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个人得失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难忘的激情岁月——中国乒乓球108会。

1960年7月,国家体委从北京、上海、广州选拔了108名青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集训,备战第26届世乒赛。

时光飞逝。半个世纪后,“108将军”将在北京重逢。他们一起参观了鸟巢,重访了工人体育场,参观了被誉为“国家运动员摇篮”的什刹海体校...6月5438+05日,老兵们来到国家体育总局,观看了乒乓球比赛并与国家选手互动,在中国乒乓球队历届世界冠军奖杯前合影留念。满头银发的旧世界冠军张写下感言:“故人尤亲,百单聚京谈情谊,情谊长存。”

19岁从印尼回国报效祖国的李光祖是这次纪念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参加大训练营的时候,球队让他模仿匈牙利球员的风格,帮主力球员练球。他没有抱怨。他回忆说:“当时国家物质条件不是很好,但队员们一心一意做祖国让他们做的事,党让他们做的事。”李光祖是《108将军》中无名英雄的一个缩影。目前,国家乒乓球队训练馆的荣誉墙上还高高挂着一条标语: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第26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庄则栋,年近70。他回忆说,为了对付日本乒乓球队发明的秘密武器,队友胡秉权、、薛、等。依靠他们多年的打球经验,模仿日本的弧圈球打法,帮助主力球员适应弧圈球打法。当时拉弧圈球的运动员很少,需要适应弧圈球的运动员很多。他们努力工作,坚持陪练。为了名利,为了国家荣誉,很难和队友对练。当庄则栋走上领奖台捧杯时,他发自内心地说:我代表我们集体领奖!

第26届世乒赛女单冠军、中国体坛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邱忠慧,今年已经74岁了。她在回忆当年夺冠的历程时说:“我当时就想着一球一球的打,为国争光。”世锦赛奖杯前,邱中辉和当时的队友合影,老朋友们聚在一起,特别激动。

乒乓爱一辈子

第26届世乒赛后,“108总”中有不少人一直从事乒乓球相关工作,与乒乓球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李光祖所说,“乒乓球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多次代表中国取得优异成绩的李连义退役后在广东队执教。培养过世界冠军江嘉良、林志刚、马林、刘,现在执教于港会,也培养过主力球员李静等。邱中慧1964退役女乒乓球教练,1973到1996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后创办邱中慧体育用品公司,专营乒乓球器材。

李光祖的职业生涯一直与乒乓球紧密相连。退役后担任国家青年队教练,培养了多名优秀运动员。1972去了香港,打游戏,做教练;后来开始做乒乓球器材的销售代理。民族品牌“双喜”开拓海外市场,李光祖功不可没。曾任中国体育器材贸易(香港)有限公司、天津七二九体育器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还研发出可自主调节球拍重心的专利产品。他说:“作为乒乓球运动员的精神一直伴随着我。我要努力拼搏,不要计较那么多得失,要考虑对方和朋友的利益。必须一心为国,要有集体荣誉感,要与个人和集体合作,这些都体现在我的经营管理理念中。”

中国乒乓球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108将军”是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基石,拼搏、奉献、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乒乓球精神始终闪耀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