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王牌专业中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列表。
省级专业建设点(4个):化学、环境科学、市场营销、建筑学。
校级专业建设点(5个):烹饪与营养教育、艺术设计、财务管理、新闻学、英语。
二。黄山学院简介
黄山学院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风景秀丽,文风浓郁。是一所综合性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78,前身是惠州师范学院。1997 65438+2月,学校更名为黄山学院。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黄山学院升格为黄山学院。
学校分为陆水和横江两个校区,占地1.800亩。校园生态丰富,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校舍建筑面积52.7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74亿元,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654.38+0.5万余册,电子图书240余万册,纸质期刊报纸654.38+0.03万种,特藏徽州文献8万余份,徽州地方志、族谱、地方古籍6000余种等。所有电子资源提供24小时在线免费服务。学校拥有多个设施先进的综合实验室和分实验室,以及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语言实验中心、电教中心等现代化设施,形成了完整的教学、科研、实验、阅读、体育、娱乐、生活建筑群。
学校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分工、管、农、文、艺、理、经、教八个学科,全日制在校生18556人。招生对象为安徽、浙江、江苏、山东、河北、河南、湖南、山西、江西等9个省市自治区。学校还与美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省、澳门地区29所高校签订友好交流协议,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和留学生教育,每年派出师生出国交流学习100余人次;200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来我校学习。2013获批为中国市政府委托的奖学金生培训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999人,其中专任教师840人,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240人,硕士以上教师726人,双师型教师305人。近年来,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目前,教育系统共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工作者30余人,省级名师13人,省级教学新秀19人。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6.9万多名毕业生,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先后5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3年被评为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示范单位,2015年度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提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科技奖二等奖、省社科文艺出版奖二等奖、市科技奖。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仿真设计与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校级科研平台16个,校级重点学科6个。成立了校级科技发展中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各类人员申请专利,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2011进入安徽省高校发明专利十强,2015、2017位列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并成功转让多项专利。2017,第一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成立。
2065438+2005年6月,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构建了“教育系统化+实践多样化+服务全程化”的“三化”创新创业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了大学生创造力激发-创新训练-创新实践-创业培育-新创企业-企业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先后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2012、教学成果特等奖2015。学校已被列为安徽省首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和安徽省普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学院2016成为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
学校坚持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智力和人才优势,主动对接黄山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全力服务旅游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努力促进徽州文化传承创新,支持社会事业建设。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古村落民居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