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换数据线。Type-C不只是苹果的专利。
关键词:Type-C是业界通用的标准。
首先要做的是给苹果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其实这款Type-C接口的苹果笔记本一点都不任性。相比之前,苹果独立于整个Micro USB的通用标准。事实上,这个Type-C标准是由苹果、谷歌、英特尔、微软等提出的。到USB-IF协会针对目前移动终端的趋势,再由国际上众多厂商通过协商讨论制定。唯一稍微独特的是,苹果并没有过多的安排一个传统的界面。
▲虽然知名度一般,但诺基亚N1确实率先支持Type-C
除了苹果,其他移动厂商也开始悄悄使用Type-C接口,比如去年推出的诺基亚N1平板电脑。但由于当时诺基亚的接口不支持USB 3.1规范,加上产品本身关注度不高,未能达到Macbook 12的火热效果。同时,今年春节后期有图片出来,二代一加手机也将使用Type-C数据线。所以现在,或许从苹果的Macbook 12开始,Type-C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USB种类真多。
话又说回来,既然谷歌、苹果、微软、英特尔都是联名的,而且还会有那么多产品陆续推出,这其中肯定有势在必行的原因。与传统的手机上常用的Type-A类型和USB接口相比,Type-C接口有哪些优势?这个还得一个一个说。
关键词:双面可插拔
Type-C接口最初是用USB3.1标准发布的。作为厂商追赶Lightning Dock接口的设备,Type-C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双面插。面对“手机连数据线,需要先插上,可能会错;再一次发现,第一次是对的;终于回来了,用第一种方式瞄准了“蔡OK”这样的梗。很明显,新接口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两面插。
关键词:数据交换/驱动大功率设备
▲最早的Micro USB接口。
另外,我们来分析一下之前的Micro USB两端的形状。从图中不难看出Pin名线的颜色描述。1V总线红(红)电源正5V2D,白(白)数据线负3D+绿(绿)数据线正4IDnone(无),分A、B两个接口:接地线;b:未接地线;5GNDBlack(黑色)信号接地线。Mirco USB作为早期的串行通信接口,只负责智能设备之间的充电和数据传输,没有特定的设计是无法与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
其实从智能手机的早期发展就不难看出端倪。如果时间回到两年前,大部分安卓手机的USB接口都不能传输OTG数据,因为u盘显然不属于智能运行设备。好在Micro USB的一大优势就是“扩展性”。通过引脚的重新设计,可以在基本功能上进行扩展。
▲笔记本或者PC都比较大,之前几个接口影响不大。
接下来,我们以非常传统的方式放置一组C型引脚图。新的pin除了最传统的电流和数据交换,还可以使用USB总线传输音频、视频和PCI-E,这也是苹果敢于在Macbook 12上采用接口的部分原因。
▲该引脚功能更多,最高可支持100W功率。
▲细节图分析
关键词:USB 3.1高速传输
其实今年没有苹果笔记本。按照USB技术的节点,将是Type-C正式推广的一年。在今年的CES上,这种新标准的USB接口已经爬上了许多家用消费电子设备。除了前面说的通用性和方便性,其实USB 3.1的传输速度也成了Type-C的一个优势。
▲测量的传输速度
在本届展会的展示平台上,有媒体现场测试了搭载USB 3.1 Type-C接口的主板,实测显示其可以跑出650-700 MB/s的超高读写速度,相比之下,目前比较稳定的USB 3.0的传输速率只有每秒200-300MB左右,前后差距一目了然。
看了这么多数据,你可能会晕,先总结一下Type-C的优点。一方面全新的接口可以双面插;另外,接口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无需修改即可完成非智能设备的传输;支持高电压最高可提供100W的功率,这也是之前Micro USB不能用于笔记本充电的原因。全面支持USB 3.1,传输速率更快。
由此,我们不难梳理出之前概念的盲点:
1: Type-C不是苹果的专利,未来会成为安卓手机和Windows笔记本电脑的通用接口。
2.鉴于Type-C的高电压,未来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充电插头终于有望统一。
3.虽然USB 3.1已经大量出现在Type-C接口中,但是USB 2.0也可以应用在Type-C上;同时目前的Micro USB也可以成功升级USB 3.1的传输速率。
▲便携轻薄的移动设备将加速高度集成组件的发展。
当然,虽然有这么多优点,但是在设备大量更换接口的时代,新旧规格齐上阵是必然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1,2,3年,你出门工作恐怕需要带各种数据线。另外,适配器厂商未来也可能迎来自己的春天,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