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年龄,为什么中国的人都有虚岁?

春节走亲访友,总是免不了要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而每年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我们日渐增长的年龄。在中国,当我们谈到年龄时,通常会区分“一岁”和“虚岁”,但虚岁并不是中国的专利,汉族文化圈里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都有虚岁。虚岁是中国传统的计龄方式,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一般虚岁都是比元年大1岁,但是腊月出生的人会比元年大两岁。如果是春节期间出生的,甚至可能比第一年大三岁。那为什么中国人有白活的说法呢?接下来,让我们仔细看看。

首先,什么是虚岁?

什么是虚岁?假想年龄是相对于真实年龄(现在统称一岁)的一种记忆年龄的方法。顾名思义,“空”即虚假,“实”即真实。虚拟年龄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年龄的方法,以年为单位,是一种预算估算的方法。人出生的年份记为一岁,每过一个春节就增加一岁。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记忆年龄的唯一方式。所谓年龄是指虚岁,没有虚岁一年的概念。

没有虚岁从零开始的概念,也没有办法记住一个特别的生日。根据民间习俗,新生婴儿只有在100天之前才会以天数计算。100天后,人们不会以天或月来计算他的年龄,而是以年来计算。从理论上讲,一个人出生时被认为是1岁,以后每年都会长到1岁。比如一个1990年3月15出生的人,在1991的除夕之前被认为是1岁,春节到了被认为是两岁。这样,2000年春节到3月15期间,这个人的一岁是9岁,而他的名义年龄是11岁,两者之间会有两年的误差。

第二,为什么中国人说自己白活了?

为什么中国人有虚岁,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在古代中国,只有一种计算年龄的方法。近代以来,西方计算年龄的方式逐渐传遍世界,并传到中国。所以中国现代有两种计算年龄的方法。为了区分,分别称为虚岁和满岁。这样就给人一种中国人丢了命的错觉。

1,中国古代没有0的概念。

首先,这是一个数学问题——12世纪之前,中国的计数方法中没有0的概念,所以新生儿的登记年龄不可能是0,而是1。虚岁自然比一岁大。

原因是古代的人不像现在这样重视生日。直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扩大影响,人们受佛诞节的启发才开始过生日,生日日期也不一定选自己的生日。宋代诗人赵延亨在《云山麓钱》中说“魏晋以前,不是生日”。在此之前,连皇帝的生日都不怎么重视。比如《后汉书》中,除了写下他的生日以示光武帝非正常出生外,其他皇帝都没有记载。陈寿的《三国志》没有记载任何人的生日。

中国古人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日”这个概念。最接近“生日”含义的词是“生日”和“生日”。出生和生日的概念和生日不完全一样。生日是最小的单位,也就是一天24小时。生日和生日是以时间(时刻)为最小单位的。古人把一天的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十二地支表示,称为十二时辰。在中国古人的出生观念中,日期只是记录出生时间的一个元素,与年、月、时并驾齐驱,没有任何侧重;西方的生日概念强调月份和日期,所以我们通常说生日,只说月份和日期,不说年份或具体时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人不重视生日的另一个方面。

这种以立春为节点而非生日来增加年龄的年龄计算方法,是一代代延续下来的习惯。民国教育部1930年发布的《根据旧历虚岁计算国历满岁表》中第一句话就是“我国旧习用旧历计算年龄,故所提年龄均为虚岁,非满岁。”在中国古代,人们在计算年龄时,并不以生日作为增龄的节点,而是在每年的立春自动增龄。“天增岁,人延寿”的说法,以及春节给孩子压岁钱的习惯,都是这个传统的遗产。

2.古代户籍制度的出现。

在户籍制度出现之前,大部分人可能都报不出自己的确切年龄。

《礼记·曲礼·霞霞》中记载,从田字到庶人没有人能回答他的实际年龄,只能用衣服尺码、技艺和能承担的工作来解释。按照吕思勉的解释,这是古人不注重年龄的体现。事实上,在大众文化水平普遍极低的情况下,记住自己的确切年龄,既不必要,也不超出大多数人的能力。

年龄的出现,其实是为了加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便于吸收资源。中国人把虚岁归功于战国时期实行军事集权的秦国。它在公元前375年建立了户籍制度,公元前231年开始登记他们的年龄,主要目的有两个——征税和征兵。秦以后,汉代的货币、兵役、徭役的口头核算,西晋的田教、户调、钟鼎制度,隋唐的均田制、调租制,都离不开登记年龄,否则不可能。

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官方统计无法具体到每个人的生日,只记录了年龄。从战国到西汉初年,每年登记户口的时间都是农历八月,所以官方最初以八月作为增龄的节点。直到汉武帝改变了太初历法,以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始,虚岁才被定制并延续至今。

与中国和汉文化圈相比,其他西方国家在历史上从未真正实行过“全民补家”的政策,普通人也没有必要记住他们的确切年龄,这也是为什么只有中国有虚岁的原因。

第三,人生虚岁

虽然虚岁在某些父母口中是个魔咒,想收紧就收紧,想放松就放松,想催婚就利用,但有些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用虚岁来充实自己的年龄。

上户口:

现在申请账号很方便,随时都可以申请。不过还是建议在宝宝出生后两个月内报户口。报户口的时候要以出生日期为准,不要报假年龄。虽然注册户口一般都要看《出生医学证明》,但很难保证没人会重视!如果登记错了,以后宝宝上学就很麻烦了!

医院:

如果不用儿科医保卡,儿科医生会问宝宝的年龄。这个时候,不要在脑子里报一个假年龄。你要知道儿科用药是根据年龄和体重的。如果虚报,宝宝马上就大了1-2岁,医生开的药也不一样。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最好直接报年龄,因为差一个月会差很多。

报名参加课程:

孩子报兴趣班,家长为了让孩子早点学会某项技能,不能谎报年龄。许多兴趣班都有最低入学年龄。如果小于这个年龄,孩子的身体发育条件得不到满足,会很困难。

比如学钢琴,孩子不到四岁,不可能集中那么长时间。表现不如其他孩子,会导致对钢琴产生挫败感和厌恶感。还有一些体育兴趣班,太早开始会给孩子骨骼发育带来负担。

以上就是中国人浪费生命的原因。最后,恳请大家不要浪费生命!名义年龄的年龄计算方法说到底属于打卡计算,根本不能反映孩子可能达到的平均能力。但是,无论是虚岁还是满周岁,生活都应该无忧无虑,不应该被数字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