面之间的间隙。

(2)拧紧键连接组件

紧键连接主要指楔键连接。楔键有普通楔键和钩形楔键两种(图1-62),其上表面的斜度一般为L: 100。装配时,键的上下工作面要贴在轴槽和毂槽的底部,两侧要有间隙。键的倾斜度必须一致,可以用着色法检查接触。如果接触不好,可以用锉刀或刮刀修整键槽。钩键安装后,钩头与套件端面之间必须留有一定距离,以便维修和调整时拆卸。

图1-62楔键连接

(3)花键连接和装配

花键连接如图1-63所示。装配前,应根据图纸公差和技术条件检查配件。套件热处理变形后,可用花键推料或着色法修整。花键连接可分为固定连接和滑动连接:固定连接有轻微过盈,可用铜棒轻敲;过盈量较大时,热装前应将套件加热至80 ~ 120℃;滑动连接应能自由滑动,灵活无卡阻,用手转动套件时不应有间隙。

图1-63花键连接

3.销连接的装配

销钉连接可以起到定位、连接和安全的作用。根据销的结构,可分为圆柱销、圆锥销和开口销。

1)圆柱销组件。圆柱销具有定位、连接和传递扭矩的作用。圆柱销连接是过盈配合,不适合反复拆装。圆柱销定位时,为了保证配合精度,通常需要同时钻两个孔,并使孔的表面粗糙度低于Ra1.6。装配时,应在销上涂上油,并用铜棒将销打入孔中。

2)锥形销的装配。锥形销的锥度为1: 50。铰锥孔时尽量配销,用手推入锥销长度的80% ~ 85%。锥形销压紧后,销的大端应露出工件平面(一般略大于倒角尺寸)。

3)装配开口销。将开口销打入孔中后,打开小端开口,以防止其在振动过程中脱出。

4.干涉连接的装配

过盈联接是容器(孔)与被容器(轴)配合后,通过过盈实现紧固连接的一种方法。过盈联接的优点是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强,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但对配合要求高,加工装配难度大。

(1)过盈联接装配技术要求

1)管件应具有较高的形位精度,在装配时能保证足够的过盈量。

2)匹配的表面应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值。

3)装配时,配合面必须涂机油,压入过程要连续进行,其速度要平稳,不能过快,一般为2 ~ 4 mm/s。

4)对于细长件或薄壁件的配合,装配前必须检查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最好在垂直方向压紧。

(2)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

1)压入法。锤和垫可以用来压入或压入。

2)热膨胀法。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对孔进行加热以增大孔径,然后在孔中安装轴。常见的加热方法是将孔工件放入热水(80 ~ 100℃)或热油(90 ~ 320℃)中。

3)冷缩法。轴的冷却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轴径缩小后再放入孔中。常见的冷却方式是用冰和液氮进行冷却。

(3)传动机构的装配

1.皮带传动机构的装配

皮带传动依靠皮带和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

(1)皮带传动机构装配技术要求

1)严格控制皮带轮的径向圆跳动和轴向窜动。

2)两个滑轮的端面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常用的传动有V带和平带)。

3)皮带轮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合适,过大,会使传动带磨损较快;如果太小,很容易使传动带打滑。一般Ra1.6比较合适。

4)皮带的张力要合适。

(2)滑轮组件

滑轮孔与轴一般为过渡配合,配合过盈量小,可以保证滑轮与轴有较高的同轴度。安装皮带轮时,清洁孔和轴,安装键,用锤子轻轻敲击皮带轮,然后轴向固定。安装皮带轮后,检查皮带轮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为确保两个车轮平行且中间平面重合,一般可采用以下绘图方法进行检查:

将线的一端系在车轮的轮辋上,将线的另一端拉紧,使线粘在这个车轮的端面上,确定另一个车轮是否粘线,就知道是否正确了。如果两个车轮尺寸不同,检查端面之间的间隙。

当中心距不大时,用直尺法检查,如图1-64。为了保证两个车轮的中间平面重合,应保证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图1-64检查滑轮相互位置的正确性

