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杀菌剂会用在什么行业,怎么用?在线等待!!

造纸:

异噻唑啉酮杀菌剂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用作循环冷却和造纸废水处理中的杀菌剂,具有优异的杀菌和抑制煤泥生长的效果。加入40ppm本品后,一周内细菌不会反弹。

活性溴杀菌剂适用于杀灭工业循环冷却水、油田注水、造纸废水和污水中的细菌和藻类。与液氯相比,该产品特别适用于含有氨和氮化合物的碱性和水系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产品仅在与次氯酸钠或氯一起使用时具有杀菌活性。一般余氯维持在0.3 ~ 1ppm2 ~ 4小时,每天加一次。使用时,将活性溴用水稀释10 ~ 20倍,然后加入相应的杀菌剂,10 ~ 15分钟后即可加入到待处理的水系统中,约5 ~ 10分钟后测定余氯。

噻菌灵、多菌灵、邻苯基苯酚、二硫氯甲烷、百菌清、水杨酰苯胺、生物抑制剂等可联合使用。

皮革:

目前,皮革工业中使用的防霉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无机化合物

(1)次氯酸及其盐类、亚氯酸钠、高锰酸钾、碘化物、硼酸及其盐类、亚硫酸盐和焦亚硫酸盐等。目前,这些化合物主要用作抗真菌产品的辅助成分。

(2)无机纳米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等。无机纳米材料的开发是目前皮革抗菌防霉剂开发的一个热点,但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使用的纳米皮革防霉剂产品尚未见报道。

2有机化合物

(1)有机酚类和卤代酚类:酚类主要有甲酚、苯酚、焦油酚、苄基酚、乙基萘酚、氨基酚等。卤代酚主要包括氯酚、二氯苯酚、溴酚、对氯二甲苯酚和2,2-亚甲基二氯苯酚等。这类化合物是过去使用最多的防霉剂,但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这类防霉剂的使用受到了限制,逐渐被其他种类的化合物所取代。

(2)醇类化合物:苯甲醇、乙醇、卤代硝基烷醇等。目前,这些化合物主要用作防霉产品的辅助成分。

(3)酯类:卤代水杨酸酯、羟基苯甲酸酯、卤代乙烯基苯基酯、卤代乙酸苄酯、十二酸五氯苯酯、α,β-不饱和羧酸酯等。这些化合物的毒性相对较低,尤其是α,β-不饱和羧酸酯对霉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防霉剂。

(4)酰胺类化合物:卤代乙酰胺、水杨酰苯胺、氨基苯磺酰胺、四氯间苯二甲腈等。这些化合物是目前常用防霉剂的有效成分,防霉效果较好。

(5)季铵化合物: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新洁尔灭)、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新洁尔灭)、烷基吡啶盐酸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等。由于其低毒、杀菌谱广、高效和良好的水溶性,这些化合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废水处理和石油化工领域。在皮革工业中,季铵化合物一般用作皮革防腐剂,但较少用作皮革防霉剂。目前,开发新型季铵盐杀菌成分用于皮革防霉也是一个研究方向。

(6)杂环化合物:苯并咪唑、苯并噻唑、巯基苯并咪唑及其盐、六氢三乙基三嗪、硝基吡啶、8-羟基喹啉及其盐、苯并异噻唑酮、二甲基噻嗪等。目前大多数皮革杀菌剂以杂环化合物为有效成分,毒性低、杀菌谱广、防霉效果好,是皮革杀菌剂发展的主流方向。

(7)有机硫化合物:双三氯甲砜、大蒜素、二苯甲酰二硫化物、巯基吡啶、五氯酚等。皮革防霉剂中有许多有机硫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如防霉性好的2-(硫氰甲基硫)苯并噻唑常被归为有机硫化合物。

防霉剂的用量要适当控制。浓度过低,达不到杀菌或抑菌的目的,而浓度过高,则会导致生产成本高。鞣制过程中使用的防霉剂浓度因防霉剂不同而异,一般应为革重的0.1 ~ 0.5%左右。常用皮革防霉剂的用量如下:

A-26 0.3 ~ 0.5%,奥依茨0.04 ~ 0.1%,TCMTB 0.01 ~ 0.15%,对氯甲酚(PCMC)0.2 ~ 0.5%,邻苯基苯酚(OPP)0.2%。只有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防霉剂才能起到有效的防霉作用。

具体:溴化烷基偶氮苯有非常有效的杀菌作用。它耐酸、耐碱、可溶,

微毒,能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改善拌合物的流动性,用量仅为0.1.25 ~ 0.1.05%,还可作为金属阻锈剂保护内部钢筋。有机锡制剂还具有非常有效的杀菌性能,它是中性的,不可燃的,可溶于水,并且具有广泛的杀菌谱,对细菌、真菌、真菌和昆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