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耀之学术研究述略

(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025828),空间结构,2011-2014.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8227),空间结构形态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2010.01-2012.12。

(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101110077),空间结构形态建模与控制理论研究,2010.01-2012.

(4)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2007AA04Z441),复杂环境下大跨度空间结构故障预警技术,2007年8月-205438+00.07。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38050),新型张力空间结构体系基础理论及* * *技术研究,2007.01-2010.12(子项目)。

(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3A02-02),既有建筑检测评估技术研究——钢结构检测评估,2007.01-2011.12(子课题)。

(7) 151浙江省人才基金(一级),2008+0-2010.4438+02。

(8)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517),2007+0-2009.3008+02。

(9)教育部博士项目基金项目(20055097),大型空间结构施工过程分析与监控系统研究,2006+0-2008+02。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83),大型空间结构施工技术及其全过程仿真系统研究,2004+0-2006+02。

(11)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2004BA904B02,Z000480421),2008年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结构关键技术研究,2000-2006年。50005.066666666607

(12)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21101389),大规模定制产品设计与信息集成技术及其在钢结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2002.06-2005。406536686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005438+05),索杆张力空间结构的形状、预应力成型技术及破坏机理,20038+0.05438+0-2003。30036.086586660005

(14)国家体育场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体育场“鸟巢”结构安全分析与监测系统,2010.01-2014.12。

(15)浙江东南电网公司,大空间结构关键技术研究,2005+0-20438+00.338+02。

(16)江苏苏中建设集团,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安全监测与评估,2009.09-2010.12。

(17)浙江习字股份公司,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关键技术及示范,2008.01-2011.12。

(18)中铁二院集团公司,北京北站无柱雨篷结构设计研究及模型试验,2006+0-2008+02。

(19)曹娥江水利管理委员会,曹娥江拦洪钢结构水闸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2004+0-2006+02。

(20)上海紫山光电有限公司(上海市科委项目、科技部项目05DZ05812),世博场馆大空间结构监测评估系统开发,2007年2月-2008年2月(子项目)。

(21)上海建工集团,国家大剧院钢壳施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00年2月-2003年2月空间结构CAD系统开发及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排名1。

空间网格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MSTCAD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排名1。

河南鸭河口电厂储煤工程,詹天佑土木工程奖,2003年,排名1。

河南省鸭河口电厂干煤棚设计获2003年全国建筑结构优秀设计一等奖,排名1。

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结构机理、分析方法、力学性能、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排名第8。

国家游泳中心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排名第5。

火力发电厂超大跨度干煤棚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及工程应用,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排名1。

国家游泳中心结构及室内环境关键技术研究,2009年北京奥运工程科技创新特别奖,集体奖。

防潮泄洪双曲闸门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排名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

2008年被科技部授予“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和“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称号。

2008年入选“浙江151人才工程”(一级)。

2007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

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空间结构杰出青年奖”。

2001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

2001的博士论文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博士论文”。

2000年获“浙江省青年科技奖”

1998获“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空间网格结构分析设计软件MSTCAD,光软打印号001.

(2)罗耀志,董世林,周关根,胡宁,徐春祥,网壳结构整体提升施工方法,国家施工方法,YJGF017-2006。

(3)林、罗耀志、吴章华、蒋勇、方宏清,《高空连廊悬挑滑动平台施工方法》,国家施工方法,GJEJGF082-2008。

(4)罗耀智,刘晶晶,向外可逆开放式可展开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510060849.9。

(5)罗耀志、毛德灿,径向可开启圆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510050403.8。

(6)罗耀志、毛德灿,可开启板状椭圆结构的制造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510050402.3。

(7)罗耀志、朱世哲、沈,双拱形闸门,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610052006.9。

(8)罗耀志、张艳、林,一种可调刚度的网架结构支撑,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810063673.6。

(9)罗耀志、张艳、林,一种适用于张弦结构双索张拉的铸钢节点,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8100636717。

(10)罗耀志,沈,童若飞,太阳能供电的钢结构无线自零点应变检测装置,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910096985.1。

(11)罗耀志,沈,可快速拆装的网架杆件内力无损检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ZL200520100265.5。

(12)罗耀志,张艳,林,适用于张弦桁架中双索连接的碟形节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ZL200820120298.X. X

(13)罗耀志,沈,基于太阳能供电和传感器的钢结构建筑无线检测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ZL200920116440.8。

(14)罗耀志,沈,,一种用于空间结构建筑的太阳能无线风速风压检测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ZL200920116442.7。

