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想成为一名歌手。我该怎么办?
2、唱歌,在唱歌中找感觉。
3.一定要学会看乐谱。
4.让MTV和电脑多媒体教你唱歌。
5.用心去感受。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纪念沈翔教授逝世一周年个人音乐会上,一位节目主持人感人的讲话。他四十多岁,瘦瘦的,中等身材。每个人都认为他是著名的指挥家。他激动地站在舞台中央,用颤抖的声音说:“我是沈翔教授的学生。(一阵善意的笑声)别笑。听听我沙哑的声音。我怎么会是沈翔教授的学生呢?”他神色凝重,但声音变得铿锵有力。他一字一句地大声说道:“这是真的。我在沈翔教授手下唱歌很多年了。众所周知,沈翔教授是我国最伟大的声乐教育家。(掌声)沈翔教授曾经问我:“你想学唱歌吗?“我说,我想学,但是声音沙哑,听不到对方说话。怎样才能学会唱歌?沈翔教授很认真地说,“想学就能学”。他说:“你见过公鸡打鸣吗?公鸡只有这么小,却能张嘴昂起头,几里外都能听见。我们有这么高的身体,嘴巴和脑袋都比公鸡大很多倍。怎么才能不大声唱歌?.....“所以我开始学习声乐...(掌声)
这段话很耐人寻味。唱歌不是歌手的专利;学唱歌不是只有专业文艺工作者才能做到的。只要你愿意学,不管声音条件如何,你都可以学会唱歌。因为,无论是歌手还是普通人,他们的歌唱器官都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歌唱的发声器官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发声器官、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
(1)呼吸器官: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腔、膈肌。
肺连着胸腔,外面是肋骨,下面是横膈膜。由于肋骨的放松和横膈膜的上下运动,胸腔扩张收缩。吸气时,肋骨张开,横膈膜向下延伸,胸腔扩张;呼气时肋骨放松,即横膈膜上抬,胸部变窄。横膈膜是一块大而平的肌肉。它存在于胸腔下部和腹腔之间的边界。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来自呼吸器官的活动。
(2)发声器官:声带位于喉头中部,是歌唱的发音体。声音是由发音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带的振动是被动的还是自动的?目前有两大理论。最早是米勒提出的空气动力学理论,也叫肌肉张力理论。他认为声带的振动是被动的,主动的方面是气管发出的气息振动声带。另一种理论是于松在1950中提出的神经计时理论。也被称为肌阵挛理论。他认为声带的振动是自动的,由喉返神经控制。这一理论的发表在喉科学界引起了轰动,为发声生理研究领域探索了一条新路。
喉头是歌唱发音的主要器官。人们口头上称之为“喉结”。男人的喉结在脖子里,从外表就能看出来。学习唱歌只需要简单了解喉由四块软骨组成,分别是甲状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和各种肌肉。喉位于舌根和气管之间。它与上面的舌管和下面的气管相连。喉头后面是食道,食道后面是脊柱。
(3 )***发声器官:**发声器官包括所有发声系统的腔。如:鼻窦、鼻腔、鼻窦、口腔、咽腔(喉咽、口咽、鼻咽)、喉腔、胸腔。声带发出音调。沥青在* * *腔内引入的振动称为* * *。目前声乐通常把* * *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分为头腔* * *,口腔* * *,胸腔* * *。第二种分为上* * *和下* * *。第三是可调性和不可调和性。* *歌唱腔的* * *歌唱功能是对歌唱的拓展和美化。
(4)构音器官:构音器官是指唇、齿、舌、下腭、腭塞(软腭和硬腭),是用于咬字、发音和语言形成的分段发音器官。
(5)听觉器官:指耳朵和内耳的听觉分析器。
以上五个部位是人体的发声器官,是相互联系、相互控制的有机整体。
