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冠一寸照片的底是什么颜色?
免冠一寸照片有三种背景色:白色、蓝色、红色。具体的背景色取决于照片的最终用途。白底:用于护照、签证、驾驶证、身份证、二代身份证、驾驶证、黑白证明、医保卡、港澳通行证等。蓝色背景:用于毕业证、工作证、简历等。红色背景:用于保险、医保、IC卡、暂住证、婚纱照等。一寸照片是指一寸照片,一般作为证件照使用。为保证照片质量和人像大小、角度、姿态、色彩的统一,公安部制定并发布了《身份证制作用数码照片技术标准》(GA461-2004)。
所有照片必须是近期免冠彩色大头照,头像占照片尺寸的2/3,白底无边框,图像清晰,层次丰富,表情自然,无明显失真,照片尺寸为25mm×35mm。
中国文献照片进化史。
世界公认的“摄影”诞生于1839。达盖尔发明了银盘摄影法,从此人们开始用相机记录生活场景和艺术创作。
然而,在摄影术发明之前,不是没有「证件照」吗?广义上的“身份照”可以理解为拥有描述人的面部、证明其身份的照片和人像。
中国最早的人物画是战国时期长沙出土的《龙图》、《龙凤图》帛画,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起到了引魂上天的提醒作用。当然,这并不是所谓的文献人像,而是一个人的人像,可以说源于此。
皇帝和皇后的肖像被广泛使用。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因为宫廷画师毛延寿画人像时长得丑,被汉元帝下嫁匈奴。从这里开始,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个人证书的画像。
燕初唐帝王图***13帝王图。最早的朝代是汉朝之前的赵迪。当然,在西汉时期,这种画像还是以全身画像为主。但是在东汉之前,在纸发明之前,在使用丝绸布料的时代,普通人是买不起画像的,这个时期的画像还是属于王公贵族的。
东汉蔡伦发明纸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纸的材质无法满足绘画的要求,所以纸上绘画发展缓慢。肖像画至今仍是王公贵族的专利,直到唐代宣纸诞生,才被广泛画在纸上。
摄影自诞生以来发展迅速。1840年后,摄影随着入侵进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芽。由于通商口岸的确定,摄影术首先在沿海、香港、广东使用,其次是上海和东南沿海。1844年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应老人在澳门与法国谈判时赠送的肖像照。
65438+60年代以后,摄影逐渐在中国北方和内陆传播开来,从此摄影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到了民国时期,身份证照片已经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