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经济如何发展?发展的好吗?

冰岛的经济主要依赖海洋渔业。渔业提供了冰岛60%的出口收入,雇佣了8%的劳动人口。2005年,居民最终消费增长11.9%,固定资产增长34.5%,是GDP增长的主要原因。进口增长28.4%,导致经常项目贸易逆差6543.8+062亿克朗(24.3亿美元),占GDP的654.38+06.3%,严重影响GDP增长。2006年冰岛国内生产总值为11417亿克朗(181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6万美元,达到60370美元。与2005年全年7.5%的增长相比,大幅下降。2005年,国民总收入增长率超过6.7%,主要原因是贸易改善和基本收入净支出减少。因为金融海啸,冰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破产的国家。能源工业冰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电和地热资源。能源工业非常发达,电力充足,价格低廉。地热利用和开发技术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炼铝、炼钢等冶金工业在冰岛发展迅速。已经有年产654.38+07.8万吨、7万吨、9万吨三个铝冶炼厂,年产654.38+02万吨硅钢厂。冰岛Reydarfjordur铝厂建成(年产32万吨),Grundartangi铝厂扩建(年产654.38+07万吨)。到2008年,冰岛的铝年产量将达到76万吨。冰岛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国之一,其产量将占世界铝产量的5%(1300-14万吨)。工业水泥、保温材料、铝波纹板、油漆涂料等建筑材料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大量出口。汽车改装行业拥有将普通吉普车改装成在冰川、高山、熔岩等地区行驶的大功率、大尺寸独轮车专用吉普车的专利技术和设备。2008年冰岛的金融危机是与全球金融危机相关的一系列事件,直接影响了整个冰岛的经济和银行体系。冰岛三大银行受到影响,控制权相继转为国有。2008年9月下旬,冰岛政府宣布Glitnir银行国有化。接下来的一周,冰岛国家银行(Landsbanki)的控制权也移交给了冰岛金融监管局。不久后,金融监管局接管了冰岛最大的银行Kaupthing Bank。冰岛金融业在全球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冰岛克朗兑欧元汇率缩水30%,外债超过6543.8美元+038.3亿,而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543.8美元+093.7亿。冰岛有“国家破产”的危险。2008年6月7日,冰岛政府宣布向俄罗斯寻求贷款40亿欧元,以渡过难关。西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分析人士认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向俄罗斯求助是“罕见”和“地缘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