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在我系统学习声乐之前,我经常故意掐着喉咙唱歌。虽然我唱得很好听,但是音量很低。声音越大,喉咙肌肉和下巴越紧张,连小C都唱不出来。学习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后,音域扩大到三个八度,出了很强的女低音,音量可以跨过大交响乐团。
如果你在看这本书之前没有学过唱歌,请不要急着去学习更多的发声方法。最好先记住六个字:声道相通,声带紧张。了解了人体歌唱器官的结构后,你就可以像打哈欠一样轻松地张开嘴巴和喉咙。松,把背当门开,笑着唱。然后从模仿开始,听新歌,教你唱卡拉ok,你会唱。听声音,听音乐,不紧张就能学好。你不妨试试。
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让大多数朋友每天都在唱歌,却没有机会系统的学习唱歌。很多事业上成功的人,比如企业家、作家、行政官员、带兵将领,他们都有很大的音乐天赋,只是没有时间去发展。青少年非常喜欢音乐,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努力学习。请老师上声乐课要花很多钱。他们不能让父母给他们太多负担。我一个很有才华的朋友曾经跟我说,我跟唱歌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小的时候不敢大声唱歌。现在作为孩子的父亲,我更不好意思大声唱歌了。我对他说,你看看我写的这本书吧,这本书是专门写给你们这些想唱歌,又不好意思唱歌,又没时间跟老师学唱歌的人看的。这本书主要教你如何打开思维,如何学习唱歌技巧。学唱歌不同于学医、学建筑或者学其他学科。你必须先学习理论和专业技能,然后取得资格证书,再学习实践。先学会唱歌,边唱边学,边唱边学。
学习唱歌,听觉器官很重要。说白了就是一定要能用耳朵听!也许你已经意识到听OK磁带是一个好方法。OK带既经济又方便。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听OK磁带,不仅可以放松紧张和疲劳,还可以给你快感,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还可以配合我的小书当你的声乐老师。
怎么听?就是学会用耳朵识别声音。在学歌的过程中,先听旋律,也就是先学唱新歌。其次,听声音,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和声音形象。听别人唱歌,放松自然,逐渐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更进一步,要注意别人如何发单词,如何呼吸,如何控制自己的声音,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学会听歌曲的艺术表达和处理。
在倾听别人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要知道,一个歌手要听自己的声音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声音发出后,通过体外的空气传播,然后再送回自己的耳朵。这种方式和别人的倾听方式是一样的;第二种方式是音速发出的声音,立即从咽管传到耳膜,耳膜内部产生振动。这个第二通道的声音是别人听不到的。因为这个声音是捷径,所以比从体外返回的声音大很多。演唱者主要听的是第二声道的音响效果,和别人听到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所以歌手往往很难分辨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利害关系方失,旁观者清。”这句话用在这里最合适。如何辨别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用录音机录下你唱的歌。反复听,仔细琢磨,找出自己优美的音色,然后逐步巩固。模仿你好听的声音,改掉你难听的声音。另外还可以用对比法,同一首歌,OK唱法和自己唱法的录音,一句一句。这句话他是怎么唱的?这句话我是怎么唱的?哪个声音比较好听?想想吧。唱好一首歌,三分在唱,七分在想。包括很多专业歌手,嗓音方面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因为对歌唱技巧的概念模糊。这个“听”和“想”不难做到吧?
