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羽毛球拍
首先,球拍的重量要合适。球拍要有一定的重量,不是越轻越好。每支球拍都要标上重量,一般记数法是u,一般全碳羽毛球拍的重量是2u (90-94g)或3u (85-89g),铝框羽毛球拍的重量一般在1u (95-99g)以上。较重的球拍适合力量较好、偏重进攻的选手,较轻的球拍更适合偏重防守的选手。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各取所需。像李宁、维克托这些大品牌都有各种材质的球拍,有铝铁的,铝碳的,全碳的,你可以从中选择自己的型号。
其次要注意球拍的整体结构,弹性,硬度。当你拿到球拍的时候,挥动它,看看它是否会摇你的手。肯定是球拍柄太硬了;不抖手,说明拍杆有弹性。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球拍是否流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拍轴的弹性。一般来说,硬度越大,可控性越好,力量越大,但业余爱好者很难打,所以要选择弹性适中的类型。另外,球拍的整体结构也很重要,包括甜区(即拍面上的最佳击球区)的大小等等。击球点在甜蜜区的时候,可以给你足够的击球力量和控球性能,震动小的时候会感觉很舒服。决定甜蜜区大小的关键因素是框架形状的设计。相比之下,大品牌的球拍更有保障,比如YONEX和李宁。李宁的球拍采用了最新的两段一体式设计,并配有防滑减震、具有吸汗功能的手柄皮革,使球拍手感更好。当然,如果你资金充足,YONEX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我们需要看球拍的风格。很多人不注重这一点,以为只有结构和材质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款式也是选购的一个关键。比如手柄的选择,要根据每个人的手的大小,以握柄舒适为准。手大的人拿着细的或者方的手柄会感觉不舒服;而且手小的人握粗手柄不合适。
更专业的选择。
1.节拍形状和最佳点
拍形:是拍头的几何形状。目前一般有三种:A:传统的椭圆形B:方头的ISO球拍C:弦面较大的ISO球拍,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是WILSON的产品,上宽下小的“大锤”造型。这款网拍是从威尔逊的网拍移植过来的,比较少见,性能也差,这里就不介绍了。
甜蜜区:是拍面上最好的击球区。击球点在甜蜜区的时候,可以给你足够的击球力量,控球,震动小,你会觉得很舒服。甜区的大小对球员来说非常重要,这使得球员更容易打出高质量的球。决定甜蜜区大小的最关键因素是框架形状。
可以看出,ISO的设计使得球拍的甜蜜面积比传统的球拍形状要大,准确的说是大了32%,ISO-MF设计的球拍甜蜜面积比普通ISO的要大。当然,拍头越大越好。拍头的增大会给扭力和重量带来负面影响。ISO头形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方头八线孔,俗称【方头】如YONEX Ti-5、VICTOR LEADER,另一类是六线孔,俗称【方头】,其拍框略大,如YONEX Ti-6、Ti-8。它们的外观不同(附图)但性能没有区别。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方头羽毛球拍不太好看,但是用了之后发现你会明显体会到ISO拍头在防守上的优势,尤其是在接球和杀球的时候。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玩家使用ISO球拍的原因。应该说ISO球拍是羽毛球拍的发展方向。你现在买球拍。我的建议是尽量买ISO头型的产品。
2.硬度、扭力和控球的关系