(3)传动张力的调整

在皮带传动机构中,张紧装置是用来调节张力的。张紧装置可以通过调整两个轴之间的中心距离将张力恢复到规定的要求。适当的张力可以根据经验方法判断;拇指放在V带切边的中间,可以将V带压下约15mm,也可以用弹簧秤在V带切边的中间加一个力P,使V带在力P作用的点下垂一段距离s。相应的下垂距离S可通过适当的张力获得,其可近似计算如下:

S=A/50 (1-2)

式中:s为三角带的下垂距离(mm);a是两个轴之间的中心距离(mm)。

可参考表1-22选择各种V带的作用力。

表1-22V形皮带上的力

当采用多条V带传动时,为了使每条皮带的张力尽可能均匀,要求每条皮带的长度要一致,每条皮带的弹性要相等,不能新旧皮带混用,否则每条皮带的张力不能保持均匀。

2.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链传动由两个链轮和连接它们的链条组成。运动和动力通过链条和链轮的啮合来传递。

(1)传动机构装配技术要求

1)两个链轮的轴线必须平行,否则会加剧链轮和链条的磨损,增加噪音,降低稳定性。

2)两个链条之间的轴向偏移不应太大。当两轮中心距小于500mm时,轴向偏移不得超过2mm。

3)链轮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链轮直径小于l00mm时,允许跳动为0.3mm当链轮直径为100 ~ 200mm时,允许跳动为0.5mm当链轮直径为200~300mm时,允许跳动为0.8mm:当链轮直径为300 ~ 400 mm时,允许跳动为1 mm。

4)链条的松紧要合适,太紧会增加负荷,加速磨损;太松容易造成震动或掉链。高F链条垂度的检查方法如图1-65所示。对于水平或稍微倾斜的链传动,垂度f不大于中心距l的20%;当倾斜度增加时,垂度应该减小。对于垂直面内的链传动,f应小于l的0.02%。

图1-65链条垂度检查

(2)传动机构的装配

首先将两个链轮分别安装在轴上,并按要求固定,然后安装链条。套筒滚子链的连接形式如图1-66所示。使用弹簧卡固定活动销轴时,一定要使开口方向与链速方向相反,否则容易脱落。

图1-66套筒滚子链接头形式

3.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齿轮传动通过轮齿之间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本发明具有传动比准确、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的优点,可以组成变速机构和换向齿轮。齿轮传动机构的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安装精度高,成本高,不适合中心距大的场合。

(1)齿轮传动机构装配技术要求

1)为保证齿轮与轴同轴度的精度,严格控制齿轮的径向圆跳动和轴向移动。

2)确保齿轮具有准确的中心距和适当的齿隙。

3)确保齿轮啮合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位置。

4)确保轴上滑动齿轮的灵活性和准确定位位置。

5)对于高速大直径齿轮,装配前应进行动平衡。

(2)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

1)齿轮和轴组件。齿轮与轴的装配形式有三种:齿轮在轴上空转、齿轮在轴上滑动和齿轮固定在轴上。根据齿轮与轴的配合性质,可以采用相应的装配方法。齿轮在轴上装配后,常见的安装误差有齿轮偏心、歪斜、端面没有靠在轴肩上。对精度要求高的齿轮副,应检验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检验方法如图1-67所示。

图1-67齿轮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检查

2)齿轮轴总成的装配。齿轮轴总成装入箱体的装配方式应根据箱体内轴的结构特点来确定。装配前,应检查以下三个方面:孔和平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孔与平面的相互位置精度;孔和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和外观质量。

