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4是什么?有什么用?

找一些我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说到MP4播放器,你需要先解释一下MP4是什么。MP4(也叫MPEG-4)是MPEG格式的一种,是运动图像的一种压缩方式。通过这种压缩,可以使用更小的文件来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这是目前最流行的视频文件格式之一(尤其是在网络中)。它是超低比特率运动图像和语言的压缩标准。用于传输速率低于64Mbps的实时图像传输。既能覆盖低频段,又能向高频段发展。MP4为多媒体数据压缩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它定义了一种格式和一种架构,而不是一种特定的算法。它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包括压缩本身的一些工具和算法,以及图像合成、语音合成等技术。MP4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MP4最流行的压缩方式是DivX和XviD。以DivX或XviD为代表的MP4技术处理的DVD节目,图像的视音频质量并没有大幅度下降,只是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用两张650MB容量的普通光盘保存生成的文件就很方便了。如果把要求降低一点,一张碟片可以装100分钟以上的电影,此时的画质明显比VCD好。

MP4播放器的概念并不完全统一。有人称之为PVP(个人视频播放器),也有人称之为PMP(便携式媒体播放器),很多厂商都推出了这样的产品。但总的来说,MP4播放器是一个可以放在大衣口袋里随身携带的数码产品。它可以通过USB或IEEE1394接口与电脑或摄像机连接,可以轻松地将各种流媒体下载到设备上,并可以流畅地播放视频、观看图像和欣赏音乐。可以说MP4播放器是MP3播放器的发展方向。增加了播放动态/静态图像的功能后,很可能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终极武器。其实目前很多高端PDA都可以支持视频播放,在功能上涵盖了MP4播放器。正如一些PDA或手机也包括MP3播放器的功能。MP4以其独特的功能、稳定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也能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发展空间。

MP4是什么?MP4概念讲解的很透彻很完整!

观察当前消费电子(CE)的发展,MP3随身听凭借技术成熟、价格平民化的优势(现在256MB不到500元内),无论是FM广播、重复播放、歌曲与唱片同步等多元化政策,还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与蓝牙的融合等,都在CE市场逐渐扩大了地盘但随着出货量的快速增长,MP3随身听未来势必会遇到市场饱和、毛利下降等问题,而且只能用来听音乐,视频部分还没有纳入,这就使得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的概念应运而生。

说到便携式视频浏览,借助MPEG4-4技术,更容易在存储容量和播放质量之间取得平衡,以至于现阶段一些手机和PDA已经可以提供。不过前者毕竟还是以电话功能为主,加上屏幕尺寸和电源的限制,多媒体播放只能算是附加值。

事实上,大多数便携式设备如MP3随身听、手机和PDA都选择闪存,这是基于体积的限制,但它有单位存储成本高的缺点。但得益于硬盘技术的提升,外观尺寸和容量无法兼顾的问题早已解决,比如IBM推出的Microdrive(微型硬盘)。截至目前,不仅1.8寸、2.5寸mini硬盘最低标配20GB,苹果iPod、创意Zen Touch等产品也颠覆了MP3随身听存储空间不足的现状,让PMP的设计生产成为可能。

PMP硬件架构

既然是全职多媒体娱乐工具,外观上和PDA差不多,但是面对众多的音视频格式,硬件编解码的能力才是PMP设计的重点。目前,PMP的发展仍处于碎片化状态,但Intel和TI(德州仪器)等芯片厂商都通过其嵌入式处理器技术发布了PMP演示架构。

其中TI的参考设计已经被iRiver应用,PC操作系统的领头羊微软也有介入这个市场的企图,推出了所谓的PMC(Portable Media Center),本质上与PMP一致,与Creative Labs合作。除了上面提到的品牌,还有一个类似飞思卡尔的PMP参考平台,名为“『Jazz』”,内置自己的I . MX 21(MX = Media Extensions)处理器,处理器核心是基于ARM的ARM926EJ-S设计。

基本上,目前PMP很多内部核心架构都采用CPU+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方式,其中DSP负责解码/编码;CPU处理文件管理、访问、接口和外围组件的控制。但是,DSP加CPU只能算是PMP的主要单元。此外,还需要集成硬盘、存储卡、LCD显示屏等部件,与外部USB接口、控制按键的搭配是考虑的重点。同时,为了使PMP功能走向多样化应用,支持数码相机、电视机、DVD播放机等不同的图像来源,增加了PMP设计的难度。

