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可能是肌肉减少引起的!看小腿就知道是不是病了。

根据教育部体育司的调查,成熟的银发族都是?年龄层中运动频率最高的族群,但高达八成偏好散步、散步等有氧运动,对增肌帮助较小,引发学者担心成熟族群退休后会陷入另一波“健肌”风潮。

中国人少肌症患病率为10%,相当于近30万人患有少肌症,80岁以上男性更有可能高达30%。台大竹东分校校长詹指出,人从50岁开始,肌肉会逐年流失,如果不积极维持肌肉量,对健康会有连锁效应。

詹丁正说,肌肉缺乏会引起四肢无力和膝关节疼痛,并可能进一步演变成无力,增加跌倒的几率,进而造成骨折、残疾和长期卧床,甚至增加死亡的风险。此外,肌肉与基础代谢率有关,基础代谢率也会随着肌肉质量的降低而降低,进而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相互作用,降低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参考:膝盖疼?先别猜关节炎,更有可能是少肌症!》)

亚洲肌肉减少症的新指标:“男性腿围< 34 cm,女性

另外,很多人会担心,之所以达到小腿围度标准,是因为肥胖而不是肌肉。詹·丁正说,虽然大多数肥胖的人有更多的脂肪,但他们也比那些太瘦的人有更多的肌肉。而且小腿围度是“筛查”而不是诊断。欧盟少肌症小组设计的SARC-F五题问卷也经过了国内医生的验证。人们可以检查他们的日常状况,评分超过4分的人可能有肌减少症的风险。(参考:《年纪轻轻膝盖疼?先别猜关节炎,更有可能是少肌症!》)

成熟人的“粗茶淡饭”真的不好吃!据调查,超过一半的成熟退休人士运动是为了健康,但詹表示,近80%的成熟人士的运动主要是散步、散步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如果缺乏负重(抗阻型)运动,对改善肌肉量可能帮助不大。

此外,成熟的退休人员更喜欢以“简单的茶和清淡的饭”来控制饮食,但实际上,如果没有“三高”史或医生的特别指示,就没有必要控制营养的摄入。医生说,成熟的人在蛋白质的摄入上有很多不足,增加肌肉量并不容易。

千禧爱健康基金会执行董事陈新利表示,饮食是增肌的原料,尤其是蛋白质,以豆类、鱼类、蛋类、肉类为代表。因此,应鼓励老年人饮食更加均衡、充分,多补充水果、蔬菜和植物。(参考:《老蛋白不吃够,避免肌肉减少》)

抗阻运动是增肌最有效的方法。复训不是年轻人锻炼身体的专利。几岁开始练习对健康有帮助。建议老年人也找专业的健身教练学习或咨询,将几种合适的阻力类型与走路结合起来,让自己的运动习惯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