3)齿轮啮合质量的检查。齿轮的啮合质量包括侧隙和接触精度。①检查齿隙。游隙最直观、最简单的测试方法是压铅丝法(图1-68)。在齿宽两端的齿面上,平行放置两段直径不小于4倍齿侧间隙的铅丝,通过转动啮合齿轮将铅丝挤出。引线挤压后最薄处的厚度为齿侧间隙。②接触精度的检查。接触精度是指接触面积和接触位置。啮合齿轮的接触面可以用着色法检验。检查时,在齿轮两侧涂上一层均匀的显示剂,然后转动主动轮,同时稍微制动从动轮。对于双向工作的齿轮,正反两个方向都要检查。齿轮侧压印区域的大小应根据精度要求确定。传动齿轮的接触一般不小于齿廓高度的30% ~ 50%,不小于齿廓宽度的40% ~ 70%,它们的分布位置以节圆为基准,上下对称分布。误差的原因可以通过印模的位置来判断。

图1-68用铅丝检查侧隙

(3)锥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锥齿轮的装配顺序应根据箱体的结构来确定。一般先安装驱动轮,再安装从动轮。在轴上安装齿轮的方法类似于圆柱齿轮。通常要做的工作是轴上两个齿轮的轴向定位和啮合精度的调整。

1)锥齿轮轴向位置的确定。①在确定安装距离时,需要使两个齿轮的分度圆锥相切,两个圆锥的顶部重合,从而确定小齿轮的轴向位置。如果此时没有安装大齿轮,可以换成工艺轴,然后根据侧隙的要求确定大齿轮的轴向位置。②以后锥体为基准装配锥齿轮时,后锥体应找正找平。如图1-69,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来调整锥齿轮L的轴向位置;伞齿轮2的轴向位置可以通过调整固定垫圈的位置来确定。

图1-69锥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调整

2)锥齿轮啮合质量的检查。通常用着色法检查啮合精度。根据齿面颜色显示的不同部位,应采用不同的调整方法。

4.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

(1)联轴器的组装

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联轴器可分为锥形销套式、法兰式、十字滑块式、弹性圆柱销式和万向联轴器式(图1-70)。

图1-70常见耦合形式

1)装配技术要求。无论哪种联轴器,装配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保证两轴的同轴度,否则连接的两轴在转动时会产生附加阻力,增加机械振动,严重时甚至使轴变形,导致轴和轴承过早损坏。这一要求对于高速旋转刚性联轴器尤为重要。柔性联轴器由于其灵活性和吸收振动的能力,对同轴度的要求比刚性联轴器稍低。

2)组装方法。法兰联轴器如图1-71所示,其装配要点如下:①用平键将法兰盘3和4安装在轴1和轴2上,并固定齿轮箱。②将千分表固定在法兰盘4上,使千分表的测头靠在法兰盘3的外缘,以找出法兰盘3和4的同轴度。③移动电机,使法兰盘3的凸台稍微插入法兰盘4的凹孔中。④旋转轴2,测量两个法兰盘端面之间的间隙z;如果间隙均匀,移动电机使两块法兰盘端面靠拢,固定电机,最后用螺栓紧固两块法兰盘。

图1-71法兰联轴器及其组件

1,2轴;3.4-法兰圆盘

(2)离合器的装配

离合器的装配要求是:接合和分离灵敏,传递足够的扭矩,运转平稳。对于摩擦离合器,要解决发热和磨损补偿问题。常见的摩擦离合器如图1-72所示。

图1-72普通摩擦离合器

为了解决摩擦离合器的发热和磨损补偿问题,装配时应注意调整摩擦面之间的间隙。摩擦离合器通常配备有间隙调节装置。组装时,可根据其结构和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锥形摩擦离合器的装配要点如下:

1)锥面的接触必须符合要求,用着色法检验时其斑点应分布在整个锥面上(图1-73a)。

图1-73圆锥体着色检查

接近圆锥体底部的接触点(图1-73b)或接近圆锥体顶部的接触点(图1-73c)都表明圆锥体的角度不正确,可以通过刮削或研磨进行修整。

2)结合时要有足够的压力压缩两个锥体,断开时要完全脱离。

(4)轴承和轴的装配

1.滑动轴承的装配

滑动轴承工作可靠,无噪音,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多用于精密、高速、重载的旋转场合。

