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专利查询哪个好查?

简介?|?新车迫不及待地上市销售。

声明一般是公开的,但在6月28日晚上9点,400多名博县员工在公司的微信群里收到了老板黄锡明的内部声明。

▲黄锡明内部声明截图

一、声明:人呆在家里,公司就破产了。

声明先向大家道歉,因为大部分员工已经半年没发工资了。那么承认博县“未能进入新能源产业下半场竞争”,等于正式承认博县造车项目失败。

黄锡明也直言:“没有外部资金注入和政府支持,我真的不可能靠自己在短时间内恢复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这等于宣布公司接近破产。

南京博骏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12,注册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注册资本65438+3800万。黄锡明是博县的创始人、法人代表、董事长兼总经理。

2019年4月,博骏发布了i-SP、i-MP和i-LP三款电动车平台,以及两款SUV——博骏iV6和博骏iV7。艺术家林更新也参加了这次活动。然而,仅仅过了一年零两个月,博县为何沦落至此?

1109的这个内部说法更明确: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遇到资金问题,利润最大化后没有解决,导致拖欠工资和五险一金。疫情期间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由于没有停产,形势恶化。为这家公司道歉。

▎目前,博县没有有形资产可以出售,一直在尝试出售过去三年积累的无形资产,包括与模式和平台相关的知识产权,但这需要时间。他承诺无论如何都会留在家里,尽力维护员工的权益。

▎博县的三个平台都很有竞争力,原型车续航可达500公里。但过于强调创新和国际化,没有把握好国内的变化,没有做好资金规划和应急预案,导致新能源行业没有进入下半场竞争。

如今的▎,博县已经没有外部资金的注入和政府的支持。仅靠黄个人的力量很难恢复正常经营,很可能进入破产程序。希望大家理解,感谢那些还在坚持的人。希望员工能互相帮助,理性维权。

在声明的最后,黄锡明仍然坚信博骏汽车能够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二、员工:没人上班,办公室堵。

“不过,现在员工都在分批办理离职手续。如果有新的机会,对我们有什么关系?”一位员工这样对车聚君说。

据他介绍,从6月中旬开始,上海莘庄工业区深南路515号C栋的博君办公室就没有人在工作了。黄锡明集团仍有400多家公司发布声明。

“你可以理解,博县已经解散了,这400人还没来得及走。”该员工补充道。

车菊君问,你走的时候不是要求赔偿吗?他笑了:我们连正常工资都拿不到。哪里可以补偿?据悉,他在博县领取的最后一笔工资是2019 11。也就是说,他已经拖欠半年了。

那么,这种情况下,员工提起劳动仲裁是必然的。

一份内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书显示,今年6月初,博县员工与公司达成调解协议。主要内容如下:2020年6月30日,公司支付员工2018年度工资13,2-4月工资。

据悉,这只是少数通过仲裁调解的案件,更多的职工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加入了集体讨薪小组,由法律援助团队对接。群里律师的建议是:薪酬要遵循法律程序,要有法治精神;对薪酬的期望要根据法律和现实来确定,否则会带来心理影响;如果在讨薪过程中存在过激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目前的进展是5月份工资可以申请仲裁。对于之前达成仲裁调解协议的员工,如果6月30日拿不到工资,可以从7月1起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真的到了强制执行的时候,博县的办公室和相关资产可能会被查封。”一位法律人士表示。

但现实更加残酷。6月30日中午,两辆机动执法车停在博君写字楼门口,随后玻璃门被封死。盖章单位是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

至此,博骏车基本宣告死亡。

3.资产:出售无形资产?桌椅卖的更好。

那么如何清理呢?尤其是员工的工资。一般情况下,是出售现有资产。

但正如黄锡明在声明中所说,博县“仍处于轻资产模式的动作阶段,没有土地、厂房等可出售的资产”。那么,届时法院是否会对黄主张的模型和平台的知识产权进行拍卖?我不知道。

这些知识产权的价值几何也是一个谜。

在声明中,黄锡明在分析失败原因时,第一个提到“过于强调自主创新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意味着博县在正向研发上投入过多,过于遵从国际标准,导致研发成本过高,造车周期过长,最终资金链断裂。

