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历史上哪个时期真正在科技上领先世界?
领先世界600年的商朝,农副业发展迅速。主要农作物如粟、黍、麦(大麦)、黍(小麦)、糠、稻、豆等,甲骨文中都有记载。郑州商城遗址发现了水稻,说明当时中原地区也种植水稻。蚕桑生产发展于商代。不仅甲骨文中常见蚕、桑、丝、绢等文字,青铜器纹饰中也有圆头突目、身子蠕动的蚕纹,玉器纹饰中有雕刻成逼真形状的玉蚕,反映了当时养蚕业的发展。当时,马、牛、羊、鸡、狗、貘等“六畜”已被大量饲养,或作食用,或作祭祀,或作耕作和驱赶。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熟练的水平。
比世界早700年的周朝,天文学家观测恒星,确定黄道带和赤道带两侧的28个星座为标志,称为二十八人质。根据这些星座,确定天体的位置和许多天象,如日食和月食。从太阳在二十八夜中的位置,我们可以知道一年的季节,这比观察昏星的方法更准确地观察太阳的位置,确定季节。这是古代天文学的一大进步。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占卜书《周易》诞生于周朝,它把世间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事物抽象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认为世界是因为这一对对立的力量而变化发展的。由于军事、政治和经济的需要,地图在西周时期已经被广泛使用。比如周公在选址洛邑的时候,事先就画了地图。在西周时期,医学研究得到了发展。《周礼》载有医生掌管医生的命令,以及中国最早的医案,如食医、病医(内科)、选医(外科)、兽医等。关于治病的医学理论,提出了“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五气五音五色治其生与死,二观九窍变化(观五感排便变化),参九脏运动(观五脏活动)”。这里初步形成了中医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在西周宗教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也出现了一些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因素。《尚书·洪范》将水、火、木、金、土命名为“五行”。
春秋战国时期,比世界早了900年。春秋时期,发明了99乘法表。在春秋时期,它在牛耕被广泛使用。春秋时期的建筑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鲁班,即鲁国人佚,是民间工匠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为创始人。春秋时期的金银器工艺水平很高。金银器的出土地区也非常广阔,不仅有中原地区,还有江南、塞北等地。中原地区的金银器多为器皿、钩等。,这一般是由诸樊方法。内蒙古、陕西等地出土的匈奴金银器,主要是首饰和马具上的饰物,在东周时期被广泛使用,促进了制玉工具的改进,特别是打磨技术的提高,并加快了转速,开始使用更坚硬的金刚石粉。先进的工具和有效的打磨促进了制玉技术的快速发展。春秋时期的玉器多在墓葬中出土,不仅数量多,而且工艺精湛。
秦朝比世界早了700年。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还是给后人留下了值得书写的科学技术。除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秦朝在交通和通讯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上第一个陆路交通网络的形成始于秦朝。早在秦国出兵剿灭六国时,秦王就开始拆除各地私自修建的高墙壁垒,清除阻碍交通的藩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现了“车在同一条轨道上”。全国车辆使用相同的宽度规,意味着车辆的主要部件有了统一的标准,更换快捷方便。秦朝按照“车在同一轨道”的要求,在改造和连接以往混合交通路线的基础上,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修建了一条以驰道为主的全国交通干线。这个工程耗时10年,规模非常大。它以北京首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连接全国各县和重要城市。秦朝虽然只存在了15年,却以惊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国范围的交通和通讯网络。随着道路的扩展,通讯也更快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使用不同的名称进行邮政通信,而秦朝统一了邮政地址。到了秦朝,“戚”、“戚”、“贾”等不同的称呼,都称为“后”。从此,“post”成为通信系统的专有名词。在秦朝,“驿”负责远距离公文、信件的传递,近距离则采用“步送”,即派人徒步传递。在邮政传递的方式上,秦代大部分文书都是接力传递,沿着政府规定的固定路线,由负责邮政传递的人一站一站地接力传递。在邮路沿线,有固定的地方供信差吃饭和住宿。这些休息区要么叫“驿站”,要么叫“亭子”。这些称谓是由不同的邮政方式决定的。例如,中途停留的地方叫“亭”,马体站叫“驿站”。为了保证公文和信件及时、迅速、准确地到达,秦朝规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