滑动轴承的种类很多,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分体式和瓦式。按工作面形状可分为圆柱形、圆锥形和多油楔。

滑动轴承装配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使轴颈与轴承之间获得合理的间隙,保证轴颈与轴承的良好接触,使轴颈在轴承中平稳可靠地转动。

(1)整体滑动轴承的装配

整体滑动轴承的结构如图1-74所示。

图1-74整体滑动轴承的组成

1)将轴套和轴承座孔去毛刺,清洗后在轴承座孔内涂润滑油。

2)根据轴套的尺寸和装配时的过盈量,用敲击或按压的方法将轴套装入轴承座孔中,并固定。

3)轴套压入轴承座孔后,容易发生尺寸和形状的变化,所以要对内孔进行修整和铰削或刮削检查,保证轴颈与轴套有良好的间隙配合。

(2)拼合滑动轴承的装配

拼合滑动轴承的装配顺序如图1-75所示。首先将下轴瓦装入轴承座,然后安装垫片,再安装轴瓦,最后安装轴承盖并用螺母固定。

图1-75分体式滑动轴承的结构

1—螺母;2-螺柱;3-轴承座;4—下轴瓦;5—垫圈;6—轴承衬套;7—轴承盖

分体式滑动轴承的装配要点;

1)装配轴瓦和轴承体(包括轴承座和轴承盖)时,上下轴瓦与轴承体内孔的接触必须良好。如不符合要求,应以轴承体内孔为基准刮去厚壁轴瓦背面。同时,轴承的台阶应靠近轴承体的两个端面。他们之间的契合度一般是H7/f7。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应该报废。对于薄壁轴瓦,不需要刮削,只要轴瓦的中平面高于轴承体的中平面一定值(δ h),δ h = nδ/4 (δ为轴瓦与轴承体内孔的配合过盈量),一般δ h = 0.05 ~ 0.1mm(图1-76)。

图1-76薄壁轴瓦中分面高度

2)轴瓦的定位。轴瓦安装在轴承体内,不允许在周向或轴向发生位移。通常可以通过轴承衬套两端的定位销和台阶来停止。

3)轴承孔的刮削。一般来说,剖分式轴瓦配有匹配的轴磨削点。通常,首先刮掉轴瓦,然后用刮刀刮上轴瓦。为了提高刮除效率,刮除轴瓦时可将轴承盖拆下。当下轴瓦接触点基本符合要求时,压紧轴承盖,在刮上轴瓦的同时,进一步校正下轴瓦接触点。随着刮削次数的增加,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可以调节刮削时轴的松紧程度。轴承盖紧固后,轴能轻松转动,无明显间隙,接触点符合要求,表示刮削完成。

4)轴承间隙的测量。轴承间隙的大小可以通过中分面的垫片来调节,也可以直接刮上轴瓦来获得。通常用压铅丝法测量轴承间隙。将直径大于轴承间隙的几段铅丝放在轴颈中分面上,然后合上轴承盖,均匀拧紧螺母压住分面,然后拧下螺母,取下轴承盖,小心地取出各处压平的铅丝。每取出一段,用千分尺测量厚度,根据铅丝的平均粗细差即可知道轴承的间隙。

2.滚动轴承的装配

滚动轴承由于摩擦小、轴向尺寸小、更换方便、维护简单等优点,在机械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滚动轴承总成技术要求

1)滚动轴承上标有代码的端面应安装在看得见的方向,以便更换时正确检查。

2)轴承安装在轴上或轴承座孔内后,不允许歪斜。

3)在两个同轴轴承中,当轴受热膨胀时,一个轴承必须有轴向移动的空间。

4)装配轴承时,压力(或冲击力)应直接作用于待配合的套圈端面,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5)装配时保持清洁,以防异物进入轴承。

