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学院是本科还是专科?

普洱学院是一所本科院校。

普洱学院,位于滇西南重镇普洱,是云南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属管理体制。是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支持的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普洱学院,原名思茅师范学院,成立于1977,1978+00正式招生。1998年4月,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思茅分校纳入建制。同年9月,学校管理体制调整为“建设全省* * *管理体制,以省为主”。2012年3月29日,经教育部同意,在思茅师范学院基础上成立普洱学院。

办学定位:学校结合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应用性、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

科研平台

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公共服务技术平台1个。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普洱学院机械开放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公共服务技术平台:云南咖啡品质优化与价值提升公共服务技术平台

科研成果

据我院官网2018+02近三年,* * *获得国家、省、部级、地厅级项目100多项。已申报国家发明、新型、外观专利10多项(获授权4项);获省部级奖励10。

2015普洱学院被云南省列为国门大学建设项目。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17,12年末,普洱学院图书馆藏书超过100万册(件),其中印刷本超过85万册(件),2018年7月已超过90万册,电子文献超过30万份。

学术期刊

《普洱学院学报》原为思茅师范学院学报,2013 1更名为《普洱学院学报》,专设“佤族文化研究”和“拉祜族文化研究”专栏,哲社版主要栏目为“佤族文化研究”和“拉祜族文化研究”,自然科学版主要栏目为生物与化学研究、物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环境科学研究、体育科学研究和基础教育研究。

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的统计源期刊,超星期刊出版系统的全文期刊。

学术交流

2018年6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已与10余所境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院由中央民族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支持。

操柞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17年2月,共有14个二级学院,包括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法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生化学院、农林学院、理工学院、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东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专业72个。

主题系统

2018年6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现有省级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云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项目2个,支持产业升级省级重点专业(群)项目2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实习学校3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多个,其中云南省省级实习教学基地4个。?2016年,学校获得云南省第八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云南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艺术教育、生物技术及应用。

云南省特色专业:艺术教育、英语教育、风景园林技术。

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史和美术

云南省支持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项目:风景园林(应用型本科转型专业)、旅游服务贸易专业群(高职专业)。

云南省精品课程:绝版木雕技艺、分析化学、心理学

云南省级实践教学基地:热带园艺人才培养实践训练基地(校外)、美术专业实践训练基地(校外)、中学英语教师实践训练基地(校外)、“三生教育”实践基地(校外)。

云南省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和创新服务中心:云南省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和创新服务中心、农业特色普洱茶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和加工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2053亩,已建524亩,建筑面积23.55万平方米。有1529亩正在进一步规划设计中。校内实验实训基地93个,校外实践实训基地176个,其中教育部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现有教职工691人,其中全日制高级职称50人,副高级职称149人,博士665438人,硕士438人。现有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教师、云岭学者、云岭名师等各类人才称号教师26人。学校有11022名全日制学生。

学科:学校有17个二级学院,42个本科专业和30个专科专业,2个院士工作站(傅伯杰院士工作站和约翰·科布少年院士工作站)。在学校42个本科专业中,风景园林入选第一批国家农林优秀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有8个C专业(美术、历史、烹饪与营养教育、酒店管理、茶学、农学、数字媒体技术、汉语国际教育),自建了5个重点专业(历史、美术、生物科学、风景园林、酒店管理)和9个特色专业(初等教育、体育)。

学校成绩:

建校44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6万余名,涌现出中国“最美乡村教师”桑蕾、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黎金连等先进典型。近年来,国家立项10项,省部级立项54项,授权专利58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与世界中国烹饪工业联合会合编的《中国餐饮业发展报告(餐饮业蓝皮书)》连续四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示范学校,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体验大学,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校园。

普洱学院校训描述:

实体副本:

修身养性,好好学习。《论语》?《学而时习之》说“君子以工为本,以道为师”。学习和修德是高校师生坚定的基础。强而根本,可以远行。

和谐:

保持信念,培养相互理解,培养自己和他人。礼记?李云有一句“大道之行”,天下公,择才择能,谈信修。在少数民族聚集的民族高校,师生要修身养性,以诚待人,共同构建诚信、团结、和谐的和谐校园。

创新:

意气风发,气象常新。礼记?早在商汤的题词中,大学就记载“新则日新,日新则日新”,说明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有不竭的生机和活力。“创新”要求师生勇于创新,留学德国,与时俱进。

致远:胸怀天下,志在四方。致远,出自诸葛亮《节子篇》:“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修身。不淡泊则无志,不静则远。”意在激励师生珍爱世界,树立远大志向,实现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