3.一定要学会看乐谱。
在这里我提个要求,学唱歌一定要学会看乐谱!我了解到现在很多学唱歌的朋友都不能完全靠耳朵看总谱听一首歌。我们去部队教唱歌,发现相当多的年轻士兵不会作曲。这往往就造成了一首歌容易唱错的地方,大家都一样错。这家公司这样唱错,那家公司也是。
前面说过,听歌是重要的学习手段,但绝不是只听歌不看乐谱。不看乐谱听,只能是一种粗听。即使是听一个歌手,他也不会完全准确的唱出配乐。不是歌手唱错了,而是歌手唱的歌是他自己二度创作的,和作曲家的原曲不一样。学唱歌,只有一边听歌,一边看乐谱,才是好方法。
另外,要多读乐谱,提高试听能力。或许,当你看第一首新歌的配乐时,你不会尝到任何甜头。看了几首歌,你会觉得在看谱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还可以开阔眼界,丰富心智。这样坚持下去,每天读一首歌,或者每周一读一首歌,你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思维都会得到提升。
学习读谱并不难。每天练一刻钟视唱练耳就行了。先学记谱法,大部分流行歌曲都有乐谱。进一步研究五线谱。很多艺术歌曲或者钢琴伴奏的歌曲都是工作人员录制的。
学习唱歌需要热情、耐心和毅力。莎士比亚说:无知是上帝的诅咒,知识是飞向天堂的翅膀。
经常学唱学写。很多职业歌手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写什么?写出对声音的概念性理解;写、读音乐作品分析;写出对歌曲音乐形象的理解;从内容等方面写对歌曲的看法;写新分数的案头分析;写旧账的经验...
你会发现在学唱歌的时候,你的理解和想象是不一样的。多练,多看多写,发掘自己的潜力,让自己永远唱不到可以随意唱。到了一定阶段,就会飞跃升华,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好歌手。
4.让MTV和电脑多媒体教你唱歌。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阔视野是学习声乐的另一个好方法。
90年代,大量的MTV电影为声乐爱好者直观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看MTV MTV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注意看一些获奖的音乐剧。比如乘着歌唱的翅膀,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祝你平安,1234之歌,士兵,黄河泰山,长城之长等等。你可以把这些获奖作品录在录像机上,有空的时候多看几遍。第一,要通过看MTV向专家学习,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辨别能力,逐步得到正确的声音概念。第二,要看专家如何表演,如何让声音和情感高度统一。第三,假设,假设是我,假设是不同的唱法,效果会是怎样?通过MTV,可以更多的了解一些音乐作品,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也可以尝试做一些歌曲演唱分析和歌曲评论,在评论别人的同时纠正自己。有条件的话,如果能在练习唱歌的时候给自己拍照,听听自己的视频,你就是一个歌手,一个欣赏者,一个评论家,会有很大的提升。还有一些科技工作者、中小学生使用电脑的机会比较多。然后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的光盘和音霸、视霸的功能全方位学习声乐。
5.用心去感受。
当中国歌手去意大利学习声乐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这个拥有300多年美声唱法的国家,声乐教材并没有那么多,但在那里,无论少年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能深情演唱许多古典歌剧中的咏叹调。就连机场里负责搬运行李的工人也随便唱了几句,声音是那么的动听动人。难怪他们能有帕瓦罗蒂这样的世界级歌手。
唱歌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用感情去感动人。当文字无法倾吐感情的时候,只有歌唱才能表达。后面的章节会分别告诉你唱歌的技巧和方法,但你千万不要忘记,尽管有千万个巧妙的想法,但爱永远是第一位的。
我最愿意听战士们的歌,也愿意听战士们呐喊的歌。他们每天走路唱歌,坐着唱歌,站着唱歌,吃饭前看电影唱歌,哪怕剩下三个人开班会,也要认真指挥两个人大声唱歌。班对班,连对连,一个个憋着劲,脸红,拉直嗓子,不唱反调的就不死心,火药味十足。这种唱法是军人青春活力和热情的宣泄。我常常微笑着站着不动,听着战士们喊着歌,眼里却满是泪水。喊出歌声,喊出恐惧,喊出一往无前的决心,喊出昂扬的意志,喊出一代军人的骄傲。当然希望军人能唱得更好。
希望有一天,我们国家的普通人能达到三五个人一起,只用一张嘴就能唱出优美的和声;青少年一般用科学的唱法唱得很美;老人依然保持着青春的声音;其他国家学习了中国科学的民族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