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是谁?

胡·

研究方向:主要作物优化配方施肥及轮作制度技术体系研究;菜地氮素营养管理、蔬菜安全生产和硝酸盐污染控制;作物钼营养机理及钼肥合理施用技术研究:城市污泥农用及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中文名:胡

出生日期:1964

职业:教师

毕业学校:华中农业大学

代表作品:实用配方施肥技术

学位:博士。

性别:男

头衔:教授

基本情况

姓名:胡

教学专业:科学-环境科学

就业形势:在

性别:男

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授的课程:

简介

男,1964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湖北省土壤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1988华中农业大学农学学士,1991硕士,1999农学博士。

1999、2000赴新西兰开展城市污泥土地利用合作研究。

1998年5月被评为华中农业大学首届十大青年岗位专家,同年当选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

2001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3年入选湖北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先后主持国家“八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华中农业大学创新项目、横向合作项目等子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5项;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主要农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及轮作体系研究;菜地氮素营养管理、蔬菜安全生产和硝酸盐污染控制;作物钼营养机理及钼肥合理施用技术研究:城市污泥农用及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湖北省黄棕壤冬小麦施用钼肥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冬小麦钼营养特性与钼氮营养关系及机理研究”获2000年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合编的《实用配方施肥技术》(农业科学家服务台系列)于2002年5月获湖北省第四届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读物)二等奖。在《植物营养学杂志》上,植物& amp;在《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杂志》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编辑著作1部。已毕业并取得学位的硕士生4人,协助指导的博士生1人,目前在读的硕士生10人,博士生2人。

主要学术成就

代表作品:实用配方施肥技术

代表论文:冬小麦钼营养特性与钼氮营养的关系及其机理研究。

科研任务

大白菜硝酸盐低积累机理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资助,6万元,2011.1-201.12。

农业部“国家柑橘产业技术R&D中心栽培与耕作实验室柑橘营养与施肥岗位”,2011.1-20151270万元/年。

作物钼的营养生理及其调控技术,华中农业大学自主科技创新基金培育专项,65438+万元,2011.1-2015.6438+02,主持。

武汉郊区安全高效蔬菜生产土壤障碍因子及其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武汉市科技重点项目,65438+万元,2009.1-201.12,主持。

基于土地利用格局的区域地下水水质预测模型介绍及其在城郊菜地的应用,农业部948项目(2008-Z25),50万元,2008年6月至2010.6。

国家“十一五”计划(2008BADA7B03)支持的城郊农产品卫生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396万元,2008 5438+0-2008 5438+00.12,主持。

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柑橘园土壤氮磷养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87B09-09),40万元,2007年8月01至6月5438+00。

农业部“国家柑橘产业技术R&D中心栽培与耕作实验室柑橘营养与施肥岗位”,2007.6438+0-205438+00.12.7万元/年。

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胚乳膜组成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671232),8万元,2007年6月至2007年2月。

油稻轮作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及施肥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项目(06-03-08B),30万元,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主持。

钼在调控冬小麦抗寒性形成中含钼酶的作用,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6万元,2005 438+0-2006 438+02。

国家高产科技项目:湖北省水稻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0A02),65438+2004年10月-65438+2006年2月,4万元,主持子项目(配方施肥)。

氮素淋溶预测模型的引入及其在菜地氮素营养管理中的应用,农业部资助,“国际先进农业科技项目(948工程)引进”(2003-Z54),80万元,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ECT-04-071):作物钼营养机理,50万元,2004.6438+0 ~ 2009.438+02,主持。

钼提高冬小麦抗寒性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41),13万元,2001 ~ 2003.438+02。

冬小麦缺钼黄化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70428),65438+万元,1998.1 ~ 2000.6438+02。

污泥土地利用:土壤肥力与环境效应,新西兰亚洲2000基金资助,1999.1 ~ 2005 438+0.12。

缺钼引起冬小麦黄化的机理研究,湖北省科学基金(97J054),1998438+0 ~ 19938+02。

废渣废液综合利用研究,受企业委托,2001.1 ~ 2002+02主持。

微生物对城市污泥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及机理,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2005438+0.1 ~ 2002.438+02,主持。

鄂南棕红壤主要作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研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1993,438+02 ~ 1996,438+02,主持子项。

农业部“九五”重点项目“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提高大、中、微量元素肥料效益的理化技术研究”1996.1 ~ 1998.12参与。

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农业资源利用技术课程建设,全国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课题(NTJC1012),2011.1-12,主持。

农业资源利用技术课程建设,国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课题(NTKC0912),2010.1-12,主持。

