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赣南医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什么时候报到上学?
赣南医学院位于江西南部京九铁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学校创建于1941,1958更名为赣南医学院,1988升级为赣南医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授予学士学位,2013授予硕士学位。1997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7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目前是江西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医学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韩继生教授担任名誉院长。
学校拥有黄金校区和章贡校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00亩,校舍面积30多万平方米。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76亿元,其中1万元以上的有2007台(件);利用现代校园网,创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 *等优秀资源享受课堂;购置医学教材数据库等17数据库,图书馆藏书2957040册;开设19本科专业和15专科专业,涵盖7个学科;有19个教学部,10个系,76个教研室,13个专业研究所(室、中心),4个综合实验室,12个专业实验室。有7所附属医院(含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8个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全日制本科生9010,专科生1676,留学生135,成教生6776。
学校拥有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401人(含一院、二院、三院教职工),专任教师728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副高级教师1人,博士52人,硕士50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入选“江西、鄱阳人才‘555’工程”5人,省级高校学科带头人7人,省级青年科学家(京港之星)培养对象16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6人,省级名师7人,省级模范教师、省级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47位国内外知名院士、学者应邀担任学校客座教授。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目标,在心脑血管药理、针灸镇痛、芽囊原虫致病性研究、泌尿系结石现代治疗、心脏介入与直视手术、白内障防治、微创手术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结合学科特点,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在江西、闽西、粤北、湘东等地得到推广。 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省级高校“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医学领军学科1个,省级泌尿系结石现代治疗中心1个。教育部支持、卫生部给予技术指导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2007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委项目4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市科研项目1176项,总资助经费2699.5万元。获得省部级奖励59项,专利9项,在SCI、EI、ISTP发表论文147篇,编写图书和教材151册。学校主办的《赣南医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江西省先进科技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等多个数据库收录。它共同主办的期刊有《NeuroscienceBulletin》、《中国医学教育杂志》和《求真》。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能力、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教学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的办学战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主导,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创新。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取得显著成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圆满完成赣州市政府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独立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五年制”乡镇和社区医学人才定向培养模式。国家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卫生部优秀博士教育培养计划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优秀博士教育培养计划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高校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精品资源9个,各级本科教学项目81个。学校办学70多年,为社会培养了近4万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765,438+0.4%的毕业生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任职并成为专业技术骨干,多名江西医学生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学校与美国林肯纪念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日本中医学院、韩国大邱韩国医科大学、印度查尔达大学、德国心脏中心(柏林)等国外高校和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05年开始在中国招收留学生,2007年开始向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输送留学生和毕业生。2007年以来,举办了114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新技术推广班,承办了中德医院管理论坛、中澳白内障防治项目、全国儿童肿瘤学研讨会、赣粤闽浙现代神经科学研讨会、李嘉诚扶贫医学培训班等项目。江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7个,江西省全科医师在职培训理论和临床基地1个,赣州市卫生管理干部培训基地1个,培训学员3434人,为提高当地医务人员和卫生管理干部的专业和管理水平,为江西省及周边地区新农村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70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办学传统。新形势下,江西医界将秉承“夯实基础、求真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江西、辐射周边、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按照“强化特色、强调内涵、更加开放”的发展路径,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打造一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重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