6)组装轴承应运转灵活,噪音低,工作温度不超过50℃。

(2)组装方法

装配滚动轴承时,最基本的原则是使施加的轴向压力直接作用在轴承套圈端面上,尽可能不影响滚动体。

轴承的装配方法有多种,如锤击法、螺旋压力机或液压机装配法、热装法等。最常用的方法是锤击。

1)锤法。如图1-77a,专用套筒垫铜棒,用锤子将轴承内圈装在轴颈上。如图1-77b所示,通过锤击将轴承外圈装入轴承座孔中。

图1-77锤击法组装滚动轴承

2)螺旋压力机或液压机装配法。对于过盈量或较大的轴承,可采用螺旋压力机或液压机进行装配。压装前,将轴和轴承平放,并在轴上涂少许润滑油。压入速度不要太快,轴承就位后要迅速卸去压力,防止损坏轴,特别是细长轴。

3)热装法。当过盈配合量大、装配批量大或装配条件受限时,可采用热装法。热装法是将轴承放在油中加热到80 ~ 100℃,使轴承内孔膨胀后套装在轴上,这样可以保证装配时轴承和轴不被损坏。不能通过热装配方法装配充满润滑脂、带有防尘罩和密封圈的轴承。

装配推力球轴承时,首先要区分松圈和紧圈。装配时,紧环应紧靠转动部分的端面,松环应紧靠静止部分(或箱体)的端面(图1-78)。

图1-78推力球轴承装配

1,5-紧循环;2,4—松动;3盒;6螺母

(3)滚动轴承间隙的调整

许多轴承在装配时必须严格控制和调整游隙。通常轴承的内圈相对外圈做适当的轴向相对位移,以保证游隙。调整有几种方法:如图1-79用垫片调整;如图1-80所示,用螺钉调节。

图1-79用垫片调整间隙。

图1-80用螺钉调整间隙

1—腺体;2-螺母;3螺丝

3.轴的装配

轴是机械中的重要零件,所有做旋转运动的零件都必须装在轴上才能工作。为了保证轴及其部件的正常运转,轴本身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一定的加工精度。轴上的零件装配后也要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

(1)轴的精度

轴本身的精度主要包括各轴颈的圆度、圆柱度和径向跳动,轴上零件配合的圆柱面的径向跳动,轴上重要端面与轴颈的垂直度。

轴颈圆度误差过大,在滑动轴承中运转时会引起跳动(振动);当轴颈的圆柱度误差过大时,轴颈会造成轴承内油膜厚度不均匀,轴承表面局部载荷过大,加剧磨损。当径向圆跳动误差过大时,会造成运转时的径向振动。以上误差都反映在滚动轴承的支撑上,会造成滚动轴承的变形,降低装配精度。所以这些误差一般都严格控制在0.02 mm以内。

当轴上与其他旋转零件配合的圆柱面过大,轴颈径向圆跳动误差或轴重要端面垂直度误差过大时,旋转零件安装在轴上后会产生偏心,造成轴在运行中的振动。

(2)检查轴的精度

用千分尺测量轴颈后,可直接获得轴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轴上各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和轴上端面的垂直度误差可通过在V型架、车床和磨床上或在两个顶尖上测量径向和端面圆跳动来确定。

图1-81显示了检查V形架上的轴的精度。将轴的两个轴颈放在平板上的V型架上,在轴左端的中心孔中放一个钢球,并用角铁托住,防止检查时轴向移动。用千分表或百分表测量每个外圆柱面和端面的跳动量,得到误差值。

图1-81检查V形框架上的轴的精度。

(3)轴的组装

轴的装配工作包括清洗和检查轴本身,连接轴上的一些零件(如中心孔的堵头等。),并准备在轴上装配其他传动部件或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