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后将销售550万辆,丰田将与比亚迪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起加速电动汽车战略。

丰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销量在全球市场名列前茅,产品覆盖面非常广泛。然而,在电动汽车领域,人们通常会用保守、谨慎的字眼来形容丰田。丰田似乎更专注于混合动力车型,但对纯电动汽车一直犹豫不决。

这种情况最终会改变。在昨天(6月7日)的丰田电动汽车战略发布会上,丰田明确了其电动化节奏:将把两年前(2017)制定的计划加快5年,在2025年(原计划2030年)提前5年实现5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业绩。丰田是真的要发力了。

激进目标:550万辆。

如此激进的目标,与丰田在电动车上保守的常态背道而驰,有何打算?先来看一些具体数字。这550万辆汽车由45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1万辆纯电动汽车(EV)和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组成。

看到这两个数字你就明白了,重点是后面的1万辆。因为以丰田目前的产能,只要不断提高HEV和PHEV车型的生产比例,合理控制售价(比如丰田双擎车型在中国的售价并不贵),实现450万辆的HEV和PHEV车型并不难。因此,电动汽车和FCEV是丰田接下来最大的挑战。

一方面,加快这一步伐的核心因素是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能够真正满足日常行驶里程的需求,当然还有全球各国排放政策的升级。丰田也明确表示,550万辆的数据并不是企业雄心勃勃的需求,而是对当前政策的合理回答,而真正的挑战仍然是:能否做出消费者接受和喜欢的EV车型?

到2025年,全球将有超过10的EV车型。

在EV车型方面,丰田希望分几个步骤:明年(2020年)在中国推出纯电动丰田C-HR和奕泽仍是全球EV计划的第一步,之后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将依次在日本、印度、美国和欧洲推出EV车型,到2025年实现超过65,438+00 EV车型的全球阵营。

在EV车型布局方面,丰田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划:在日本推出2-4座超小型EV车型,主要针对短途出行需求;其实这种车和现在日本的K-CAR车型有很多相似之处,未来是否有可能取代部分K-CAR市场还不清楚。

与斯巴鲁合作开发全新电动车平台e-TNGA。

第二步是在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例如,广汽丰田C-HR和一汽丰田IOZA将在2020年推出纯电动汽车。不过这两款产品的作用应该是先锋,因为丰田已经计划与斯巴鲁合作开发EV车型专用平台e-TNGA。

该平台基于一款中型SUV,前后电机、电池组宽度、电机相对于车轮的位置都是固定的,而轴距、轮距、车身长、宽、高都可以灵活调整,比之前的平台概念甚至模块化概念更加灵活。可以实现前驱、后驱和四驱。一般来说,只要身体达到一定的大小,能够容纳整个系统,对其他就没有限制。

第三步,与比亚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合作,加快高性能、长寿命电池的研发,建立电池供应体系,满足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今年4月,丰田已经宣布将免费开放与其核心电气化技术相关的2万多项专利,几乎涵盖了整个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部分,并表示有需求的企业可以向丰田提出申请,在讨论具体实施条件后签订合同。

打造更完整、更有价值的电动汽车体系。

其实现在的电动车还不完善,这点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除了由来已久的里程焦虑,还有很多安全性、可靠性、残值等问题都可以用优待来解决。面对诸多政策导向的电动汽车热潮市场,丰田在发布会中多次提到要做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我觉得这是新EV计划的核心价值,这也是丰田的强项。电池方面,丰田有13万HEV车型的电池相关经验,这是宝贵的经验,一定会用在EV车型的开发上。

电动汽车的另一种情况发生在购买之后。很多用户明知道使用几年后残值将不复存在,却还要硬着头皮解决当前的问题,这无疑对电动车的发展和用户的认知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目前生产EV车型的企业大多只停留在生产和销售环节,没有涉及更重要的用户使用甚至二次购买,这也是消费者质疑电动车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丰田显然看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丰田的商业模式中,要解决用户需求,不仅要提高EV车型的性能,还要通过购买/租赁、二手EV车型服务、电池回收等措施,提高EV车型作为商品的应有尊严。以及充电、保险等相应服务。

氢燃料电池仍将蓬勃发展。

但是,FCEV确实是EV车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例如,在冬季,FCEV将更接近普通燃油车的性能。这里还有一个伏笔:其实丰田在2019上海国家车展上就带来了氢燃料电池版的考斯特。基于丰田与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深度合作,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否会出现氢燃料电池版的考斯特?2025年并不遥远,2020年和2022年就在眼前。期待丰田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