硬度:击球时球只在球拍上停留千分之四到六秒。在击球前的挥杆过程中和球拍击球时,拍轴有一个弯曲和恢复的过程,在球拍回到原来的位置之前,球已经飞出了拍面。在球员力量相同的情况下,球棒越软,击球前的挥杆过程越容易弯曲,弯曲幅度也越大,从而带动球棒头以更大的角速度运动,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球拍柄越硬,击球时传递给球的力越少,但可以减少击球振动的传递。对于拍框来说,拍框硬度越大,触球时越不容易变形扭曲,能传递给羽毛球的力量越多,传递的振动也就越小(附图)。
扭转:所谓扭转,是指击球时球拍面扭曲的程度。扭矩越小,控球越好。硬度与控球的关系;
1.方向可控性:球拍击球时,球可以根据击球的方向或角度返回。拍轴和拍框越硬,方向控制的稳定性越高,当球没有打到拍面的甜蜜区时,球拍越硬,扭矩越小。
2.深度控制:这是指对回球飞行距离(落点)的控制。深度的控制和玩家自身实力有关。同等力量的情况下,球拍越软,深度控制越好。
正规的羽毛球拍都有一定的拍轴硬度描述。比如VICTOR会把球拍柄标上flex-18或者17,18的球拍柄更软。如果没有标注,一般是17。YONEX在产品说明书上标注了球拍柄的一半,但在拍体上没有标注。方式是5分,分数越高拍轴越硬(在我主页的yy羽毛球拍分类列表中有列)。如果没有标注,也可以从材料上做个大概的估计。高强度碳纤维的材料比碳纤维(石墨/碳)更硬。选择羽毛球拍时,也可以用手弯曲拍轴试试硬度,注意拍轴的弯曲点,越靠近拍柄越好。也可以通过握住拍柄和拍框头,反方向旋转球拍(像拧毛巾一样)来试试球拍的扭转。注意你必须努力去理解它。
一般来说,现在的羽毛球拍的拍轴趋于柔软,拍框趋于坚硬。YONEX生产的羽毛球拍的拍轴硬度比几年前软了很多。我认为较软的球拍更适合业余爱好者。
三。重量、平衡点和长度
每个球拍都要标上重量,一般的标注是U,2U,3U。有的厂家还用自己的标签,比如VICTOR的羽毛球拍,重量标签是W1,W2等。对应2U和3U,不过前者是最常见的一种。一般全碳羽毛球拍的重量在2u (90-94g)或3u (85-89g),铝框羽毛球拍的重量一般在u (95-99g)以上。但也有少数重量低至80g的全碳羽毛球拍。比如YONEX ISO-SWING-POWER-500的SR和SA型号只有81g。较重的球拍适合力量较好、偏重进攻的选手,较轻的球拍更适合偏重防守的选手。如果打得更进攻,2U的重量更好。如果用3U的羽毛球拍,击球时会感觉羽毛球拍有点飘,杀球力度不足。
同样重量的球拍拿在手上的感觉会很不一样,这是因为球拍的平衡点不一样。如果球拍的平衡点更靠近拍头,称为【拍头重量】;如果球拍的平衡点更靠近手柄,就叫【光头强】。一般来说,平衡点是从球拍底部向上测量的,单位是厘米和英寸。根据力学原理,重量与挥杆感觉成正比,而平衡点与挥杆感觉的平方成正比。由于拍头惯性更大,重拍力量更大但灵活性较差,更适合进攻。头轻的球拍虽然更灵活,但击球的力度较小,球拍传递的震动会更大,不适合大力击球的选手,更适合防守型控制型选手。为了精确控制平衡点,优质的羽毛球拍在成型后会在手柄中配有配重块,手柄底部的塑料底柄会被去掉。你会看到木质球拍柄的下部是一个中空的圆柱体,里面嵌着一根塑料棒。其目的是调整羽毛球拍的重心,使同一型号的羽毛球拍具有相同的平衡点(附图),这也是高品质羽毛球拍的基本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对重量和平衡点的描述是针对一个全新的球拍而言的,没有拍线和额外的手柄或其他附件。
标准羽毛球拍的长度是664 mm,而加长羽毛球拍的长度一般是674 mm,加长部分最重要的是拍轴,部分型号的拍框也有轻微加长。羽毛球拍加长最大的好处是提高了击球点,可以用更大的落点角度击球,加快球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攻击性(附图),扩大了接球面积。如果你喜欢杀球,加长羽毛球拍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加长的羽毛球拍比普通的羽毛球拍更容易造成手腕和手臂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