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属+可变形机身设计LG G5现场评估
LG之前做了一个市场预测,显示到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40%以上将由可变形智能手机主导。通过调查研究,LG表示,现在消费者已经开始厌倦设计千篇一律的智能手机,LG需要做的是找到新的智能手机“DNA”。而LG也从之前的“争第一”(首款商用双核智能手机和首款商用四核智能手机由LG率先发布)逐渐转变为竞争和创新。此前,LG已经推出了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产品,包括LG G Flex。LG G5今天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不同?
“硬件参数一目了然
事实上,虽然LG G5今天才刚刚发布,但是关于它的传闻已经在网上出现,包括高通确认它搭载了高通最新的骁龙820处理器等等。总之,强大的硬件配置是时下旗舰智能手机的入场券,LG G5也不例外。LG G5的硬件配置基本代表了16年旗舰智能手机的硬件水准。
“LG G5的主要参数
操作系统
Android 6.0.1(LG深度定制)
网络标准
移动/联通/电信全网通
屏幕
5.3英寸2560*1440分辨率IPS屏幕
照相机
1600万像素+800万像素后置双摄像头前置800万像素
处理器
高通骁龙820四核处理器
机身存储器
内存:4gb lpddr 4 rom:32gb(支持扩展)
特征函数
魔术槽
电池
2800毫安时(可更换)
机身颜色
银色/金色/粉色/灰色
挂牌价格
“未知
其实我们一直说硬件不是衡量一部智能手机好坏的唯一标准。但我们同时要花费的是,强大的硬件是保证软件用户体验的基础。智能手机作为大众消费电子产品,仍然遵循着消费品的诸多特性,即硬件推动软件交替提升用户体验。想象一下,现在非常流行的虚拟现实、物联网、智能家居技术,都是依靠越来越强大的硬件才有机会和我们见面。
“工业外观设计
事实上,LG的工业设计中已经出现了很多亮眼的机型,比如早期的LG chocolate和最近推出的LG V10,在业界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但是大部分产品还是中规中矩的。相对于苹果、锤子等设计驱动的厂商,LG的优势在于化学实力,也就是外观材质的运用。此前LG G Flex的双层自修复软树脂后盖就有所体现。这一次LG G5有些“跟大溜”,采用了目前业界普遍使用的金属材质。
LG G5整体设计亮点并不多。整体设计采用高屏占比设计,圆角设计,正面采用三段式设计。一直有传言称LG G5采用了Magic Slot的底部可插拔扩展设计。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会在后面的体验文章中详细解释。
机身背面,取消了LG从G2开始使用的后置键按键设计。从笔者个人使用角度来看,Rear Key的体验还是挺不错的,短时间内就能适应。并且按压式指纹识别+后置键的设计已经在LG V10上正常使用。这次LG G5不知道为什么取消了背面音量键的设计,而是将音量键放在了机身侧面。
摄像头方面,LG G5采用了双摄像头的设计,我们看到摄像头部分略有凸起。凸面摄像头也意味着LG G5的摄像头模组采用了更大的对焦音圈电机,对焦速度更快。还有双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如何,有什么新玩法?我们会在体验篇之后为你详细讲解。
配件方面,LG也推出了不少LG G5的官方配件,包括之前曝光的类似Lumia 1020的专业照片扩展保护壳。
“硬件性能的解释
LG G5搭载了最新的高通骁龙820处理器。目前看来,骁龙820处理器在性能、连接性以及对VR和IOT的支持方面,在16中处于领先地位。文章现阶段,我们先来看看骁龙820搭载在LG G5上的表现。
说到骁龙820的性能,首先要提到骁龙820选用的三星14nm FinFET工艺。简单来说,更先进的工艺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晶体管数量,提高晶体管性能,提升芯片整体性能。同时,通过更先进的工艺技术,可以达到降低漏率、降低功耗、降低发热量的效果。一般来说,更先进的工艺可以在相同功耗下实现更高的性能,在相同性能下有更好的功耗表现。
印象中,高通有几款比较有影响力的SoC产品:QSD8250、QSD8260、APQ8064、骁龙800、骁龙801、骁龙820等等。其中QSD8250/8260采用自研蝎子架构,骁龙800/801采用自研Krait架构,这次骁龙820采用最新的Kryo自研架构。
这次基于Kryo架构的骁龙820采用四核设计,时钟频率达到2.2GHz,不过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相比APQ8064、骁龙800、骁龙801,本次骁龙820采用四核设计,时钟频率不同,分别为2*2.2GHz+2*1.5GHz,同时,之前骁龙800采用4aSMP,即四个异步对称核,每个核这次骁龙820用两簇核来控制2aSMP,也就是2+2个异步对称核。换句话说,两个1.5GHz的核心同步同频,两个2.2GHz的核心同步同频,但这两簇核心之间采用了异步对称设计。说到这你可能会觉得骁龙820也采用了类似大的设计。很少,但根据高通官方的解释,情况并非如此。两个核心组只是时钟频率不同,但仍然采用相同的Kryo架构。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骁龙820在单核性能、多核性能、CPU整数、浮点运算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越了之前的骁龙810、猎户座7420等机型,已经与苹果A9处理器性能持平。但更值得一提的是,骁龙820在10分钟的全顺应性高电压测试中能够保持91%以上的工作效率,四核芯也在10分钟的测试过程中保持2*1.5GHz+2*1.8GHz以上的高速运行。这也说明骁龙820确实解决了漏电功耗高的问题,能耗比明显增加。(之前效率最高的芯片是三星Exynos7420)。总体来说,骁龙820采用的Kryo CPU是目前最强大的移动处理器之一。
