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旅游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教我女儿的老师总是纳闷:“你爸爸不是作家吗?”
女儿顺从地点了点头。
“那么,你的作文是怎么……”背后的意思应该是:怎么会这么恐怖?
“你的答案是什么?”女儿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就问了。
史蒂夫耸耸肩:“你没教我。”
嗯,又是我的错,为了洗刷女儿不会写作文的耻辱(这是她的耻辱还是我的?毕竟她作文没写好。)今年一家人出门前,我和她特别约定了约法三章。最重要的一点是:“回去旅游,要带稿纸。作为一个父亲,我会在短短30天内把我毕生的学习倾注在你身上。”
小妮子一脸不高兴:“你的意思是,我要写30天的作文?”
我轻轻的摸了摸胡渣,带着孔明的笑容说:“是啊,是啊。”
“暑假泡汤了?”女儿有点愤愤不平。
“不,你的作业已经包括写作文了。我只是把它挪到旅行的时候写!别急,亲爱的,快把这一刀稿纸放进皮箱里。”
旅游写作文?相信你一定开始皱眉头想“这给孩子多大的压力啊?”
没错,但是换个方向想,旅行的时候,感官特别敏锐:特别的风景,没见过的奇怪的东西,还有关于景点的奇怪的故事...如果趁记忆犹新的时候不把它们记录下来,是不是很可惜?
想象力和观察力是我想在这三十天里教给她的。
第一招:出门前闲逛。
无论是岛内旅游还是出国旅游,带孩子出去旅游都要花点时间准备。
在带孩子去四川沿江东游之前,我陪她在地球仪上漫游。原来台湾省那么小,对岸那么大。我们的旅程将跨越几个省份,距离超过2000公里。
成都出过很多作家,是李白和苏三的故乡,杜甫也曾经逃到成都,也嫁到了草堂。长江也是一条诗意的大道,崔豪、杜牧、李白、苏三都走过它,留下了许多好文章。我女儿也喜欢三国。沿途有三国典故,我们都会去。我找出了300首唐诗,先把一些必须读的诗打勾,给她解释,给她想象。我们还没有走过长江,却穿越了古今,与古长江相连。
旅游书不是爸爸的专利,孩子应该一起看地图。我们拿起一支粗笔,在地图上画圈圈。我们一生可能只去一次,值得花在地图上。看看旅游书,记下最值得期待的景点,在地图上大手大脚地标注出来。在我们出发之前,渴望已经把等待变成了一种幸福。
第二招:设定主题好玩。
每次旅行,我们都会选择一个主题。
有一年,我在找词,不在家。每个地方都有非常特别的单词可以寻找和玩。“陕西宽带”一词读作“Beyong Beyong”,读起来也有顺口溜(注);在小沈阳居住的豪宅里,地板砖里藏着许多祝福;到处都是招牌,路标,公交站牌,只要你注意,到处都在考验孩子的观察力。当一家人在路上看到一些奇怪的字体时,他们比跑向斗兽场还要兴奋。
我们今年的主题是寻找狮子。那边的寺庙和古镇喜欢在门口放石狮子,既有气势又醒目。找到一只狮子,给它拍张照,这么简单的概念,却成了我们千里旅行时最好的景点。回国后把它们挑出来,每张图片都有故事可讲。新开发的照片是最好的明信片,送给朋友贴在练习本上,连学生都觉得奇怪。
你的家人最近要去旅行吗?别忘了提前做准备,找个主题,大戏一场。
第三招:随时画画、写字、记录。
带孩子出去玩,除了拼命拍照,录很多回来没时间看的视频,如果能抽时间写写画画什么的,就是旅行最好的纪念品。因为孩子的笔迹,当时的记忆没有照片那么冰冷。
准备一个空白的笔记本,准备一些笔(彩色铅笔或者粗细不一的签字笔),喝咖啡,吃午饭,只要抓到一点空闲时间就可以用来画画写字。大人是孩子的榜样,最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
第四招:从导游那里挖宝。
导游是你最好的帮手。如果你参加一个团或者遇到一个讲解员,我们家的规矩就是跟着导游走,他总是在最前面。如果你有任何问题,你可以立即问他们。另外,有些导游是孤独的,因为很多人不喜欢他讲解(尤其是成年人)。孩子跟着导游:第一,要第一个知道有没有危险;二是经常收到奖品;第三,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会马上有人回答。
如果没有引导,父母就是最好的解说员。你必须提前做作业。不要去景点和古迹。因为不了解,匆匆而过真的很可惜。
如果孩子提问,先表扬他问得好,不要马上告诉他答案。让他自己环顾四周(观察),思考为什么(想象),最后确认答案,这是提高他观察和想象的一种方式。
第五招:只要三不贪。