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项目(NYKT0905),2009.1-12,主持。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子项目《农业专业学位教育与农业高职高专实用人才培养衔接研究》,2006+08-2009+02主持。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农科研究生公共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06.6438+02至2009.6438+02主持。

农业特色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5.438+0 ~ 2006.8+02,主持。

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2004年6月~ 2005年6月,参与。

农林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部,2005 438+0.6438+0 ~ 2003 8+02,第二主持人。

农林本科专业人文社科课程整合优化研究与实践,教育部,2005438+0.1 ~ 2003.438+02,参加。

农业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湖北省,2005438+0.1 ~ 2003438+02,第二主持人。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重点学科建设,1998 438+0 ~ 2000 438+02,主持。

奖项和专利

教学奖励

1997

1.华中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二等奖;

2.华中农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三等奖。

1998

3.培养学生“四动”能力的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获得华中农业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奖。

1999

4.获华中农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

5.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被评为华中农业大学首批精品课程。

在2000年

6.“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

7.华中农业大学优秀论文指导奖;

8.合著《新世纪农林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获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2000年优秀论文二等奖,排名第三。

2002年

9.2002年,《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

10.研究论文《创新管理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绩效》获2001-2003年湖北省高校教师管理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高教研究论文三等奖。

2008年

11.农业博士培养与高水平科研紧密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2009年

12.农林研究生公共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09年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奖第一名。

13.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与实践,2009年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奖第三名。

主要论文

科研论文

1.施氮对大白菜和番茄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胡,,,刘,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11 (3): 239 ~ 243。

2.NPK在鄂南红壤性水稻土上的应用研究,胡,尹明基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11 (3): 244 ~ 248。

3.胡,,,刘,,等,土壤通报,1993,24(3):118 ~ 120。

4.湖北南部红壤性水稻土油稻轮作体系中肥料分布的研究,胡,,尹明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sup .sum 20: 122 ~ 125。

5.过量硼对大白菜品质和氮代谢的影响,胡,刘,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sup。sum 21: 49 ~ 52。

6.磷肥对日本看麦娘生长发育的影响,,胡,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 (1): 39 ~ 40。

7.氮肥水平对蔬菜品质的影响,胡,,刘,土壤肥料,1996,3: 34 ~ 36 .

8.不同小麦品种间施钾效应的差异ⅰ:生物产量与钾积累,胡,王云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 (3): 243 ~ 248。

9.施氯化钾对鄂南四种土壤中油菜幼苗生长和养分积累的影响,胡,,,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 (4): 350 ~ 353。

10.不同小麦品种施钾效果的差异,胡,王云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 (3): 273 ~ 278。

11.不同小麦品种间施钾效应的差异ⅱ:氮磷吸收与平衡,胡,王云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 (5): 442 ~ 446。

12.磷肥对小麦与马利筋关系的影响,,胡,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 (5): 450 ~ 453。

13.氮肥对大白菜和番茄饲用器官品质的影响,胡,,,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3 (1): 85 ~ 89。

14.湖北省部分茶园土壤肥力及茶树营养状况分析,胡,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 (3): 287 ~ 290。

15(会议)。植物钼营养的研究进展,胡,,王云华,。参见:走向21世纪的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青年委员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44 ~ 348。

16.石灰和硫酸镁在鄂南棕红壤旱地油菜上的效应,胡,吴平,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 (6): 571 ~ 575。

17.黄棕壤有效钼水平对冬小麦产量结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影响,胡,,王云华,等。,土壤肥料,1998,1: 19 ~ 22。

18.用钼值作为冬小麦缺钼土壤诊断指标的探讨,胡,庞静,等。,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4 (4): 393 ~ 398。

19(会议)。我国钼肥研究发展迅速,王云华,胡,,等。,载于:第二届微量元素与食物链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学会研究会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3 ~ 41。

20(会议)。钼肥的研究进展,王云华,胡,,等。参见:李胜秀主编,《土壤-植物营养学研究文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63 ~ 71。

钼氮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胡,王云华,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 (3): 225 ~ 228。

植物钼营养与钼肥施用研究进展,胡,,王云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湖北省土壤肥料研究与应用论文选编),1999,sup .sum 28: 241 ~ 247。

钼在冬小麦植株中分布的研究,胡,,王云华,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 (6): 568 ~ 572。

种子钼对冬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重及产量的影响,于敏,王云华,胡,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 (2): 220 ~ 226。

