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_大陆轴线——历史的伏笔
以下为本章节一些要点摘录:
○?本章将告诉各位,大陆轴线影响深远,甚至是人世悲剧的源头。大陆轴线的走向关乎作物和牲畜传播的速度,也间接影响到文字、轮子等发明的传播。美洲土著、非洲人和欧亚人近500年来经验的迥异,正是这个基本的地理特点造成的。
○?要了解地理差异和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关系,必须从 食物生产的传播 下手。全世界能自行发展食物生产业的地区至多9个,也可能只有5个。食物生产手段传播的主要路径有:从西南亚到欧洲、埃及、北非、埃塞俄比亚、中亚和印度河流域,从萨赫勒和西非到东非和南非,从中国到东南亚热带地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日本,从中美洲到北美洲。此外,食物生产的发源地不仅向外传布,也因外地的作物、牲畜和技术的输入而更加丰富。
○? 地理对传播难度的影响 ,可以从学者称为占先驯化的现象看出来。大多数后来发展成农作物的野生植物,在各地的基因会有所不同,因为不同地区的野生种群会累积不同的遗传突变。同样,从野生植物到农作物的转变,理论上可以通过不同的新突变和不同的选择过程引发,产生的作物大同小异。
○?如果我们对新大陆的主要作物进行基因分析,将发现 很多作物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野生变种 。这表示该作物曾至少在两地被独立驯化,有些作物变种已具地方特色。
○?某一作物的快速传播,可能会让该作物在其他地方的野生始祖,以及与该始祖物种有亲缘关系的野生植物,都失去再次被驯化的机会。
○?我们可以从种种现象归纳出相同的结论:食物生产从西南亚向外传播的速度比美洲快,可能也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快。
○?为什么肥沃新月地带作物的 传播 如此神速?部分原因就在于 欧亚大陆的东西向大陆轴线 ,也就是本章开头谈到的情况。位于同一纬度的东西两地,每一天的长度和季节变化相同,也有着类似的疾病,温度和降雨也差不多,生境和生物群落区(biomes)也大同小异。
○? 植物的发芽、生长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与 当地气候 息息相关。昼夜长短、温度和降雨等现象都会影响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植物成熟之后开花结果的情况。天择塑造了每一种植物的基因密码,植物皆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演化。
○?肥沃新月地带的驯化物快速向东西传播的部分原因:这些 驯化物早就适应传入区的气候 了。
○?传播速度可与肥沃新月地带的作物及家畜包相提并论的,就是中国南方的亚热带作物及家畜包,这些作物和家畜向东传播,到了东南亚热带地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沿途还加入了新的作物和动物。在1600年内,这个包括作物(香蕉、芋头和山药)和家畜(鸡、猪、狗)的组合,又向东传播了5 000英里,深入太平洋热带地区,传入波利尼西亚。
○?一再强调 纬度 ,因为一瞥某地在地图上的纬度,就可得知此地的气候、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农业传播的难易。然而,纬度并非决定一切,位于同一纬度毗连的两个地方,未必有相同的气候形态(虽然白昼的长度完全一样)。 地形 和 生态障碍 对某些大洲的影响特别显著,因此造成局部传播的困难。
○?中国虽和肥沃新月地带在同一纬度,但是自行发展出了食物生产业,种植出全然不同的作物。中国和欧亚大陆西部之间的障碍在公元前倒数第二个千年还是有所突破,西亚的小麦、大麦和马匹终于传入中国。
○? 轮子和文字系统不像作物,与纬度、昼长的关系没那么直接 。这些发明都是食物生产系统及受其影响的产物,可以说是间接受到纬度影响:最早的轮子是牛车的一部分(牛车就是用来载运农产品的);最早的文字是贵族的专利(贵族仰赖农民供养)。
○?这些反映的是欧亚大陆轴线和美洲、非洲的不同,而大陆轴线的走向早为人类历史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书籍信息:[美]贾雷德·戴蒙德, 王道还 廖月娟 译, 枪炮、病菌与钢铁[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