真的是这样吗?微博里有人提出异议。

一位博主展示的截图显示,博骏在2018申请了新车外观设计专利,但整体造型与长安CS75相差无几。只做了几处改动:中网封闭,没有排气系统,电池区留在底盘里。

内部人士向车聚军证实,博骏确实有多名员工来自长安汽车上海设计院。

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车聚军:如果这些知识产权真的有价值,在这半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带着真诚的折扣,通过正常的商业谈判取得一些进展。一直没有落地,只能说价格偏离价值太远,或者市场太冷清,没人敢接手。

黄锡明还在声明中承认,他从未停止过试图与其他制造商或新来者合作以收回资金,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既然没有土地和厂房可以卖,无形资产又不能换,只能卖一些低值易耗品。

6月29日,有人拍下了这样一幕。办公楼里,有人在推着移动椅子往外走,应该是卖办公家具的。旁边停着一辆博骏iV7的展车。据说这款续航700km以上的中大型纯电动SUV似乎没有机会进入市场了。

四、甩锅:股东没有信任?管理无能?

“如果没有外部的资金注入和政府的支持,我一个人真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在他的声明中,黄锡明已经明确提到,博县的三个股东中的两个,即投资机构和地方政府,不再提供支持。言下之意,只有技术专长和无形资产的黄本人,承受不起无薪停工的现状。

有意思的是,车聚君在天眼场发现,南京博骏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只列了7个股东的名字,却没有对应的股比和认购金额,比较少见。

七家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地方政府,如淮安市淮阴国资办、南京浦口经济发展公司、南京浦口开发区、南京江北新区投资开发公司等。,一类是第三方投资机构,如深圳前海中科招商和中化国际控股等。,另一类是黄锡明实际控制的咨询公司或海外公司,比如Bordrin?未来、环豪咨询等。

博骏汽车这四年投资了多少?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博骏宣布投资10亿元在南京建设制造基地,2017年投资50亿元在淮安设立思讯新能源公司,2018年投资35亿元在上海临港建设博骏新生产基地。2065438+2009年9月,博骏宣布出资20.34亿元与一汽李霞成立合资公司,以获得造车资格,同时需承担一汽李霞约41万元的债务。

仅其宣布的总投资就达205亿元。但是钱从哪里来呢?

2018财报显示,博骏汽车总资产约5.5亿元,净亏损4.79亿元,与公布的巨额投资似乎并不匹配。为什么会这样?黄锡明的说法是,天津和南京的地方政府承诺投资25亿,但没有一个到位。

“即使落实到位,恐怕也难以承受200多亿的扩张。”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毕竟博骏连车都还没造,没有正常的业务收入还这么奢侈,真让人担心。”

由此,对于与一汽李霞成立的合资公司,博骏仅支付了1465438+万元,仅占承诺首付1亿元的1.4%。

“事实上,博县这几年的投资也只有25亿元左右。”一位业内人士估计。

当然,黄锡明也反思了自己的问题: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国投资风向变化的脉络,没有做好资金的统筹和安排,缺乏应急预案和及时的止损措施。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又不是自己的钱,不心疼。

▲林更新出席2019博骏品牌之夜。

"黄先生比较懂技术,但不太擅长管理."一位离职员工这样对车聚君说。博县开出的薪资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员工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前MINI设计师、观致汽车前设计总监格特?Hilderbrand),也在博县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是黄锡明似乎不喜欢这个德国设计,所以分手了."

负责对外传播的公关总监一职也换了好几个人,最短的也就两个月。

看来这个造车运动更像是一个游戏。

济州结节

两年前,国内已知的造车新势力有73家,总规划产能超过654.38+00万辆/年,而当年的乘用车销量只有2200万辆。最终,电动汽车的实际销量占乘用车市场的比例不到5%。当时车菊君写了一篇文章《花架子,中国造车新势力能活几个人???“,并预测到2022年,能活下来20%就不错了。

现在来看,还是太乐观太天真了。

在广中路一家名为鸿博的羽毛球馆的墙上,还挂着一条红色的横幅:博骏汽车iV6杯首届乒羽联赛。这个场地到博县府的直线距离只有200米,但车菊君相信不会有第二次比赛。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