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从来不缺高级技师?

在德国,做技工并不丢人,他们还享有社会上其他“高等职业”的声誉和尊重。在德国人看来,大家做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德国制造业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这个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工匠”资源,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师和普通技师。德国工艺严谨、规范、细致。规定螺丝需要拧五次,绝对不会拧四次半。无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技工,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技能,有些是祖辈传下来的,但更多的来自全德的职业学校、技校,甚至应用技术大学。此外,德国行业协会的培训和企业内部的现场培训也很常见。

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道奇愿意做机械师,而不是普遍追求大专文凭?

第一个原因是,在德国,做技工并不可耻,他们还享有社会上其他“高等职业”的声誉和尊重。在德国人看来,大家做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无论是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工程师还是技术人员,都只是职业上的差异,并没有等级之分。“职业”一词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天职或上帝的召唤。每个人的职业在“天职”的意义上都是神圣的。正因为如此,德国人认真负责,能静下心来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个原因是机械师也有很高的收入。一般技工2000-3000欧的收入并不比大学毕业生差,更好找工作。高级技师是企业的财富。他们的收入更高,养家糊口不再是问题,还能买房买车,享受高品质生活。即使一个人养家糊口,也可以出国度假,或者专注于自己的爱好,比如收藏名酒、古玩字画等。这些并不是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享有的“专利”。职校毕业生也是人才,也有机会被派往海外工作,享受高工资和海外补贴。我一个朋友技校毕业后在Sink全球货运工作。工作几年后,他被分别派往北京和上海担任技术总监。他不仅能省下一大笔钱,还每年邀请父母去中国旅游。

第三个原因是德国的教育渠道对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是非常畅通的。想要“改变跑道”的技术人员也可以申请在应用技术大学深造,毕业后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当然,你也可以在通过补习获得“Abitur”(完全中学文凭)后,申请综合性大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德国上学没有年龄限制,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型。所以,如果你在大学课堂上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男女,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德国人有普遍平等的观念,技术人员也享有较高的收入,可以随时进入高等教育机构,所以很多德国人宁愿选择当技术人员,也不愿去竞争大学文凭。正因为如此,德国有一大批“脚踏实地”的实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