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专利意味着什么?

软件专利是指通过申请专利来保护软件的设计思想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保护软件本身。软件本身的保护是通过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的结合来实现的。客观来说,软件的专利保护在实践中比较麻烦,就是不像程序上的版权,直接注册。即使著作权人没有登记备案,只要你自己创作,自然就拿了创作的著作权。当你有一个完美的想法时,即使发明没有成功完成,也可以申请软件专利保护。因为在专利保护方面,如果中国实行先申请制度,谁先申请谁就享有专利权。从理论上讲,软件设计思想的保护比软件本身的保护要强得多。因为对软件本身的保护只是保护一个特定的编码程序,而对软件设计思想的保护实现了在这种设计思想下所有可能的编码形式的包装保护。在中国,软件专利起步较晚。因为在2006年之前,软件专利基本不审批,但是申请专利必须软硬件结合。随着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专利审查制度也在不断更新。最近已经允许软件本身的设计思想单独申请专利,不再要求与硬件结合。但是软件专利的写作要求比较高。根据审查标准的要求,软件专利可以写成产品或方法。但无论以什么形式写,突出方案的创意都是一个难点环节,需要具体案例分析。可以申请专利的软件主要包括(不限于):(1)工业控制软件,如控制机械设备的动作;(2)提高计算机内部性能的软件,如可以提高计算机虚拟内存的软件;(3)外部技术数据处理软件,如数码相机图像处理软件。可以说,相当一部分软件属于第三类。专利保护措施请参考《专利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