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平菇木屑栽培技术
棉籽壳是脱绒棉籽的棉皮,是油脂加工厂的下脚料。棉籽壳约占棉籽总重量的35%。我国棉籽壳年产量约为654.38+0.2万吨,大部分用于食用菌生产。据研究,棉籽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用水浸泡或加压时,不板结,透气性好,能为菌丝生长提供氧气。是适合平菇栽培的最理想原料。
1,蘑菇房建设:可将现有的空房和地下室改造成蘑菇房。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建新的蘑菇房。蘑菇房应朝南,并位于地势高、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
2.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100 kg,麸皮5-8 kg,复合肥1 kg,石灰0.5 kg,25%多菌灵,水135 kg。
因为棉籽壳吸水慢,所以搅拌后必须整理成小堆,充分吸湿4小时后装瓶。装瓶后,在材料中心打一个直径2厘米、深3厘米的洞,有利于加速嫁接母种块的萌发和生长。以棉籽壳为主要培养基的原种菌龄在25天左右。
3.菌种培养:分离出的平菇菌丝应在最适温度(25℃±2℃)下培养,纯化后转入试管。一般经过7-10天的培养,菌丝就可以在试管中生长。如果没有杂菌,则分离培养成功。但是菌种好不好,有没有生产价值,都需要培养。
4.原种的生产:母种的菌丝数量太少,在实际生产中,必须将一级种子扩繁为二级种子(即原种)才能满足生产种子的需要。
平菇原种培养基的配制和生产是指种子生产技术中木腐菌种子生产的内容。平菇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上20-25天即可长满。可在小麦籽粒培养基中使用15-20天。好的原生菌丝密集、白色、均匀、粗大、棉絮状,有爬壁现象。
原种满瓶后,应立即扩大为栽培种,否则一旦营养耗尽,菌丝体就会老化甚至死亡。小麦种子要及时使用。
5.栽培种的生产:将原有的品种扩大繁殖成为栽培种。栽培种也是直接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种,也称为第三种。在制作栽培种时,由于数量较多,往往比较粗放,栽培地点也不讲究。因此,在播种前,还需要检查菌株是否携带螨类或其他病虫害。如发现螨虫或害虫,应及时杀灭并丢弃。
6.栽培季节的选择:平菇虽然有各种暖性品种,但一年四季都适合栽培。但平菇总体上属于低温型,只有少数高温型进行了人工繁殖,以满足夏季生产的需要,大部分品种还是中低温型。根据平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春秋两季是平菇生产的旺季。9月是高寒地区中温平菇的生产季节;低热地区10月进入中温平菇生产季节。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辅以防暑保温措施和适宜的栽培方法,就能成功栽培。
7.栽培方式:一般可选择短木栽培和短木栽培。
(1)选择适合平菇生长的软质树种,如油桐、枫香、杨树、梧桐等。,第一年落叶后,第二年发芽前砍伐。在此期间,树木的营养储存最为丰富。砍树、运菇木时保护好树皮,用生石灰刷树头,避免污染杂菌。
(2)菇木运回栽培场后,锯成5-6寸长的短木。将菌种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后,均匀贴在横切面上,然后将第二根短木重叠,再放第三根短木...直到再次重叠后变得不稳定,再接第二桩。每叠接好后,两边或四边钉上木板,防止松动或倒塌。锯蘑菇木时,标注每节编号,保证接种质量。种植后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严禁晃动接种堆,保证正常定植。烟囱应该用树枝或茅草覆盖,以便遮荫、保温和保湿。
(3)入秋前后十天埋桩。桩可以埋在屋前屋后,树林里,竹林里,葡萄架下等淋雨遮阴的地方。把有菌丝的矮树一棵一棵垂直埋进土里,地面上只留下约1寸高的蘑菇。地面居高不下,不保湿。堆与堆之间要有适当的间距,避免蘑菇拥挤。每隔1.5米留人行道,用于管理和采菇。
(4)蘑菇管理。9月-65438+10月,气温下降,秋雨来临,蘑菇就会开始生长。如果雨量不足,就要人工浇水。采菇后应停止喷水7-10天,改善通风条件有利于下一批菇。
短木栽培一次接种可收获三年。秋冬采蘑菇,春夏歇堆。春夏让它自然休息,秋冬就能高产。如果春夏浇蘑菇,会导致产量少烂堆快,秋冬减产严重,得不偿失。
短木栽培成功率高,每100公斤短木可收获鲜蘑60公斤以上,高度可达150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