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竞争对手的产品分析报告?

根据经验,做好竞争对手调查项目,需要长期跟踪和积累行业顶尖企业的动态信息。

首先,需要清晰地勾勒出每个被跟踪对象的业务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动态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

其次,信息收集既要包括典型的“硬信息”,也要包括“软信息”。这些“软信息”在同业竞争中与“硬信息”同等重要,尽管“软信息”的量可能比“硬信息”少得多。

第三,需要收集企业行为和市场表现的相关信息。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经营特点,这些经营特点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企业的政策形成(从我们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这些经营特点有时对企业有利,有时对企业不利,不能一概而论)。

第四,在大部分工作中,收集信息时,需要考虑信息表达和数据分析。如果我们不能分析它,一个充满信息的数据库是没有用的:原始信息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处理它的能力才会产生价值。

第五,竞争对手的信息来源很多。常用的信息渠道有:政府统计、银行、投行、专利代理机构、终端销售商、供应商、客户、公关机构、广告公司、研讨会、行业专家、专业协会/学会、证券公司、行业监管机构/管理机构/执法机构、专业调查公司/机构、企业年报和企业自身。需要指出的是,行业分析文章和行业年报要慎用;至于在商业杂志、报纸等媒体上发表的企业公关文章,往往是夸大其词,目的是提升企业在企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另外,对于相对不成熟的行业,统计数据的可靠性较差。所以要仔细考察信息来源,从中发现事实。

第六,在大量占有和综合分析案头资料的基础上,调查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调查的目的、内涵和外延,为实地调查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