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信铅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2006年,公司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指定为《再生铅及合金铅》国家标准的制定单位,制定的标准于2008年6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再生铅项目于2005年2月被列入省“861”行动计划和阜阳“6611”项目;该公司是省内首家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集团企业。在集团公司的带动下,公司所在的界首市天鹰工业园区有12家再生塑料企业和15家铅酸电池深加工企业,形成了从废旧电池到再生粗铅、精铅、合金铅到极板再到电池的闭环产业链,实现了“一个旧电池进来,一个新电池出去”的循环目标。2006年3月被列为安徽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07年10月被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六部委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10年8月成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首批选定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658年8月,
公司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成立科技创新工程小组,董事长任组长,副董事长、总经理任副组长,成员为企业办主任、财务科长、技术合作单位项目合作负责人。企业与国内知名专家所在的科研单位建立了共赢的技术创新联盟,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冶金科技学院、中科院过程化学研究所等。2008年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冶金科技学院合作省级科技项目“再生铅及其在电池板栅中的开发应用”。该项目旨在研究汽车、化工等行业铅酸电池的铅回收技术,通过铅回收技术获得粗铅和精铅,研究网状板栅生产工艺,优化成分设计,添加合金元素,研究混合合金生产工艺,开发高性能电池板栅材料,其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这一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再生铅的生产。该项目的成功对于再生铅的大规模利用,提高废旧畜禽电池的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2年底,公司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
近年来,公司的产值和税收都取得了快速发展。2009年,集团公司生产再生铅24.34万吨,工业总产值27.36亿元,税收118万元。2010年,公司生产再生铅33万吨,实现工业产值48401.9万元,税收29237.6万元;2011年,公司总产值达61.7亿元,销售收入60.75亿元,利税6.78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再生铅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