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溶解和裂缝发育的特征参数
对于灰岩潜山储层,反映溶蚀和裂缝发育的控制特征参数无非是测井参数、测井计算参数、岩溶参数和测井参数。各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周闻,1998):
3.3.1.1记录
(1)裂缝开度:指在测井仪器纵向分辨率范围内,用井壁切割的所有裂缝的总开度,即单位井段内裂缝的累计宽度。
裂缝张开度的计算是基于双侧向测井对裂缝的响应特征。斯伦贝谢公司的Sibit等人在水槽模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有限元法设计了一组关于裂缝产状、裂缝张开度等参数与双侧向电阻率幅值差关系的图形,得到了对应关系,可以用来计算裂缝张开度。
低角度裂缝(0 ~ 15)和网状裂缝的开度计算公式为:
储层特征的研究和预测
计算高角度裂缝(> 75°)张开度的公式为:
储层特征的研究和预测
式中:Rd为深部测向电阻率,ωm;Rb为基岩块的电阻率,ωm;Rs为浅层横向电阻率,ωm;KR为浅层横向畸变系数,取1 ~ 1.2,取1.2;Rm为泥浆电阻率,ωm;ε为计算截面的累积裂缝开度,微米..
(2)裂缝孔隙度:对于不同类型的裂缝,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储层特征的研究和预测
其中:mf为断裂指数,为1.1 ~ 1.3,取1.1;Rmf为泥浆滤液的电阻率,ωm;φf为裂缝孔隙度,f;其他符号同上。
(3)裂缝渗透率:裂缝渗透率的计算基于裂缝张开度和裂缝孔隙度,其计算公式为:
储层特征的研究和预测
式中:Kf为裂缝渗透率,10-3 μm 2;其他符号同上。
(4)裂缝发育指数:为了充分考虑裂缝段的储渗特征,在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了裂缝发育指数的概念,定义为:
储层特征的研究和预测
式中:F1为裂缝发育指数,10 μm m;h是油层段的厚度,m;其他符号同上。
该参数反映了裂缝段的储集性和渗透性。
(5)其他测井参数:裂缝发育段在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深度-深度双边曲线上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对于低角度节理和网状节理,声波时差曲线会发生跳跃,但如果存在溶孔,声波时差曲线会出现高值,密度曲线会出现低值,深度与深度的双边振幅差会增大。因此,在控制特征参数中,我们列出了声波时差(δ T)、岩石密度(ρ)和双边振幅差(δ R)。另外,为了区分油水流体的性质,我们还选择了电阻率(Rt)值。
3.3.1.2溶出度参数
由于潜山灰岩普遍致密,据统计,下古生界岩心样品孔隙度为0.8% ~ 1.6%,平均约为1.1%,渗透率为(0.002 ~ 2.53) × 10-3 μ m2,平均为0.65438。这反映了基岩致密的特点。野外研究表明,基岩块测井孔隙度应小于4%。基于这种认识,如果测井孔隙度大于4%,就认为有溶蚀作用,累计大于4%的层厚就是溶蚀段的厚度。如果测井孔隙度小于4%,则认为基本没有溶解。除了平均测井孔隙度(-φs)、平均测井孔隙度(-φ溶液)、溶解段厚度(H溶液)外,还计算剩余溶解强度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储层特征的研究和预测
式中:h为储层段的总有效厚度,m;h是溶解段的厚度,m;-φ溶液是溶解段的平均孔隙度,%;r是剩余溶解强度指数,%。
3.3.1.3记录
对于义和庄区块灰岩潜山油藏,测井显示不同井、不同层段存在差异。测井显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储层溶蚀和裂缝的发育程度,也反映了储层的含油气性。为了分析计算需求,我们将测井显示分为三个参数来考虑。
(1)井喷、井涌、放空:根据灰岩潜山油藏的研究经验,如果出现井喷、井漏、放空现象中的一种,说明储层中的溶孔比较发育,因此在计算中,有此指示的赋为1,否则赋为0。
(2)井涌、气侵和气测异常:异常也是含油气标志之一。三个指示中的一个被赋值为1,否则为0。
(3)钻井时间:在灰岩潜山缝洞型储层中,钻井时间也反映了储层中溶蚀孔洞和裂缝的发育情况。如果溶孔发育,钻井时间必然减少;反之,如果溶孔不发育,岩石致密,钻井时间就高。
在储层解释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录井、物性等方面的综合资料,划分典型井的溶蚀段和裂缝段,然后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各井段的控制特征参数,并根据岩溶和裂缝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列于表3-5。
表3-5典型潜山灰岩油藏典型井控特征参数表
继续的
3.3.2溶蚀和裂缝发育程度分类及产能分类
(1)溶蚀和裂缝发育程度分类:如上所述,与其他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相比,济阳坳陷义和庄潜山灰岩储层溶蚀和裂缝相对不发育。溶蚀作用和裂缝发育程度分类见表3-6。对于溶蚀作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强岩溶、弱岩溶和无岩溶。分类指标主要指残余岩溶强度指标,强岩溶R≥5%,弱岩溶0 ~ 5%,无岩溶0。看单井模拟的17口井的51层段,最大残余岩溶强度指数为25.86%,大部分小于10%。裂缝的分类仍分为三级:相对发育、不发育和不发育。裂缝分类指标的分类界限见表3-8。看51井段,还是以差的、不发育的裂缝为主,个别井个别井段裂缝比较发育。这与之前对地质特征的分析和认识是一致的。
表3-6典型石灰岩潜山分类表
(2)产能分类:济阳坳陷义和庄灰岩潜山油藏典型井试油结果见表3-7。部分井在上古生界灰岩大段单独测试,部分井与其他层合并测试。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情况,一般产量分类为:干层约为0,低产0 ~ 50 t/d,中高产≥ 50 t/d。
表3-7典型井试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