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惠普与科技创新的惠普的历史

1939年,两个年轻的美国人——Bill Hewlett和Dave Packard——以他们仅有的538美元积蓄,在位于艾迪生大街一间只能容下一辆车的车库内,开始了创业生涯。69年后的今天,这座神奇的车库不仅成为惠普公司的创新与文化的象征,同时被公认为全球高科技重镇——硅谷的诞生地,并在1987年被确定为加利福尼亚州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历史文物。

科技创新是IT公司成长的引擎。惠普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业界前列。现在,惠普拥有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鼓励创新的开放环境,以及包括中央研究院(惠普实验室HP Labs)、产品设计开发中心、知识产权评测等完整的创新体制,使惠普公司经常能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成果。惠普公司每年投入36亿美元以上的研发经费,在全球拥有3万项以上的技术专利。

惠普曾经是唯一把“创新”(invent)一词放进公司标识的高科技企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惠普公司的成长历程,就是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以惠普实验室为核心,惠普致力于为技术革新不断开创和奉献,进而推动产业进步,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应用体验。

在惠普历年发明和创新成果中,有许多在当时处于“独领风骚”和无与伦比的地位,有些成为于1999年从惠普公司分支出去的安捷伦科技公司的一部分。如今,惠普正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与客户、商业伙伴、政府机构、高等学府、标准组织和世界各地的多个银行携手努力,***同开拓人类科技创新的美好明天。惠普原子钟

1964年,惠普公司推出了高精确度的HP 5060A铯射束时间标准仪。1967年,惠普公司的工程师带着开发的原子钟飞赴全球18个国家,为当地校准国际标准时间,铯射束时间标准最终成为校对国际时间的标准,令全球时间的差别缩小至一微妙以内。此后惠普实验室不断革新技术,于1991年推出的HP 5071A比它前身的精确度提高了一倍,每一百六十万年才慢一秒,是世界上最精确的商业用计时装置。

发光二极管

惠普实验室开发出第一台用于商业流通的发光二极管(LED),应用范畴包括诸如指示灯、交通信号甚至伤口治疗表盘等多种字母数字显示器。之后,惠普实验室对发光二极管技术进行了多次重大革新。

便携式科学用计算器

第一台便携式科学用计算器:惠普实验室的工程师们挺身接受了Bill Hewlett的挑战,要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能放在衬衣口袋里的科学用计算器。HP 35的出现使得计算尺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可编程式科学用桌面计算器

第一台可编程式科学用桌面计算器:HP 9100A——实际上就是第一台个人电脑——能够在一小片磁卡上存储程序,解决科研与工程方面的问题,速度比其它绝大多数机器快十倍,从而为惠普工作站业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热喷墨打印技术

在惠普实验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发出来的热喷墨技术基础上,惠普推出了第一台喷墨打印机。第一次,HP ThinkJet使高质量低价格个人打印机成为可能,让点阵式和击打式打印机成为历史。

64位构架(安腾)

根据惠普实验室始于1981年的研究成果,工作人员与英特尔工程师们携手合作,开发出最终成为英特尔下一代安腾构架的技术,并于2001年推出,将32位运算提高到64位。

分子逻辑电路

来自惠普实验室和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落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领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分子逻辑电路,向通过化学手段组装电子纳米计算机迈出了根本性的一步。

开放源代码

互联网对商户与商户之间以及商户与客户之间交流互动的变革能力得到广泛认可。惠普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创造出e-Speak,也就是如今被称为Web服务的先进工作模式,与此同时,惠普公司推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行动——开放源代码。

可重写的DVD系统

惠普的科学家们为首台可重写的DVD系统(DVD+RW)提供了创新技术,并与标准的DVD播放器相兼容。该技术使用户能够在磁盘上录制、抹除和重新录制录象,并在任何一台常见的DVD播放器上放映。

智能冷却

惠普实验室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创制出适用于数据中心的热分布三维模型,惠普公司于是推出了“智能”冷却解决方案,在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可为企业用户每年节省数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