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消毒的常见方法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饮用水消毒的常见方法不包括过氧化氢消毒。
饮用水消毒措施一般包括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氯消毒是通过氧化作用实现的,由于次氯酸和次氯酸根都具有氧化性,因此两者都是具有消毒能力的。次氯酸作为中性分子,易扩散到细菌表面,深入细菌的体内,所以消毒能力较强,即在pH较低的条件下,消毒的效果会更好。
臭氧消毒是指以臭氧作为消毒剂的水处理技术。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溶于水后,直接或利用反应中生成的大量羟基自由基及新生态氧间接氧化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并进入细菌的细胞内氧化胞内有机物,从而达到杀菌消毒、净化水质的目的。
紫外消毒作为物理消毒方式,可以避免消毒副产物问题,但它对饮用水没有持续消毒能力,需要与含氯消毒剂联用,以保证管网末梢水具有持续消毒能力。因此,二次供水设施中常见带有紫外线消毒组成设备,就是充分的考虑了这一特点。
发展历史
历史研究表明埃及人首先采用明矾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估计在文明开始时,人们就推荐将水煮沸后饮用。一份4000年前的古印度文件给出了最早的饮用水标准,指示在饮用不干净的水之前应将其煮沸,在日光下曝晒,将一块灼热的铜在水中浸泡数次,并采用土制容器过滤和冷却。
据历史记载,波斯的法规规定饮用水必须储存在铜器或银器之内。希腊医师Hippocrates指出了水对健康的重要性,但他更着重于选择较佳的水源而不是对水的处理。公元8世纪,阿拉伯化学家Geber采用蒸馏法来净化水。
公元11世纪,波斯医师Avicenna推荐旅行者要饮用布过滤后的水或开水。1627年,英国科学家FBacon发表了许多净化水的方法,包括渗滤、煮沸、蒸馏和混凝。在18世纪80年代中期细菌致病理论建立之前,人们认为臭味是疾病传播的媒介,并据此假设发展水和污水消毒的实践。
19世纪下半叶英美出现了许多报道和专利,多涉及用电压、磁场、电流、氯、高锰酸钾和次氯酸处理水。人类主动地利用化学药剂杀菌消毒是从19世纪初开始的。一开始主要是氯系化合物的使用。
如1820年漂白粉被发明后,人们将其用到饮用水消毒上,效果良好。这是化学杀菌消毒法的第一个里程碑。此后人们在饮用水消毒剂方面又开发了第二代消毒剂二氯异氰脲酸和第三代消毒剂三氯异氰脲酸,它们仅用于小规模的消毒。二氧化氯被称做第四代杀菌消毒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氯化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