鉴于此,为了满足上述要求,PMP的设计还需要内置视频编解码芯片,用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此外,用于连接视频解码器和DSP的总线,LCD显示器的驱动电路,或者IDE接口和硬盘控制芯片之间的通信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下将基于英特尔和TI提出的框图。

英特尔演示架构

Intel提出的演示平台是以自己的XScale PXA255为核心的。该处理器于2003年3月发布。* * *分为200、300、400等不同时间序列的三个版本。采用0.18微米工艺生产,256引脚PBGA封装。同时,在400MHz模式下,系统总线时钟可达200MHz,提升了运算性能。

此外,内置内存控制器的内部和外部总线宽度分别为16和32bit,支持2.5V SDRAM。这个例子中使用的是64MB PC100 SDRAM,PXA255不像PXA26x系列有自己的闪存,所以我们也可以找到外接32MB StrataFlash或者2MB Boot Block Flash的做法。然后看外设兼容部分,包括SD、MMC、CF等存储卡规格,以及PCMCIA、MiniUSB(USB2.0)接口支持。

声音方面,采用集成芯片飞利浦UCB1400,包含AC97音频编解码和触摸屏控制器,然后通过LM4880芯片放大音频信号,输出到耳机或扬声器。另外,驱动液晶屏的控制器属于QVGA(1280×960)标准,提供LED背光。至于电视输出,选择Chrontel芯片将信号转换成NTSC标准,使用RCA连接器。

TI参考平台

TI的PMP设计特点是以TMS320DM342为核心,将C5409与ARM926集成在一起,换句话说就是将CPU和DSP同时集成在DM342内核中。整体来说,在结构上类似于英特尔的设计。它还使用32MB或64MB容量的SDRAM和4MB闪存来加载和存储操作系统。与Intel架构不同,DM342内置LCD驱动和USB2.0 OTG接口控制器,同时视频解码芯片与DM342之间通过总线传输CCIR-656格式信号。因为NTSC/PAL编码器也在集成中,可以直接输出复合视频。

另一方面,DM342还可以支持CCD/CMOS感光元件的连接,为PMP未来引入DSC、DV等功能提供了便利。存储卡的兼容部分,除了目前主流的CF、SD、MMC,还包括记忆棒。此外,还提供了两组RS232串口和1组JTAG接口,使得对外围设备的支持趋于完整。

此外,除了便携式设备中使用的CPU和DSP的除运算能力之外,功耗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由于现有的x86技术无法满足要求,所以像Intel XScale PXA255、Freescale i.MX21等嵌入式核心都属于ARM设计。从不同角度来看,功耗不仅代表了电池寿命的长短,也反映了稳定性和成本。例如,为了便于携带,PMP倾向于轻薄短小。如果因为处理器功耗过大导致热量上升,势必要在散热上花费额外的研发成本。因此,如何控制功耗成为DSP厂商面临的又一挑战。

一般来说,降低功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升级半导体工艺,通过更先进的晶体管和逻辑元件来达到省电的目的。此外,在执行I/O时,通常需要的电压高于处理器内核的电压。因此,在总线空闲的前提下,关闭外部时钟,切断外围器件电源,可以获得可观的节电效果。

MPEG-4编解码器

几乎所有今天诞生的PMP产品都被宣传为支持MPEG-4。抛开众多的格式之争,在编解码模式上,除了DSP和CPU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纯软件模式,还有匹配MPEG-4编解码芯片的方案。事实上,目前MPEG-4编解码器市场上百家争鸣,例如现有的MPEG-2厂商如LSI、CirrusLogic、ESS和Broadcom,或者飞利浦、STM、松下、东芝和NEC,它们主要专注于消费电子产品。当然,这个市场也有很多新成员,比如WIS,Vweb,Divio,SandView。接下来,我们将解释WIS、TI、东芝和Vweb的产品。

1.WIS:由于WIS推出的MPEG-4芯片在架构上趋于简化,报价相对较低,其压缩和解压缩也不是以娱乐为主,所以主力在监控领域。WIS的MPEG-4编解码器的画面输出是WISmp4规范,支持Divx。它可以提供带宽为2Mbps的DVD画面,甚至在40Kbps时也能达到QCIF(176×144像素)的水平。很多监控系统厂商在WIS下采用G07007芯片。

2.Ti: Ti的MPEG-4Codec产品以编解码质量著称,可以同时执行三个D1通道,甚至覆盖了电视编码功能,号称画面水平不逊于MPEG-2。

3.东芝:东芝的产品——TC 35280 XB适用于移动设备、数字广播和可视电话。TC35280XB采用0.13微米工艺生产,内置四个RISCP处理器,两个用于音视频数据的编解码,另外两个负责多任务处理和过滤噪声。当工作频率为60MHz时,该芯片可编解码QCIF格式高达15帧/秒,同时编码AMR语音,多任务处理H.233音视频数据。如果将其应用于MPEG-4浏览器,它将具有125MHz的CIF数据操作速度,以及15/s的编码/解码速度..

