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板第一专利案意味着什么?

当理想和小鹏相继去纳斯达克敲钟,吉利汽车也在科技创新板上市...2020年,汽车资本市场变得异常热闹,迎来了真正的“汽车资本年”。9月6日,据上交所官网消息,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科技创新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随着吉利汽车科技创新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以及近千页招股书的公布,也意味着科技创新板整车第一股有望很快花完。那么,吉利为什么要等科技创新板呢?如此顺利地冲上科技创新板是靠运气还是必然?

吉利抢滩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非要问新旧势力为什么把触角伸向资本市场,归根结底在于汽车行业“烧钱太多”。简单来说,汽车行业资金密集,技术门槛高。对于造车企业来说,没有几百亿的资金可以玩。业内人士都承认,造车之前钱花不完,造车之后就是“钱不够花”。在争夺IPO的背后,传统车企和新势力都有各自的焦虑和野心。

吉利汽车作为连续三年销量第一的自主品牌,港股市值6543.8+0200亿港元。但受宏观环境影响,吉利汽车2020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68.2亿元,同比下降22.6%;股东应占利润约22.97亿元,同比下降42.7%。与此同时,吉利汽车正在寻求技术转型,但大象转身并不容易。对于正处于汽车产业转型高投入期的吉利来说,登陆科技创新板筹集资金、补充现金流是理所当然的。

数据显示,2019年7月22日,科技创新板开板,首批25家公司平均涨幅达到140%;如今一年过去了,科技创新板的“造富神话”仍未停止。据统计,科技创新板上市一周年,从最初的25家公司发展到140家公司,募集资金2000亿元,总市值已超过3.3万亿元,产生了数百位亿万富翁,其中有4位身价超过100亿元。科创板自诞生之日起,就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青睐有加。顺利登陆科创板,意味着快速获得便捷的融资来源,抢占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招股书显示,吉利拟募集的200亿资金将用于整车新产品研发、前瞻性技术项目、产业收购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用途分别为80亿元、30亿元、30亿元和60亿元。众所周知,随着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新四化”已成大势所趋,这些领域的研发需要大量投入。如果吉利这次能成功打开在科技创新板的融资通道,将会用更少的时间和股权成本,融化更多的资金,快速构筑自己的科技创新“护城河”。更重要的是,吉利汽车登陆a股科技创新板,颇有科技车企的标签。

登上“科技创新板”是车企和消费者的双赢?

吉利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多次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无论是收购沃尔沃,还是入股戴姆勒,都给行业带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一次,吉利汽车也率先回归a股市场。回归a股市场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增强资金实力,补充“新四化”等未来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同时在A+H股上市,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国际国内市场资源,助力吉利未来的技术转型和长远发展。

目前在港股上市的车企中,长城汽车、比亚迪、东风汽车、广汽集团、中国重汽均已在a股上市。因此,吉利回归a股市场可以视为弥补其在内地市场的融资短板,进一步开拓融资渠道。目前国内a股市场普通投资者占比很高,这些投资者也是吉利汽车的潜在消费者。公司回归a股市场也将提升吉利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吉利的到来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有助于匹配他们的投资需求;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越来越多好企业的进入,可以给市场灌输更多价值投资的理念,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行业角度来看,吉利的回归也有利于国内市场享受到更多企业创造的红利,同时也将形成良好的循环,进一步反哺行业。

吉利成为科技创新板第一股的信心在哪里?

登陆科技创新板的目的是什么?众所周知,设立科技创新板,试点注册制,主要是为了增强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的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这本身就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改革。吉利还登陆科技创新板,补充“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加速科技转化。事实上,近年来,吉利汽车撕掉“传统车企”原有标签的意图非常明显。从地面科技出行、智慧交通的布局,到争夺空域,再到航天、飞行汽车、高速飞行列车的加码,吉利汽车的“天地一体化”成为其登陆科技创新板的底气。

新能源汽车方面,吉利有几何品牌和高端电动车品牌Polestar。据悉,Polestar计划在中国大幅扩张门店;此外,6月,吉利新能源汽车直租出行平台“小灵狗出行”获得6.877亿元A轮融资。移动出行方面,目前吉利汽车旗下曹操出行北京公司注册资本增至654.38+0.6亿元,增长220%。由鱼道时空自主设计和研制的首颗双星也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航天科工研制的快舟火箭发射。

此外,吉利还在全球建立了五大工程R&D中心,每年投入数百亿R&D费用,与沃尔沃、路特斯实现品牌协同和R&D合作,并享受供应链技术标准的整合,打造了具有欧洲豪华车标准的新一代动力总成“吉利智擎”。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十年里,吉利控股集团在R&D的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集团内R&D设计师超过2万人,共有17677项专利。仅2065438+2009年,吉利控股在R&D投资207亿元,已经处于国外品牌的平均水平。

倡导一种观点

综合来看,吉利登陆科技创新板是基于天时、地利、人和,这些* * *促成了吉利登陆科技创新板的契机。在合适的时机,吉利汽车作为优秀业绩标的回归a股,有助于提升国内汽车板块上市公司质量,扩大a股汽车板块市值,使资金配置更加合理,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有利的区位是因为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金融开放,科技创新板门槛相对降低,融资渠道便捷。目前,人和是a股市场高比例的普通投资者,这些也是吉利汽车的潜在消费者。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