汉朝领先世界1300年。西汉时用丝绵和麻造纸,是纸的始祖。东汉蔡伦改进造纸,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张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预测地震的地动仪。罗、等人所著的《太初历》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张仲景因《伤寒论》被尊为“医圣”,中医鼻祖。据史料记载,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全身麻醉的医生。东汉初年的《九章算术》是数学领域的一部杰作。其中《九章算术》是对战国秦汉时期古代社会创立和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它列举了四种分式运算,本术(西方称为三率法)、平方根和平方根(包括二次方程的数值解法)、盈缺术(西方称为二重解法)、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正负运算的加减法原理、勾股解法。汉代也是中国第一次发明瓷器烧制。这一时期出现了蒸馏、水力磨坊、现代马轭和腹带的雏形、漆器、冶金用的往复活塞风箱、独轮车、水车、吊桥等汉代晚期的产品。造船中采用了防水隔舱、多桅杆、船尾舵,使用了指南针。此外,血液循环也是在这个时候被首次发现的。汉朝时期,中国的冶炼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铸钱的技术也比较成熟,比如三铢钱,五铢钱。绘画工艺独特,如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各种生活用品齐全。比如有“汉代魔镜”之称的铜镜,其制盐技术也有所提高,汉代出现了蒸馏酒,使酒品水平达到完美。农业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东汉初期出现了排水等新的灌溉工具。汉代有三种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和叶璇说。遮天论,又称天圆如伞,地方如棋盘。浑天说,天地的形状像一个鸡蛋,天地的关系像一个裹着蛋黄的蛋壳;叶璇说,天空没有一定的形状,太阳、月亮和五星(金、木、水、火、土)都漂浮在气体中。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规律的理解和实际观测,认真研究了这三种理论,认为浑天理论更符合实际观测。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说,大胆地提出了许多关于天象的新观点。张衡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浑天仪理论,创造了更为精确和全面的浑天仪。创造了一个能够准确执行浑天仪思想的“浑天仪”。浑仪是一个可旋转的空心铜球。铜球表面刻有二十八星座等恒星的位置;球的中心有一根铁轴贯穿,轴的两端象征北极和南极。球体外面有几个铜圈,分别代表地平圈、子午圈、黄道圈、赤道圈。二十四节气刻在赤道和黄道上。张衡当时知道的所有重要天象都刻在浑仪上。为了使“浑天仪”自动旋转,张衡利用了液压传动齿轮的原理,利用滴壶滴下的液压传动齿轮带动空心铜球绕轴旋转。铜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速度。这样,坐在房间里的人就可以从浑天仪上看到天体的运动。公元89年至140年,东汉都城洛阳、陇西共发生33次地震。尤其是公元119年,洛阳等地区接连发生两次大地震,促使张衡加紧了对地震的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他发明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地动仪。张衡制造的这台地震仪相当灵敏准确。公元138年的一天,地震仪准确地监测到了距离洛阳1000多里的陇西发生了地震,说明他的精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欧洲在1880年制造了类似的地动仪,比张衡晚了1700多年。在气象学上,张衡还创造了一种测量风向的仪器——侯风义,也被称为随风的青铜鸟。一只嘴里衔着一朵花的铜鸟被放在一根50英尺高的杆子顶端,这根杆子可以随风旋转。鸟头的方向就是风向。这种仪器类似于欧洲安装在屋顶上的候鸡,但候鸡是十二世纪才出现的,比张衡的候鸡仪晚了100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领先世界1000年,此时科技进步显著。