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3G问题

中国电信在CDMA2000之前和高通谈判,专利费是4%。WCDMA的专利费是欧洲收的,国外厂商收专利费的更多。诺基亚、高通、爱立信等。占据WCDMA大部分专利,而中国华为只占7%。

如果三家运营商都顺利铺开自己的网络建设,将意味着中国要同时为三个标准的3G标准买单,这将耗资数千亿人民币。另外,消费者一旦选择了好的3G运营商,很大程度上会被运营商绑架,这对于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促进运营商充分竞争极为不利,因为更换运营商意味着手机号卡和手机终端一起更换,成本太高,不像2G时代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双方建设的GSM网络,消费者只需要更换SIM卡即可。使用双模或多模终端可以很容易的更换运营商,但是双模终端价格昂贵,耗电量大,而且三种网络芯片(TD-SCDMA/WCDMA/CDMA2000)只有一种在用,浪费很大。全国三种网络并存,对手机厂商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因为如果统一一个网络标准,厂商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出一款具有潜在市场规模的手机。在三种网络制式下,由于一部手机只能在一种网络制式下使用,潜在市场规模缩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增加了手机厂商的负担,压缩了利润空间。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TD-SCDMA、WCDMA、CDMA2000三个实力参差不齐的产业链上被绑架。全球产业链力量格局的失衡,很容易导致三大运营商的失衡。所以,再过几年,很有可能会有一两家运营商与其所在的3G产业链一起在国内市场衰落,回到一家运营商独大的局面。这样,电信重组的苦心目标就白费了。

此外,在全国范围内同时建设三种类型的网络不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国通信业的发展。秦始皇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在随后的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汉字和相同宽度的车轨并没有影响各派之间的交流和竞争。相反,他们创造了整个中华民族交流发展的大平台,发挥了大国的规模效应,成就了“文明的火焰永恒,唯我独尊”的中华文明。今天,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链只要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和交流,就规模效应而言,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无可匹敌的,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条龙。但三种3G网络会让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链人为分裂成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很难单独与欧美竞争。要知道,欧洲是统一的WCDMA产业链,美国是统一的CDMA2000产业链。恐怕我们没有实力去PK中国三分之一实力的欧美。

对于3G网络的建设,最好是三家运营商都在全国范围内发放TD牌照,这样可以发挥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和市场的规模效应,节省建设成本。考虑到上海、杭州、泉州、广州等当地沿海地区来往的欧美游客较多,且当地手机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拥有WCDMA或CDMA2000功能的水货手机,可以同时授予当地联通或电信公司WCDMA或CDMA2000牌照,以照顾实际,满足当地特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