高通官方数据显示,Adreno 530相比上一代Adreno 430性能提升40%,功耗降低40%,这一切都得益于Adreno 530全新的架构设计。高通的工程师还特别提到,Adreno 530内嵌了一个超低功耗的处理器,用来检测GPU功耗,动态调整GPU,使其处于最佳状态。Adreno 530的最高频率为650MHz。并且高通在Adreno 530上率先支持最新的OpenCL 2.0和Renderscript,这也是目前首款支持OpenCL 2.0的智能手机SoC。此前,只有Nvidia Titan等高端桌面显卡支持该规范,这也有利于游戏设计师更容易地将其PC大作移植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
至于性能,我们也通过GFXbench测试了GPU显示性能。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相比15中的Adreno 430、Mali-T760等旗舰GPU有了很大的提升,与iPhone6s/6s Plus上的PowerVR 7XT系列GPU基本相同。一般来说,我们理解的GPU只是处理UI滑动,渲染游戏场景,辅助CPU进行计算。但在未来,4K视频、虚拟现实显示和增强现实显示也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软件系统经验
其实定制Android UI由来已久,可以归结为几个流派,其中韩系手机在定制Android UI方面功不可没。时至今日,韩系手机的UI也有很多固有的特点,比如小抽屉的应用等大部分被国内厂商取消的功能,在韩系手机上依然保持着。要评价文章的这一部分,我们先来看看LG G5的系统UI。
进入系统界面后,一股浓浓的韩风扑面而来,LG从LG G3进入了扁平化设计。我们可以看到LG G5的所有系统级应用都改成了扁平化设计,比之前的物化设计风格更小巧,更清新。
系统逻辑方面,LG G5采用原生Android的系统逻辑,通过使用小抽屉统一应用。系统内置了中国移动的一整套软件。但是,这些软件的用户可以自行删除。这个做的很好。小插件方面,LG G5提供了丰富的小插件,比如各种风格的时钟插件,缓存清理插件等等。免去了用户单独下载app美化改善手机的麻烦。
同时,LG G5还支持类似LG V10的多窗口任务操作。对于指纹识别,LG只推出硬件指纹识别显然是不够的。LG Pay的指纹支付安全方案之前已经曝光过,但很可能是为了不抢LG G5的风头。LG Pay的付费方案在本次发布会上并未提及。据悉,LG Pay将于第二季度正式上线。算上LG Pay和现有的Apple Pay、Samsong Pay、HUAWEI Pay、Mi Pay等。,智能手机厂商跨界进入金融领域的意图相当明显。
“双摄像头拍照体验
我们之前提到LG G5配备了双摄像头。双摄像头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包括奇酷手机、荣耀6 Plus在内的手机已经开始使用双摄像头。但是纵观现有的多摄像头手机,主要功能基本都是先拍照再对焦,最终效果不是很理想。以荣耀6plus为例,荣耀总裁赵明表示,目前双摄像头的性能,荣耀6 Plus只发布了不到20%。LG G5的这款相机实力如何?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通过发布会后短暂的体验时间,LG G5给前置编辑最大的印象就是对焦速度快,照片质量也很好。但是因为没有更有针对性的场景测试,所以目前还无法定义这款双摄像头。
“全新的功能体验+文章总结”
在体验文章的开头,我们也提到了LG G5上有很多全新的功能。文末,我们来总结一下LG G5上采用的黑科技。
“砰& ampOlufsen播放专业高保真音乐
现在很多智能手机厂商都开始重视手机的Hi-Fi功能,LG也不例外。此前LG V10搭载了ESS生产的全新DAC芯片,音乐效果显著。这一次,LG G5是通过和B&;O Play合作推出Hi-Fi模块。B& amp;O Play专注于分级音乐视听体验,代表作是著名的《架子鼓》声B&;O A9 .在记者招待会上,B&;该负责人还表示,B&爱普;o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大举进军智能手机领域。
“魔槽模块化设计
▲ LG CAM Plus可以直接插LG G5的组件。
虽然魔槽功能之前已经曝光很久了,但一直被很多媒体认为不会搭载在LG G5上。现场还演示了魔术槽。用户可以轻松更换电视,LG前期也为LG G5推出了LG CAM Plus和LG Hi-Fi Plus两个模块。其中LG CAM Plus与之前的Lumia 1020专业相机保护套有些相似。而LG Hi-Fi Plus是由LG和B&传过来的;O Play联合推出的产品。B& amp;O玩负责人也表示,未来B& amp;o也将更多的涉足智能手机领域。
“始终在屏幕上显示
LG G5的另一个新功能是常亮屏幕功能。此前LG已经在LG V10上采用了副屏,但这次开启了主屏中央的一部分,全天候显示信息。这项技术大概代表了LG在LCD屏幕区域的背光调节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功耗方面,LG官方宣布采用Always-On的LG G5待机时每小时只消耗0.8%的电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未来,区域显示不仅仅是AMOLED屏幕的专利。
“经验总结
本次LG G5日发布会的主题是PlayMore。发布会持续了40分钟左右,而作为主角的LG G5仅用了15分钟来讲解,而LG则用了更多的时间来讲解LG G5家族的产品。包括LG 360 CAM、LG 360 VR、LG滚动机器人、LG智能控制器等产品。可以看出,LG不仅在可变形智能手机领域达到了领先地位,在物联网智能家居方面也有自己的产品。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这次发布会上,谷歌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会使用LG 360 CAM来绘制谷歌街景。也可以看出LG的这些物联网产品的成熟度已经很高了。而LG表示,这些产品不需要设置,三步即可使用。相比之前很多厂商生产的概念产品,今天LG已经把概念变成了真正的电子数码消费产品。
在笔者进入LG G5体验篇的同时,三星也在MWC召开发布会。我不得不说。两大韩国手机巨头依然创意十足。相比之下,国内众多互联网手机厂商的创新只能称之为“中国微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