(15)罗耀志、童若飞、王小波、梁晨宇,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小功率振弦应变采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ZL 201020132514。

(16)罗耀志,蔡鹏程,风速风压采集与分析软件,软件著作权,注册号:0195322。

(17)罗耀志,童若飞,模态测试与分析软件,软件著作权,注册号:0195323罗耀志,大跨度储煤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2月,ISBN978-7-5083-5334-0。

董世林、罗耀志、赵阳,新型空间结构的分析、设计与建造,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0,ISBN 7-14-06118-8,专著165438+。

董士林,,罗耀志,注册工程师全国辅导教材,空间结构,中国规划出版社,2003.12,ISBN 7-80177-260-7/tu . 140。

罗耀志,建筑结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5438+0,ISBN 7-30403-5438+0-3。、罗耀志、沈(2011)。张力结构的动态控制研究。工程力学,28 (5): 183-193。(EI)

楼荣,罗耀志,郑俊华,刘海峰(2011)。索网张力结构的施工张力及多目标优化计算。浙江大学学报工科版,45(3): 539-553,581。(EI)

梁晨宇,罗耀志,,许,钟周能(2011)。交错相贯钢管焊接接头的试验研究。钢结构,26(4): 13-18。

罗耀智、王洽、童若飞、程华强、沈雁冰、毛德灿(2011)。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结构健康监测。建筑技术,40(2): 24-27,55。

罗耀志,楼荣,刘海峰(2010)。空间钢结构支撑体系优化布局的应变能跟踪算法。浙江大学学报工科版,44(12): 2332-2336。(EI)

周南,罗耀志(2010)。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机电参数的测量。实验力学,25(6): 717-722。

沈,郑俊华,罗耀志(2010)。北京北站张弦桁架模型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31(11):51-56。(EI)

罗耀志,王小波,杨鹏程,童若飞,沈(2010)。钢结构廊桥吊装过程监控。建筑技术,39(2): 10-13。

、罗耀志、沈(2010)。张拉整体结构的非线性主动控制研究。浙江大学学报,44(10):123-129。(EI)

楼荣,罗耀志,沈(2010)。考虑温度效应的空间钢结构索力控制研究。工程力学,201027(8):164-168。(EI)

罗耀志,吴(2010)。太阳能光伏钢结构集成系统的研究。钢结构,25(8): 44-48。

卢金玉,罗耀志(2009)。基于平面折叠梁单元的可开启结构平衡矩阵分析方法,工程力学,26 (2): 148-157。(EI)

曲,罗耀志,郑俊华(2009)。台风作用下悬臂网架破坏机理研究。科技通报,25(1): 77-82。

曲,罗耀志,郑俊华(2009)。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预应力钢索张力优化分析。工程力学,26(9):131-137。(EI)

卢金玉,罗耀志(2009)。基于平面折叠梁单元的开放式结构平衡矩阵分析方法。工程力学,2,26 (2): 148-157。(EI)

李娜,罗耀志(2009)。基于完全能量模型的b样条曲面建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1(6): 713-720。(EI)

于颖,罗耀志。基于有限质点法的结构屈曲性能分析。工程力学,26 (10): 023-029。(EI)

曲,罗耀志,楼荣(2009)。控制索长求解索力的反分析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41(10):114-117。(EI)

曲,罗耀志,郑俊华,张艳(2009)。累积滑移施工中预应力网壳结构的索力控制算法。工程力学,26 (5): 178-182。(EI)

罗耀志,沈,童若飞,王小波(2009)。空间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技术。施工技术,38(3): 4-8。

朱世哲,罗耀志(2008)。一种新型闸门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程力学,25(9)66-71。(EI)

郑俊华,罗耀志,董士林,周关根,曲(2008)。矩形平面索穹顶结构模型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9 (2): 25-31。

李娜、岑培超、罗耀智(2008)。扇贝形网壳的建模及建模优化方法。科学技术通报,24 (2): 224-230。

罗耀志,孙斌(2008)。双柱面网壳平行布置引起风致干扰的数值模拟。空间结构,14 (1): 25-31。

罗耀志,陈建(2008)。太阳能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综合应用。上海电力,21(2):142-147。

罗耀志,王斌(2008)。双层柱面和球面网壳风振系数的实用公式。空间结构,14 (1): 32-39。

朱世哲,罗耀志(2008)。新型双拱钢管结构闸门的应用与研究。土木工程学报,41 (1): 35-41。(EI)