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继承了前代的成果,在数学、农学、地理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冶炼技术、医学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创新。魏晋数学家刘徽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割线法”),为圆周率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计算建立了相当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刘辉的极限的初步概念和直曲线变换的思想是很有价值的。祖冲之更精确地计算了圆周率,发现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提出了它的近似比22/7和秘密比355/113,这在世界科技史上是出乎意料的。他还写了《篆书》,在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农业成果应首先推广到齐姚敏蜀。自古以来,农业就是中国的主要生产部门,农业非常发达。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以前有九种农书。《胜书》是西汉时期的农书,但已失传。只有引用一些农书,特别是《齐·姚敏书》,才能知道其残句。《齐·姚敏书》是中国最早的完整的农书。贾思勰的著作集中、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成就,特别是总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生产经验。贾思勰的严谨治学,“集经、集诗、集谣,求索而行”,终于写出了这部农学的科学著作。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的裴秀和北魏的郦道元都是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地理学家。裴秀画了龚宇的地理地图。“用龚宇的山川地名,时间从来不长,变化很多。”在完成这部作品之前,他对历史地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龚宇地理图序》中,他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六大原则,即著名的“六体画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一部全面系统的地理专著。《水经注》记载了137条河流,《水经注》增加了1000多条。文本扩充了几十倍,涵盖范围更广,内容远远超出了河道和水文,包括了河道的历史变迁、经济状况、自然景观等诸多方面。
隋朝比世界领先1900年。此时的科技受到了极其强大的国力的影响,科技水平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此时的和平繁荣,格局宏大,气势开放,场面壮丽,是历代王朝无法比拟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中国处于科技发展的前沿,是最文明、最先进、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发明于此时(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北宋用于航海的指南针除外),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和火药都诞生于此时。雕版印刷是中国发明的最早的印刷技术,出现在文帝统治的早期。已经有了大量无可辩驳的证据。公元588年,汉文帝在陈平时,下令将30万份反对陈后主犯罪的诏书复制并向全世界公布,表明印刷在当时的人民中广泛流行。后来,印刷术在正史中频繁出现。隋开帝十三年(公元593年),隋文帝颁布“弃像刻经为印书之始”。在隋朝,已经有雕刻的佛教历法和书籍。隋朝七年的书里,已经有了火药的配方。杨迪三次下西洋时,火药开始在军事上广泛使用,杀伤朝鲜军队数百人,屡立战功。隋朝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世界古代史上是无与伦比的,突出表现在西京大兴城(长安)和东方洛阳两座举世闻名的大都城的建设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隋文帝认为西汉初年修建、后为北周所用的长安太小,命宇文恺另建大兴城。黄凯第二年六月动工,第二年年初竣工。大兴城建于渭河南岸,在旧长安城东南约7公里处,总面积84平方公里,约为安老城(建于明清)的7.5倍。据《隋书地理》记载,大兴城南北15里,东西175步(据考古调查,实际是16中的125步,即8651.25米)。东、南、西有三门,北有一门。城市的北部中心是宫城和皇城。宫城是皇室的住所,皇城是政府所在地。在宫城和皇城的东、南、西三面,分布着106住宅区——方(包括官邸、庶民住宅和寺庙)。东有一城,西有一城,作为民间商品交易活动的场所。宫城、皇城、广场、城被25条规则的纵横街道隔开。