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征识别的热点技术
步态识别技术现还处在初期阶段,其发展还面临许多艰难的挑战。这项技术的最新进展在由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代表设立基金研究通过人体语言确认人的身份的美国科研机构中。其理论是每个人以相同的方式生活,都有自己专一的信号或指纹,每个人也有自己专一的走路步伐。其技巧是收集人体语言并把它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
一种方法每个人建立“运动信号”来识别。他们从拍摄人走路或跑步的方法开始研究每个人的运动信号,再利用计算机上的模拟照相机捕捉和储存这一运动行为(用软件工具除去冗余最终只以数字形象储存物体的一系列轮廓)。之后只要一个人把他的整个走路过程拍摄下来,指令计算机就能根据储存的形象确定这个人的身份。通过系统很好地归纳所有不同的步伐后,据称现已经获得90%~95%的正确匹配。”
另一种方法则是使用结构分析方法去测定一个人的跨步和腿伸展特性。
这两种技术迄今所有的数据库形象是两维的,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照相机的角度。当一个系统企图采用不同的角度去比较同一个人两个镜头时,就会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直接限制了它的发展! 个体的虹膜结构独一无二、不具遗传性(使即使是同卵双胞胎虹膜也各不相同),并且自童年以后,便基本不再变化,使得其非常适合应用于生物识别。有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虹膜识别的错误率是各种生物特征识别中最低的。目前,国际上掌握虹膜识别核心技术的仅有我国中科模识科技有限公司和另一家美国公司。并且我国已经获得了“虹膜图像采集装置”和“基于虹膜识别的身份鉴定方法与装置”等多项专利。
此外应用广泛的还有笔迹识别、语音识别、红外温谱图等其他特征识别方式。 由于人体约有30亿个核苷酸构成整个染色体系统,而且在生殖细胞形成前的互换和组合是随机的,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30亿个核苷酸的组成序列,这就是人的遗传多态性。尽管遗传多态性的存在,但每一个人的染色体必然也只能来自其父母,这就是DNA亲子鉴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