博物馆是父母带孩子去的最常见的景点。除了便宜,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很快了解一个地方。它通常有整个地区的简介(像3D电影一样),也有这个地方的历史。
博物馆有丰富的藏品,但如果你想阅读所有太多的藏品,往往会淹没孩子们的耐心和兴趣。
我们做什么呢
请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在入口处找到博物馆的简介。博物馆里一定有最好的收藏。请看他最想看的三宝。如果还有时间,再选三个他想去的特展。
就三个,不能再多了。湖北省博物馆有曾侯乙的编钟,郧县人的头骨化石,越王勾践的剑,但它是我女儿的最爱:
只见一只汉代的牛,大概有相机那么大,怪笑着,脖子鼓鼓的,好像在练蛙技。好卡哇伊!但是头大身小真的很奇怪。
牛还拉着一辆小车,只能坐一个人。如果我当时是个农民,有一头牛和一辆能练青蛙技能的大车就好了。
因为是精品,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孩子体力好,兴趣高,自然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牛的样子),去想象(当年农民是怎么生活的)。
如果你贪得无厌,坚持拖着孩子一天20万左右的收藏,哦,那会是怎样的灾难?
第六招:放慢脚步,碰上感动。
有些旅行真的很忙很累,但还是要想办法营造一点感动。
记得去乐山大佛那天,因为全家人都是自然醒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本来打算坐五毛钱的渡船去对岸看大佛(多么节俭的父亲);到了乐山,但是因为河水湍急,轮渡停了,怎么办?你是想花270人民币买票去看大佛,还是想什么也没看到就掉头立刻回成都?
感情战胜了理智,所以下次不可能再来乐山了。下午四点我们进了大佛。
景区人气很旺,大佛头上有长长的铁栏杆。如果早上来,在这里排队走到大佛脚下至少要两个小时。但是当我们到达的时候是四点钟,所有的游客都走了。误以为一家人走得很慢,并不着急,女儿还有时间补习。
大佛走了一圈,回到佛头上。女儿写道:
我们在佛顶找到了一个没有游客的安静的地方&东坡纪念馆,苏轼曾经在这里读书。我们找到了一个凉亭,可以在那里休息、聊天和拍照。微风吹过,竹叶飘动,他们心旷神怡。恢复体力后,他们回到车站,准备回家。
看完大佛,才知道人是那么的渺小,佛是那么的伟大,和大佛攀比的心完全消失了。
那一天,其实我只在景区呆了两个半小时,但却成了女儿终生难忘的景点。因为金色的阳光太美了?还是因为佛太庄严了?
不,我觉得正因为我真的不急,才造就了另一种美。旅途中,花些时间去疏远人群,静静的体验当地的人文历史,收获更多。
第七招:一天只安排一种练习。
每天我都会安排一个练习给女儿玩。
写一个美食故事,让她把自己想象成美食记者,用舌头分辨不同的味道。
给她十块钱,让她去逛街买纪念品,写一篇关于小事的文章。
我去看了变脸和特技表演。那天的重点是仔细观察别人的表演,有条不紊地写下自己的观剧心得...
十五篇作文,30天完成,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只是重复我想让她练的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只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发挥想象力。
一篇作文侧重于一项技能。就像一个皮薄馅多的包子,读者一口咬下馅料的花式技巧并不多。
这种练习对父母来说很容易做到。带着孩子出门,即使不写字,不说话,不讨论,也能时不时的练习。
我去演讲的时候,经常有很多家长困惑地问我:“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爱读书,却写不好?”
试一试,带孩子去旅行,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许你回来后会看到一点变化。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产权归作者及发布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回复,我们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