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侵犯隐私权主要负责精神损害赔偿,有时涉及财产赔偿责任和行政刑事责任。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赔偿受害人的精神损害,二是赔偿受害人因侵犯隐私权而造成的其他损失,主要指财产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二款:给隐私权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程应当承担上述法律责任,并应当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主要包括:

(1)停止侵权行为;

(2)排除障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7)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上述侵权责任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扩展数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国家机关和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出售或者非法提供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为他人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侵权行为已经给人造成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侵权行为给人造成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责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还可以。,应受害方的要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侵权责任法

百度百科-最高法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