朱世哲,罗耀志,楼荣(2008)。双拱结构X形钢管节点的试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科版),42(1):99-104(110)。(EI)

郑俊华,袁,董士林,罗耀志,曲(2008)。考虑膜材和索杆协同作用的索穹顶找形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工科版),42(1): 25-28(93)。(EI)

罗耀志,朱世哲,刘旭辉,林俊(2007)。双拱钢管结构闸门模型试验研究。水资源学报,38(9):1121-1127。

杨惠东,李娜,王,卢金玉,罗耀志(2007)。无站台柱火车站雨棚钢结构设计。铁道工程学会学报,2: 17-20,24。

罗耀志,陆金玉(2006)。杆结构的可动性准则。工程力学,23 (11): 70-75 (84)。(EI)

罗耀志,张兵,季,董士林,付,顾磊(2006)。变截面双锥矩形钢管的试验研究及承载力分析。土木工程学报,39(9): 8-16(53)。(EI)

毛德灿,罗耀志,真诚(2006)。径向开口板结构的几何协调性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科版),40 (8): 1381。(EI)

罗耀志、孙(2006)。弦式预应力柱面网壳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分析。建筑结构,36(4):70-73。

罗耀志,江涛(2006)。弓弦预应力网壳结构的工程应用。工业建筑,36 (6): 92-95。

罗耀志,刘晶晶(2006)。基于环形连杆机构原理的可展结构设计,工程设计学报,13(3):145-149。

罗耀志,季,沈,付,顾磊(2005)。双锥弯曲(扭转)圆钢管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6卷6期:79-85页。(EI)

罗耀志,朱世哲,,张兵,季,付,顾磊(2005),双锥圆钢管强度设计计算方法。建筑结构学报,26(6):86-91。

罗耀志,赵,(2005)。双锥圆钢管的单元刚度矩阵和修正系数。建筑结构学报,26卷6期:92-99页。(EI)

罗耀志,王戎(2005)。索穹顶结构动力特性及多维多点抗震性能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科版),39 (1): 38-45。(EI)

罗耀志,邱鹏,沈(2005)。滑移施工在张弦网壳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建筑技术,34 (10): 18-20。

罗耀志、翟振峰、沈(2005)。光纤传感技术在网架结构健康检测中的应用。空间结构,11 (4): 59-63,15。

罗耀志,章昊(2005)。弦式预应力柱面网壳结构的风洞试验及风致效应研究。空间结构,11(2): 3-8。

董世林、罗耀志、赵阳(2005)。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工程实践与学科发展。空间结构,12,11 (4): 3-10。

罗耀志,吴宣成,沈,胡宁(2005)。干煤棚网壳结构现状及缺陷分析。工业建筑,35 (5): 88-91。

罗耀志,曹国辉,董士林,颜辉(2004)。预应力索网结构的设计与研究,土木工程学报,37 (3): 52-57。

罗耀志、沈(2004)。索穹顶结构初始状态确定及成形过程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工科版),38(10):1321-1327。

罗耀志,王毅,沈,胡宁(2004)。网壳结构开合施工吊点同步控制研究。建筑技术,33 (11): 1-3。

罗耀志,龚小英(2004)。基于双三次B样条插值的空间结构自由曲面。空间结构,10 (2): 30-34。

罗耀志和傅刚(2004)。基于压杆失稳的张拉整体结构极限承载力。空间结构,10(1):7-11。

罗耀志,张南(2004)。K型搭接接头的性能分析及配方建议。钢结构,19 (3): 23-26。

罗耀志、陈、沈、胡宁(2003)。网壳结构在"折叠展开"提升过程中的动力响应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工科版),37 (6): 639-645 (EI)。

胡宁、董士林、罗耀志(2003)。索杆膜结构的协同静力分析,空间结构,9 (4): 9-12,26。

罗耀志,赖大东,付刚,吴新志,魏宜进(2003)。国家大剧院钢壳施工支撑系统的结构选型与设计。建筑结构,33 (11): 61-62,16。

罗耀志、赖大东、童建国(2003)。箱形网格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及其计算表。工业建筑,33 (8): 45-47。

胡宁,罗耀志,董士林(2003)。108m×90m柱面网壳整体提升施工方法。科技通报,19 (4): 323-329。

罗耀志,付刚,曹丽玲,沈(2003)。简支弯曲杆的等效刚度稳定性计算公式。钢结构,18 (1): 53-55。

陈,罗耀志(2003)。张拉整体单元的找形研究。空间结构,9 (1): 35-39。

胡宁,罗耀志(2003)。机制设计在大型柱面网壳施工中的应用。工程设计学报,10 (1): A47-51,54。

罗耀志,董士林(2002)。空间索桁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和体系演化。空间结构,8 (4): 17-21。