4.Vweb:以Vweb的VW2010为例,采用0.18微米工艺,支持全屏MPEG-4视频,包含MPEG-1、MPEG-2、H.263mMP3、AAC、杜比AC-3等其他音视频格式。此外,输出支持MPEG-1系统流、MPEG-2 PS/TS、MPEG-4封装在MPEG-2 TS、PES、ES中,其内部设计复杂,配备四个RISC处理器,锁定娱乐应用和消费电子市场。

存储介质

就硬件而言,除了嵌入式处理器和MPEG-4编解码器之外,硬盘技术的增长也促成了PMP的实现。目前无论是2.5寸还是1.8寸的小硬盘,一般都能提供20 ~ 40 GB的容量,解决了大量视听资料的存储问题。微软曾推出,PMC在40GB容量的前提下,可以播放175小时的电影或600小时的歌曲。

目前1.8寸和2.5寸小硬盘的技术开发主要以日立、富士通、东芝等日系品牌为主。不久前,日立发布了1.8英寸硬盘新品,强调体积小、安装方便的特点,主打消费电子市场。其中,Travelstar C4K60系列将沿用已久的IDE接口替换为ZIF连接规范,面积为54×70mm,比上一代产品小了约10%,重量仅为46克。

由于ZIF连接器通过线组与设备连接,因此可以使PMP制造商在组装时更加灵活。而且ZIF连接器采用软性材料,适合折叠设计,使PCB板和硬盘分离,PCB板和LCD面板集成在一处,操作按键和硬盘设置在另一侧,更轻薄。

至于另一家生产微型硬盘的厂商东芝,东芝侧重于容量。MK6006GAH诞生于今年第三季度,一举达到60GB,转速4200RPM,2MB缓冲,平均寻道速度15ms,支持ATA100规格,尺寸78.5× 54× 8 mm,但站在PMP厂商的立场,我们可能会对这款硬盘持观望态度,以免影响生产成本和售价,从而降低市场接受度。

不可或缺的元素——嵌入式操作系统

严格来说,PMP可以被视为多媒体版的PDA。不仅设计架构相似,即使在技术上,如果不受市场定位、生产成本等因素限制,PMP旗下的带音视频播放功能的PDA也是可以实现的。因此,PMP也配有嵌入式OS平台。除了现有的Windows CE。NET、BSD、Symbian/EPOC和QNX,也可以基于Linux。

目前,PMP的操作系统主要是Windows CE。NET和Linux。

31 MP4是什么?PMP和PMC是什么?

新技术总是在发展。几年前,MP3随身听凭借体积小,使用方便,迅速占领了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市场。而这种更新换代的趋势也在数码市场不断涌现。早期的MP3随身听取代了磁带、CD等产品,这种只能听不能看的机器终将被新一代便携产品取代。当然,这不能称之为随身听。结合视频播放,新一代产品可以称为个人数字娱乐终端。这类产品的代表就是目前正在持续发展的MP4播放器。MP4的优缺点是什么?MP4产品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并且看这篇文章为你一一讲解。

MP4是什么?

首先要明白的是,MP4是什么?MP4是MPEG-4压缩格式的缩写。MPEG-4是一种视频格式,可以提供从320×240到1280×1024的不同分辨率。便携式媒体播放器被命名为MP4播放器,因为它可以支持MPEG-4文件的播放。

什么是PMC?

现在市场上的MP4产品多以PMP、PMC等命名。发生了什么事?PMC是英文“Portable Media Center”的缩写,即“便携式媒体中心”。微软统一了PMC的硬件规格,CPU采用Intel提供的XScale,整体软件框架是微软的“Windows便携媒体中心”操作系统。看起来WIN-TEL阵营这次将再次进入便携式媒体市场,并创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标准。PMC的整体架构是开放的,应用软件可以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什么是PMP?

和PMC一样,PMP是英语的缩写,英文名为“Portable Media Player”,即“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与PMC不同,PMP没有统一的标准,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应用软件和配置。这样,PMP更加灵活,易于扩展软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