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SP到NPU,为什么小米和OV不是华为麒麟那样的Soc?
昨天,OPPO发布了其首款自研芯片“Mariana MariSilicon X”,这是一款图像专用NPU芯片,即图像AI芯片。
在OPPO之前,VIVO也发布了一款自研芯片V1,这是一款图像ISP芯片,而小米在S1之后也发布了一款C1,这也是一款图像ISP芯片。
这意味着华为、小米、OPPO、VIVO四大国产手机厂商都有了自己的自研芯片。
当然,四大厂商在制芯上也有异同。华为是Soc,小米开始太用力做S1这样的Soc之后,这么大的芯片就没了。
现在,小米和OV这三大手机巨头在制造核心的路上,都是从ISP和NPU这样的小芯片开始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三大厂商不像华为一样先做Soc这样的大芯片,而选择ISP、NPU这样的小芯片呢?
一方面,Soc这样的大芯片太难了。我们知道SoC是一个集CPU、GPU、ISP、DSP、NPU、基带芯片于一体的复杂芯片。对于OV和小米来说,真的很难,无论是技术、人才要求还是资金要求,所以还是从容易的开始,积累经验,再做Soc。
二是避免与高通、联发科等直接PK。现在,还不是时候。目前,国内手机厂商都使用高通和联发科的芯片。一旦他们制造自己的芯片,放弃高通和联发科的芯片,这些制造商就没有出路了。感觉时机还没到,因为大家的水平还不够。
三是从小芯片入手,用自己的小芯片先发挥优势,让手机先有卖点。这几年手机上最火的就是拍照,所以小米和OV都是从摄像头芯片开始的。
当然,这三大厂商的目标肯定不仅仅是搞ISP、NPU之类的小芯片,接下来还会出现更多的小芯片。比如小米已经曝光了电源控制芯片。
各种小芯片推出后,这些最终都会殊途同归,进军Soc。像苹果,华为,三星,他们都有自己的Soc,但是要一步一步走。不要一下子太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