其中,通往城门的六条主要街道宽达150米,其他街道一般都有几十米宽。每个广场周围都建有围墙,晚上大门紧闭。广场上有大街小巷。为了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还修建了多条运河,分别引导游水和藻河流经城市。大兴城布局整齐对称,规划齐整。同时,它明显改变了西周以来背对城的旧的城市建设格局,更多地考虑了居民在交通、用水和商品交易活动方面的需要。是魏晋时期邺城、洛阳的进一步发展,大兴城是古代世界罕见的巨大都城。日本古都的建设受大兴城的影响很大。有人曾经对比过世界上十个古城的面积:(1)隋朝大兴城,建于583年,面积84.1平方公里;②北魏洛阳城,建于493年,面积约73平方公里;(3)明清北京城,建于1421—1553,面积60.2平方公里;(4)元大都,建于1267,面积50平方公里;(5)东京(洛阳城),建于605年,面积45.2平方公里;(6)明南京,建于1366,面积43平方公里;(7)汉长安(年城),建于公元前202年,面积35平方公里;(8)巴格达,建于800年,面积30.44平方公里;(9)罗马,300年建成,面积13.68平方公里;(10)拜占庭,建于447年,面积11.99平方公里。从上表可以看出,隋代大兴城的规模举世无双,古往今来堪称天下第一城。隋朝不仅创造了举世无双的天下第一城大兴城和金碧辉煌的东方都城洛阳,而且在建筑史上的其他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宇文凯的观风宫是一座可移动的宫殿。可以拆卸、组合、行走。殿下有轴,可以自由转动。这种走厅是一个容纳数百人的大厅,是皇帝在边境巡逻时专用的。另一位能工巧匠何畴建造了六合城,这是一座方圆八里,高十尺(古代称八尺或七尺为一)的活动城。它是杨迪皇帝进攻朝鲜时建造的。它是一夜之间建成的,城市布满了士兵和旗帜。第二天韩国人看到后,非常惊讶,觉得很神奇。还有自动合上锦帘开门的装置,别出心裁,制作精良。在杜东关帝庙前的书房里,有两个飞仙挂在门外。似乎也没什么奇怪的,但当人们走到帘子前,脚碰到围在地上的机器时,飞仙就会从冉冉下来,把锦帘收好,门就会悄悄地自己打开。1000多年前的隋朝,出现了似乎只存在于神话中的东西。隋朝的造船业空前发展,造船技术非常高,使得后来的朝代无法超越。为了准备攻打陈,隋文帝命在长江以南的永安监造战船。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其后的唐、宋、元、明、清都达不到这个水平。比如建造的“五齿”战舰,舰体100多英尺,上升5层,左右前后各配有6个击锤,可以拍打敌舰,可容纳800名士兵。到了杨迪时代,造船的规模更大了。据《隋书炀帝传》记载:“大业元年三月,...造了几万只龙船、凤船、黄龙池船、楼船。”
唐朝领先世界300年。到了唐代,中国的科技首次陷入了五代之乱以来的低谷,中国科技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缺乏技术创新,显得毫无生气。在唐朝280年的历史中,科技领域的成就很少,但与清朝相比,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天文学家蒙克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奠基人,比国外早90年左右。蒙克斯一行还创造了一种黄道旅行仪,用来观测太阳、月亮和五星的位置和运动。通过观察,一行人发现了星位移动的现象。这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恒星自行的观点要早得多。
领先世界1300年的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起死回生的时期。终于洗刷了唐朝280年的科技衰落,产生了新的活力。宋代时,水浮罗盘开始应用于航海。朱昱在《周萍会说话》中说:“一个船师懂地理,但他晚上看星星,白天看太阳,黑暗中看罗盘。”宋代北方被强邻封锁,陆路商路不畅,航运特别发达。凭借巨大吨位的帆船和高超的航海技术,当时的中国人航行到了远至非洲的世界各地。到了宋代,火药的军事应用逐渐成熟。曾公亮的《武景宗要》中提到了火球术、蒺藜散、毒烟球等配方。宋后期,金朝、蒙古实战使用金属管制成的火枪、火炮。1126金军围攻开封,李刚用霹雳击退金军..南宋时,海军也在舰艇上装备了这种火炮。当金军于11入侵长江采石矶时,在船炮的帮助下将其击退。蒙古人在对抗金朝和南宋的战争中,遇到了这些热兵器,立即用来装备自己的军队。正是因为他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征服战争,火器才被引入阿拉伯和西方世界。此后不断改进的热武器装备了所谓的“火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伊朗和印度的莫卧儿),更重要的是装备了欧洲殖民者,为他们向世界传播西方制度建立了军事优势。虽然中国在隋代就出现了印刷术,但那是雕版印刷,被广泛用于印刷佛经。北宋时,民间艺人毕升最先制作出泥活字,这是活字印刷的先例。这个故事,见于赵括的《孟茜笔谈》,已经家喻户晓。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已经传播到了西方。到15世纪中叶,德国的约翰内斯·古腾堡将活字印刷术引入欧洲,创造了铅活字和配套的印刷技术。