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是后来的二郎神吗?杨健是谁?玉帝有几个侄子?
●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帮助父亲锁龙筑堰,防止灾祸。蜀人视其为关口二郎神,一直供奉。又名二郎关口。
●隋史太守虞照,志在受灾,后现身平息洪水。百姓感受到他的德行,建庙填口,奉为二郎神。又名二郎关口。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里记载的玉皇大帝的侄子杨戬是有渊源的。曾斩杀六怪,劈开桃山,名曰二郎关口。
●金登涯为襄阳太守,断水饺以除烦恼。村民建庙立祠,因尝二郎神,后被尊为二郎神。
●相传北方四大天王中最著名的国王——毗沙门天王的次子,是唯一带领天兵救唐明帝于危难的人,也是佛教保护者之一。毗沙门王有五个儿子(据说四天王各有91个儿子)。张引用了的《毗沙门寺礼记》。杜坚带领天兵救援安西的故事,指出二郎神就是这个杜坚,认为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二郎神早期的杂剧与哪吒关系密切,因为哪吒是名王毗湿奴的第三子,而杜坚是兄弟。他还谈到了杜剑手里的金老鼠和二郎的细腰狗之间的联系。
《封神演义》中杨戬的形象似乎与上述二郎神有关。《封神演义》叙述杨戬出场,说他“肉身成圣,封智慧真理之源”,显然出自虞照的称号。回叙第47次杨戬大战,“咆哮的狗在黑暗中放出,形如白象”。这只咆哮的狗是二郎神的象征之一,在《西游记》的小说和戏剧中都有提及,它与徐萌和虞照有关。当然,这也可能是源于金老鼠具有独特的健康,正如张所说。《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说的是杨戬进了一个山洞追妖怪,得到了一把三尖两刃刀和一件淡黄色的仙袍,收了两个金发少年为徒,这也是二郎神的象征特征。西游记小说里二郎神手持三尖两刃刀,话剧《二郎神锁孙悟空》里也提到了一条精犬和三尖两刃刀。淡黄色的仙袍是借用了徐萌的形象;《西游记》杂剧第十六戏有句抒情云:“郭按皂鹰直,金头奴引精犬。背着弩,背着弹丸。”金童是这里的金奴;就连杨戬追妖怪进山洞的时候,似乎也有冰和在水里剁饺子的影子。
刘一生写道,《封神演义》中对杨戬的描写逐渐清晰。一开始作者并没有把杨戬当成二郎神。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观点,但我想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关于二郎神的描述都是后来的补充。也许作者正要写杨坚的人生成长史。另外《封神演义》中描写了几个眼睛奇特的人(比如文忠、殷郊、梁文、马山、鲁玉娥都有三只眼;高明是千里眼;杨任眼睛里有手,手里有能看透地下的眼睛),大概是为了避免太多的重复,或者只是因为作者在混合多种二郎语录时有失偏颇,所以《封神演义》并没有突出杨戬的三只眼(这是二郎最重要的特点),但杨戬“运气好,看得入神,袁宏华已知是奇石”(第92回)
至于《封神演义》中杨戬为何被奉为二郎神,说法不一。胡适认为历史上的杨坚是刮地的人物,二郎神是宋代最受推崇的。在他生日的时候,善男信女会拿一块土到他的庙里作为礼物,类似刮地,所以杨戬可以和二郎神混淆。荣昭祖引用了这一观点,但另有解释。他说二郎神必要的祭品是羊,每只羊进城要交500元的税。羊与杨同音,指二郎神代替杨坚。这可能是敢于直言的普通人用的外号。过了很久,二郎神真的说是杨戬。李《平话二郎神》引用《残皮靴二郎神》和《志》两书中的记载,推测它们可能是“小说作者基于空性的立身之本”。实际上,二郎神姓“杨”应该是受了杨神传说的影响,很可能是受了将军传说的影响。至于“剑”这个名字,笔者认为可能来源于“都剑”的“剑”。换句话说,“杨戬”这个名字很可能也是二郎神两个传说的组合,历史上不一定要和杨戬联系在一起。
总之,杨戬这个形象是《封神演义》作者在采纳二郎神各种传说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他的很多特点都可以得到解释。但是,正如本文将在下文中谈到的,这个图像有另一个来源。
杨戬和孙悟空。
[编辑此段落]
即使是读过《封神演义》的读者,也不难察觉杨戬与孙悟空之间的诸多相似之处。笔者认为这多半是由于杨坚的二郎神身份,因为在早期关于二郎神和孙悟空形象的材料中,双方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下文中,本文首先指出了《西游记》中杨戬与孙悟空的诸多相似之处,然后追溯了双方这一系列相似的原因,从而说明《封神演义》中杨戬的形象与孙悟空的形象有一定的关系。
杨戬在《封神演义》中的积极表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或许可以说杨戬是《封神演义》里的孙悟空。
从小说的宏观叙事框架来看,双方的相似之处不言而喻:孙悟空是西天取经团的开创者,是保护唐僧取经的得力干将,而杨戬是割据义军的先锋,是帮助武王攻入朝戈的先锋将军;孙悟空终于肉身成佛,被封为“斗佛”,杨戬终于肉身成圣,被封为清远苗道真王。
就小说的微观细节而言,杨戬和孙悟空的相似之处就更加明显了。我们可以大致列举以下六项:
(1)杨戬和孙悟空一样,会变72次。西游记第二回告诉孙悟空,他愿意“学一个神探的变化”,所以“什么都知道了就什么都知道了”。当时他学的是公式,自己练,自己炼,把七十二变都学会了”。《封神演义》第四十回介绍杨戬时说他“练过九转弓玄,七十二变,无限妙道”,调侃张奎(第八十六回)就是对他“无限妙道”的最好诠释。小说里还特别提到他已经变成了狐狸和貂(第四十章)、石头(第五十四章)、五色公鸡和蜈蚣(第91。杨戬有过多少改变?其实二郎神的各种传说都没有明确定义一个数字。一般只说他神通广大,曾经和牛打过仗。推测一下,《封神演义》很有信心地说杨戬会“变七十二变”,大概是因为有“二郎神把大圣锁在猴子身上”、“小贤世伟降世大圣”等故事的暗示,认为既然二郎神能降伏孙悟空,至少他的变指数不能少于孙悟空。
(2)与以上细节相关,杨戬经常能钻进对手的肚子里,逼其就范,这与孙悟空经常在怪物肚子里“翻筋斗、竖蜻蜓”有着惊人的一致。至此,孙悟空至少已经让黑熊精、铁扇公主、黄梅王、青狮精吃了苦头(分别见17、59、66、75章)。《封神演义》中有三段这样的描述:第一次,杨戬一出场就钻进了狐狸精貂的肚子里。“当你捏狐狸貂的心脏时,它会大叫一声倒下,杨戬出现,把狐狸貂握成两截”,极大地挫败了敌人的精神(第40回);第二次,被马援吃掉后,“杨戬用了89元的作品,变化很奇妙。他取了一粒契丹,使马援泻了三天,马援泻了一半”(第六十回);最后一次是杨戬在朱子真腹部“把手放在心口”,逼得朱子真现出原形,在周莹下跪(第92次)。通过在敌人肚子里捣乱来战胜敌人,这并不是孙悟空的专利技能(《西游记》里的华光也有这个技能),但除了杨戬,很多二郎神都没有这个技能。所以,认为杨戬的特长出自孙悟空也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