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一下!!!
科教兴市是科教兴国的火车头。一些科教兴国的历史经验,理应为我们所研究、所借鉴。
提高全民的受教育水平,是提升国民经济、实现经济追赶的重要途径。资料显示,19世纪后期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曾先后出现过美国对英国、日本对美国和韩国对西欧的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事例,而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其重要原因。
1871到1913年是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国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是美国人力资本对英国加速追赶的时期。美国在182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英国的87.5%,1870年提高到88.3%,1913年则进一步提高到91.2%。
1953年日本开始经济起飞。1992年日本人均GDP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90.1%,创造了从1820年到1992年人均GDP提高28倍的世界纪录,日本因此而被视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追赶”国家。与此同时,日本也成功地实现了人力资本积累上的追赶。1913年日本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美国的68.2%,1950年就达到美国的80.8%,随后大致保持着这一水平,1973年为82.9%,1992年为82.4%。
从1965至1992年,韩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8%。1973年,韩国人均GDP相当于西欧国家人均GDP的24.3%,1992年上升到57.5%。与此同时,韩国在1960年实现了普及全民小学教育,1970年代经济起飞后,开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约每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1975至198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0%提高到30%,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1985至199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又从30%提高到50%。中等教育入学率从60%左右提高到90%,大约用了15年。
上述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典型事例表明,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本的先行追赶,人力资本追赶是经济追赶的先导。
除了加大教育投资、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等之外,加大科技投资和培养科技人才也是美国、日本、韩国成功实现经济追赶的重要原因。
美国在1863年成立了国家科学院,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全国各州设立了工业科学研究所和农业试验站,联邦政府给每个农业试验站拨款1.5万元作为基金,到19世纪末此类实验站已达56个。政府还以赠予土地的方式资助各州建立理工科大学和农业院校。到20世纪初这类“赠地学院”已有53所。内战之前美国出版的农业杂志不下400种,其中发行量在25万至35万份多达五六十种,当时约有1/10的农民订阅了农业杂志。技术领先地位从英国、欧洲逐渐转移到美国。例如,内燃机虽在欧洲发明,但在美国最快最普遍地得到应用;电力技术也大都在欧洲发明,而第一座电厂却建在美国;钢铁技术在英国、法国发明,也是在美国首先大规模使用。在专利注册数方面,从1860年开始,美国远远超过英国。1865至1869年英国为2299件,美国为10895;1875至1879年英国为3379件,美国为13689;1885至1889年英国为9371件,美国为21666;1895至1899年英国为13419件,美国为21680;1905至1909年英国为15423件,美国为33220;1913年英国为16599,而美国已达33917。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堪称“发明时代”,涌现出诸如托马斯·爱迪生、亚历山大·贝尔这样的许多世界级发明家和实业家,科学创新和技术发明突飞猛进,并迅速转化为新产业,变成强大的生产力。
二战后初期日本的科技大大落后于欧美,但经过近40年的追赶,进入科技强国的行列。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分析,1960至1973年,日美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的78%,源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差距;而1980至1986年,日美经济增长速度差距的100%,同样源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距。1970年日本的科技研究经费约为美国的1/8,1980年为1/3,至1990年则为2/3。1970年日本科技人员为17.2万人,1990年增加到48.43万人,几乎每年增加一万多人,超过美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研究人员在万人中的比率为45.3人,居世界各国首位。
韩国在1980年代将发展战略由“输出立国”转变为“科技立国”,总目标是加强研究开发,培育提高创新能力;研发某些尖端技术;建设新兴产业;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相结合。1976年韩国的R&D/GNP只有0.96%,到1986年一跃为1.82%,1990年提高到2.6%,达到西欧水平。从1963到1987年科技投资从950万美元增至23.5亿美元,增加了240多倍。
上述事实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切实提高上海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是上海追赶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