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的药用功效和作用
槐花的药用功效
槐花被认为是凉血的重要药物。苦寒,无毒,归肝,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主治:肠风、便血、痔疮、血痢、血尿、血淋、崩漏、鼻衄、肝火头痛、目赤咽痛、失音痈。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槐花含有芦丁、槲皮素、鞣质、槐花二醇、维生素A等物质。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如吐血、流鼻血、便血、痔疮等。此药性寒,味苦,入肝、大肠经。能清大肠之热,凉血止血。故善治出血,如痔疮、便血等。治便血,常与荆芥、侧柏叶同用。治吐血、鼻衄,常与白茅根同用。
清肝
可用于头痛、头胀、目赤、头晕等。现在临床上也常用于高血压,表现为肝火过旺。可以清肝明目,降血压。可以单用汤剂代替茶水,也可以和夏枯草、菊花一起使用。
与槐花相关的医学经典
治五痔,心痛,目赤,杀腹虫清热,治皮风,肠风泄泻,赤白痢。
炒香勤嚼,治失音喉炎,吐血出血,崩漏。
槐花味苦,苦能直下,味浓而重。主要用于清肠,使红血丝流下,引起痔疮肿痛,使脏腑毒滴。这种凉血功能只存在于大肠,也就是大肠和肺的表里。能解表风热,又是肺气。
:凉大肠,发烧。
:凉大肠,杀痈。治疗痈、疮、湿痒、痔、漏,缓解杨梅疮,减少痈毒。
:清肺泻心火,清肝泻火,强肾水。
用于治疗便血、便溏、舌苔。
:开凉血药。治胃脘痛,杀蛔虫。
糖尿病视网膜炎的治疗。
槐花的功能
改进毛细管
芦丁可以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阻力,预防毛细血管过度脆弱和通透性引起的出血、高血压和糖尿病。服用它可以防止出血。
治疗便血
故槐花常作为治疗便血的常用药,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痔疮出血、便血、血痢,血热所致的吐血、鼻衄。一般煎服,外用10~15g。脾胃虚寒、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槐花能轻度兴奋离体蛙心,阻断心脏传导系统。芦丁、槲皮素和槲皮苷还能增加离体和在体蛙心的收缩和输出量,减慢心率。槲皮素能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芦丁能收缩蟾蜍下肢血管和兔耳血管。
对血脂的影响
槲皮素能有效降低肝脏、主动脉和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胆固醇-蛋白质复合物的稳定性,防治实验性动脉硬化。皮下注射槲皮素10mg能有效降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肝脏、主动脉和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提高其体内胆固醇含量。
槲皮素能降低肠道和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其解痉作用比芦丁强5倍。x线研究表明芦丁能降低氯化钡引起的大鼠胃运动和解除肠平滑肌痉挛,其作用仅为林锴的1/14。皮下注射芦丁5-10mg/kg可明显减少大鼠幽门结扎所致胃溃疡的病变数量,对反射性胃溃疡的疗效优于林锴。将槐花注入兔肠腔,可刺激肠黏膜,增加渗出物。
槐花对毛细血管的影响
槐花液和槐花酊能显著暂时降低麻醉犬、猫的血压。芦丁、槲皮素及其制剂具有降压作用。
抗炎作用
槐花中的染料木黄酮和山奈酚能阻止孕卵着床,防止小鼠早孕。这可能与其雌激素活性有关。
解痉和抗溃疡作用
芦丁和槲皮素在体外对部分细菌有抗菌作用,但也有人认为没有抗菌作用。还能抑制试管中的病毒和真菌。芦丁对大鼠肉瘤-45和小鼠肺腺瘤无抑制作用,但日本学者认为对部分肿瘤有抑制作用。这两者也影响许多酶。此外,芦丁对X射线照射有保护作用,并能降低接受致死量两面针碱的小鼠死亡率。槐花含有血凝素,能凝集血细胞。大剂量槐花酊可抑制某些中枢反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