冬小麦钼营养诊断方法的研究,,胡,王云华等。,世界元素医学,2000,7 (1): 85 ~ 88。

钼对冬小麦氮代谢的影响,于敏,胡,等。,世界元素医学,2000,7 (1): 102 ~ 105。

钼营养对冬小麦无机氮组成的影响,胡,王云华,谭启玲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 (2): 125 ~ 129。

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对钼的吸收和积累,胡,王云华,庞静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 (4): 350 ~ 353。

工业污泥施用对棉花产量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谭启玲,胡,,,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 (1): 36 ~ 39。

钼对黄棕壤冬小麦碳代谢的影响,庞静,胡,王云华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 (1): 33 ~ 35。

施钼对冬小麦铵态氮含量和膜透性的影响,,胡,,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4): 381 ~ 384。

施钼对冬小麦脯氨酸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胡,,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5): 473 ~ 476。

施用钼肥对冬小麦、胡、谭其玲等品种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影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65,438+0 (65,438+0): 40-43。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其对潮土酶活性的影响,谭启玲,胡,,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 (1): 36-39。

钼氮配施对冬小麦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胡,王云华,谭启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8 (2): 224 ~ 228。

城市污泥的特性及其农业利用,谭启玲,胡,,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 (6): 586-592。

冬小麦缺钼的基因型差异,于敏,胡,王云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 (4): 360 ~ 364。

施钼肥对酸性黄棕壤冬小麦叶片细胞膜脂肪酸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胡,谭启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 (1): 86 ~ 90 .

连续施用两种污泥对潮土重金属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谭启玲,胡,等.应用生态学,2004,15 (3): 497 ~ 500 .

硼镁营养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苗期硼形态的影响,念福昭,,徐方森,陈刚,胡,王云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 (6): 633 ~ 637。

49.食物中的钼与人体健康,郑,胡,世界元素医学,2004,11 (1): 6 ~ 9。

50.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品种对钼的吸收与分配,于敏,胡,王云华,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749 ~ 1753。

51.硼对不同效率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念福昭,,徐方森,陈刚,胡,王云华,油料作物学报,2004,26 (4): 63 ~ 65 .

52.蔬菜地土壤氮素淋溶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进展,,赵桂芳,朱,,,吴梨树,胡,生态环境,2004,13(1):105 ~ 108。

53.不同滴灌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吴立树,胡,灌溉排水学报,2004,23 (4): 23 ~ 25 .

54.硼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念福昭,,徐方森,胡,王云华,山地农业与生物,2005,24 (1): 79 ~ 83。

55.含钼酶与高等植物的钼营养,,胡,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 (3): 395 ~ 399 .

56.不含肥料和肥料的蚯蚓活动对工资的影响。刘晓莉、程潇(相关作者)、舒振尚。国际环境,2005,31: 874-879(收录于SCI和EI)。

57.缺钼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于敏,胡,王云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 (5): 465 ~ 469。

58.生态混凝土在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初探,陈青峰,单,胡,,上海环境科学,2005,24 (5): 214-217。

59.钼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于敏,胡,王云华,麦类作物学报,2006,26(2):113-116。

60.在低温胁迫下膜脂过氧化的作用。成,胡成晓(通讯作者),谭启玲。植物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32(2):175-182。

61a。低温下钼对冬小麦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的影响,于敏,胡,王云华,中国农业科学,2006,39 (4): 702-708。

61b。低温对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于敏,程小虎,王云华。中国农业科学,2006,5(9):670-677 .

62.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谭启玲,胡,甘,易长城,中国农业科学,2006,39 (5): 952-959 .

63.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胡,谭启玲,甘,作物学报,2006,32(9):1418-1422。

64.从QTL到QTG的路有多远?曾,徐方森,孟金玲,王云华,胡,遗传学报,2006,28(9):1191-1198。

65.湖北省不同地区水稻土吸附能力的研究,廖,邹娟,胡,龚喜民,陆,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 (4): 385-388 .

66.钼对大白菜叶绿素、抗坏血酸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郑,胡,郑静,华平,,农产品加工学报,2006,3: 7-8。

67.不同水分条件下几种氮肥对外源性镉在水稻土中转化的动态影响,杨锚,王,,,胡,,农业环境科学,2006,25 (5): 1202-1207 .

68.生态混凝土控制城市坡面暴雨径流污染的试验研究,陈庆峰,山,尹澄清,胡,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2006,11 (7): 23-28。

69.钼对不同冬小麦品种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于敏,胡,王云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1):164-166。

70.施钼对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叶片呼吸相关酶的影响,甘,,胡(通讯员),谭启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