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是哪个国家谁发明的?

电子琴分为电子琴和单排键电子琴。单排键由双排键演变而来,电子琴的发展离不开管风琴。

上世纪初,世界各地的教堂普遍使用巨大、宏伟、响亮的风琴,靠人力或水力操作风箱,形成风压吹管发声。由于其体积庞大,有的高达三层楼,重达几十吨,制造、运输和使用都很不方便,所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电能的应用。

1935年,德国人e .威尔特、w .法斯和风琴制作者k .曼伯格* *研制出了利希特风琴,用光照射玻璃转盘,使其产生声音图案,并由光的变化引起的电流变化形成声音。不过这种风琴还是比较庞大,需要两个房间才能安装。

1930年,美国发明家l·哈蒙德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机电风琴,叫做哈蒙德风琴。它依靠91多角度音轮附近的电磁线圈发出交流电,排列成正弦波合成音色。它有两层61键盘和一组32键键盘,可以模拟20多种音色。这种琴在1934获得专利,1935开始量产。只有1937卖了3000多套。但哈蒙德钢琴因为其发声原理是机电式的,所以只能称之为第一个电风琴。但它的形状和结构成了电子琴的雏形。

当美国人制造的哈蒙德风琴风靡全球的时候,东方的日本却在悄悄研究仿制。随着新器件技术的发展,日本雅马哈公司于195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electone: D-1,并将electone作为注册商标。D-1实际上是哈蒙德钢琴的翻版,但由于先进的晶体管技术,内部电路和综合性能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后来又发展出FS、ME、HS、EL等多个系列,奠定了雅马哈在electone的霸主地位。

一般来说,电子琴的发明是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常见的单排键电子琴是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

所以大致可以说那些欧美人是先行者,雅马哈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