这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从此,书籍和知识不再是牧师的专利,后来兴起的世俗和民族文化也得益于这种快捷廉价的传播渠道。从这里开始,西欧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此外,宋代还有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并不为现代人普遍所知。写了《孟茜的故事》的沈括本身就是一个科学通才,他精通物理、数学和天文学。他通过精确测量子午圈首次发现了地磁偏角。通过观测天体的运行轨迹,纠正了传统理论的错误。与他同时代的苏颂精通药理学、天文学和制图学。他绘制了一些大比例尺的星图,测量了宋辽边界,制作了精密的机械装置——水运仪台。该装置利用链传动和钟摆运动进行天文观测和自动报时。利用复杂的齿轮传动装置,宋朝的人们重新开发了指南针和里程表。前者通过差速齿轮保证指针指向某个方向,后者可以通过鼓和手镯的声音报告车轮行驶的里程。此外,还有踏板驱动、皮带驱动的纺织机。最神奇的是旋转藏经,也就是旋转佛经书架。位于苏州南禅寺的旋转西藏博物馆甚至有一个类似刹车系统的装置。孟茜弼谭还记载了运河上的复闸,并用两个闸门来调节运河水闸的水位,以方便水运。沈括自己用木头和锯末制作了第一张三维地图。在平面地图的测绘中,宋代科学家采用的是方格网坐标系,即把测绘区域分成许多小方块,按等比例缩小到地图上。用这种方法绘制的地图精度很高,其成果在石刻的《虞姬图》上仍能看到。宋代工匠还发现烟煤可以代替木炭作为冶铁的燃料,从而减少了冶铁用炭量,保存了华北地区大量的木材和森林。当时四川盆地有数百米深的卤井,用来获取天然气作为煮井盐的燃料。由于印刷术的应用,宋朝政府在世界上首次发行了纸币。这些都是时代的创举,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良多。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就技术的影响力而言,中国在文艺复兴之前和期间占据了强大的主导地位。”他补充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学中寻找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他们往往会发现它的重点是在宋代。”
元朝领先世界400年。众所周知,此时的中国已经发明了牛奶冰淇淋和面条,从凯尔波罗回到意大利,在欧洲转化为冰淇淋和面食。郭守敬主持编制计时币,一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明朝比世界早了700年。明朝科学技术的伟大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的统治者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开放态度。从整体上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开明、最有远见的时期,统治者对传播和引进外国先进思想和技术最热心,心态也最好,这与明朝本身经济高度发展、思想高度活跃、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空前高涨是分不开的。明代海洋地理学是随着三宝宦官郑和下西洋而发展起来的。明永乐
从宣德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次往返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有舰船200余艘,士兵和技术人员27000余人,船长鲍150米,船帆12张,罗盘导航设备。它的活动范围从北纬27度到南纬7度,东经180度到东经44度,航程超过65438+百万英里,到过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这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了半个多世纪,可以说是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在漫长的航行中,郑和的船队绘制了精确的海图。朱(约1361-1425)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组织了一些专家学者,收集了很多资料,成立了植物园,观察野生植物。1406年出版《救灾本草纲目》,收集食用野生植物414种,注明产地、形状、味道、食用部位、食用方法,并绘制详细地图。其中近2/3为首次记录。《救荒本草》是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也是中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发展到应用植物学的标志。有人认为吸附分离法在现代植物化学领域的应用可能是从“救灾草药”开始的。
之后中国科技史很丑,就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