罗耀志,董士林(2002)。具有可动机构的杆系结构非线性受力分析。固体力学杂志,23 (3): 288-294。

罗耀志,张南(2002)。空间管桁架结构相贯节点的计算机放样。钢结构,17 (2): 59-61。

颜辉,罗耀志,赵阳(2002)。新型预制四角锥网架结构的分析与应用。建筑结构,32 (3): 51-54。

陈向阳,罗耀志(2002)。MSCAD软件在复合材料网格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建筑结构,32 (3): 62-63。

罗耀志,沈,颜辉,刘,(2001)。大型体育场罩棚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及抗震性能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2 (5): 62-65,69。

罗耀志,董世林(2001)。平板张拉整体结构的几何体系和力学特性分析。空间结构,7(11):11-16。

罗耀志,曹丽玲,沈,马正刚,张晓明(2001)。大跨度交叉网格拱结构稳定性分析,建筑结构,31 (2): 30-31。

罗耀志,董世林(2001)。索杆张力结构及其系统分析。工程力学,(1):161-165。

罗耀志(2000)。索杆张力结构的几何稳定性分析。浙江大学学报(理科版),27 (6): 608-611。

罗耀志,董士林(2000)。索杆张力结构的计算机分析程序CSTS。空间结构,6 (2): 56-63。

罗耀志、陈向阳和董士林(2000)。复合网格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分析。土木工程学报,33 (5): 29-34。

罗耀志,董士林(2000)。索杆张力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的计算。建筑结构学报,21 (5): 59-64 (1)在国外承担工程设计(仓储)研究项目,如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南非、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

(2)北京北站站台设计及模型试验。

(3)无锡博物馆节点实验。

(4)北戴河站无柱站台屋盖设计。

(5)宁波南部商务区跨河廊桥钢结构设计。

(6)徐州天达水泥储存棚网架结构设计。

(7)成都金堂电厂干煤棚网架结构设计。

(8)海螺股份有限公司2×5000t/d熟料生产线网壳结构设计方案大型柱面球面网壳结构。

(9)陕西黄陵干煤棚网架结构设计。

(10)2005 ~ 2006年承担郑州艺术中心、CCTV TVCC网格、广东科学中心等建筑分析及工艺设计。

(11)2004年至2006年承担了中国河口最大的潮汐水闸曹娥江水闸的钢结构设计和试验研究。

(12)2004年至2005年,承担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网架结构施工全过程的仿真分析。该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网架结构(18万平方米),是支撑奥运会的重大工程。

(13)2003 ~ 2005年期间,为水立方、鸟巢等奥运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14)2003年承担了北京华能电厂120米跨度储煤筒仓的结构设计研究,这是国内最大的柱面网壳。

(15)2002年承担河南新乡豫新电厂干煤棚结构设计研究,跨度102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预应力张弦柱面网壳结构。

(16)2000年承担河南南阳鸭河口电厂三心圆柱空间结构设计与施工研究,获全国优秀空间结构工程一等奖、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一等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

(17)2000年承担国家大剧院穹顶钢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18) 1997承担河南体育场网壳非线性整体稳定的计算研究。

(19) 1996承担了Xi安城运村体育馆的设计研究。体育馆屋盖面积1万m2,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四柱式体育馆屋盖结构。这座体育馆是第八届城市运动会的主会场。

(20)负责深圳国际机场航站楼、广东省人民体育场、Xi市运动会主体育馆、舟山海洋学院体育馆、洛阳理工学院体育馆、淮北体育馆、嘉善体育馆、平阳体育馆、绍兴体育馆、上海松江大学城体育馆、上海闵行区体育馆、苏州工业园区游泳馆、广州越秀体育馆、长春体育馆等300余项大跨度工程的设计和研究,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预应力)网架结构和钢结构的设计、分析和研究。 安徽亳州市政中心、南阳鸭河口电厂、株州电厂、江苏太仓电厂、湖南耒阳电厂、湖南益阳电厂、江西丰城电厂、湖北汉川电厂、四川广安电厂、南京奥体中心游泳馆、青岛钟毅体育馆。 课程:大跨度空间结构

站内博士后2名

博士研究生10人。

有11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