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卸任后一周亏损20亿欧元!大众接下来要放大招了!
面对企业转型和之前的“软件门”事件,大众、斯柯达等品牌汽车整体销量受到影响。此时,大众高层发生变动,CEO迪斯率先下台。这一举动无疑给了他的责任一个交代。
因为软件问题,汽车紧急呼叫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大大延误了第八代MK8高尔夫的交付。受“软件门”影响,大众集团旗下斯柯达和奥迪的部分车型受到影响,导致新车生产和交付延迟。
同时,受海外疫情蔓延影响,大众全球近百家工厂停产,不仅导致汽车销量大幅下滑,还造成每周20亿欧元的损失,部分员工面临失业风险,阻碍了集团发展。
由于“软件门”的发酵,疫情的影响,以及大众集团推进电动化的转型缓慢,迪斯最终离开了大众品牌CEO的位置,但迪斯仍然是大众集团的CEO,以后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集团上。
为了推动电气化改造,大众已经为电气化进程构建了蓝图。到2028年,大众将在全球推出70款全新电动汽车,并计划在全球销售2200万辆汽车,其中近一半的市场将由中国贡献。
此前提出的2025年全球生产1万辆电动汽车的计划已于2023年提前完成,并计划在2020-2024年间投资330亿欧元用于电动化的布局。
去年,奥迪公司宣布将与其合作伙伴* * *在中国市场投资超过40亿欧元。电动出行领域的投资将占总投资的40%,涵盖电动汽车的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
目前在国内市场,大众将推出65,438+00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传统车型的纯电动汽车。已经上市的车型包括朗逸纯电动、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迈腾GTE、谭跃GTE、宝来纯电动、高尔夫纯电动等7款国产车型。
到2020年底,大众还将推出首款基于MEB模块化平台的纯电动ID新车,到2025年,将为中国市场提供基于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开发的15车型。
其中,ID。首先被视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纯电动SUV,并于年底开始量产;全球车型ID.3由上汽大众位于上海安亭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制造。
身份证。系列也将是大众在新电气化时代面临的所有挑战的最理想解决方案。
因此,为生产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车型而新建的上海安亭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于2019 11顺利竣工,仅用了12个月就建成了新工厂。
新的MEB工厂允许六条不同的汽车生产线同时运行,年产能为30万辆,ID车型的第一阶段试生产也同步开始。
新工厂可在5438年6月+2020年10月启动ID车型正式量产,并结合一汽-大众佛山二期工厂同时启动ID车型生产。届时,两家工厂的总年产能将达到60万辆。
MEB是大众电动车量产设计的独特平台,基于该平台的新车型具有轴距更长、内部空间更大的优势。鉴于站台设计的优势,MEB站台车型可以最大程度的优化车内空间布局,使布局更加合理。
基于该平台的车型将搭载大众最新的信息娱乐系统和互联功能,使数字化和智能化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要开启大众的纯电动化时代,少不了纯电动汽车的加持。在身份证上。大众推出的家族系列,我们看到了大众品牌清晰的产品规划。
身份证。家庭是大众进入电动化时代的一个重磅产品矩阵,通过MEB平台再次玩转模块化电驱平台下的出行思路。
身份证。大众家族都带ID。作为前缀,它重新创造了新品的高度统一认知和全新格局的概念输出。ID象征着零排放、自动驾驶、直观操作和个性化网络,也代表着智能设计、身份识别和前瞻性技术。
ID.3是大众ID的首款量产车型。家族,也是宣告大众全面开启电动出行时代的代表车型。不言而喻,它的位置就在大众。除了在茨维考工厂组装,德累斯顿海外玻璃厂是ID.3的另一个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ID.3上搭载的APP?310电机为永磁无刷电机,最大扭矩310 Nm,峰值功率204马力。
“APP”来源于变速器和变速箱平行于车轴的布局。电动机的主要部件由奥迪ag零件公司生产,转子和定子由萨尔茨基特零件厂生产。
新电机采用的“发卡技术”可以使扁平预制铜线圈以最优的方式填充在定子叠片铁芯中,提高电机的转矩密度和效率,即使在低速时也能获得最大转矩,使单速变速箱在转速范围内满足运行要求。
ID.4是大众品牌首款纯电动SUV,由概念车ID演变而来。CROZZ It是继ID.3之后,基于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的第二款量产车型..
ID.4具有空间宽敞、运动风格、操作直观、互联全面等特点。先期推出后驱版,后期推出四驱版,ID.4海外版今年上市。
作为一款纯电动SUV,其动力电池放置在底盘中央附近,既能保证车辆的低重心和更好的操控性,又能实现轴荷均衡分配。ID.4将提供多种电池容量版本,最长续航里程500km。
“身份证。初见“从名字不难看出,这是一款符合“中国国情”的纯电动汽车,是一款专为中国打造的纯电动SUV。
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虽然ID首次进行了伪装,但从车身的基本轮廓不难猜测,这将是基于ID.4的中国专用车型,只是设计细节有所调整。根据大众的生产计划,ID将于今年年底开始量产。
身份证。ROOMZZ是继ID之后的第二款概念SUV。CROZZ,但这款专为中国打造的电动旗舰SUV将作为未来大众电动旗舰SUV的模板,扩大电动ID的产品阵容。家庭。
对于近5米长的全尺寸汽车,ID。要求ROOMZZ兼顾家用和商务需求,车内用料会比较讲究,对ID的要求。飞行员自动驾驶会更高。
概念车上,ID。ROOMZZ搭载了一台75kW的前轴电机和一台150kW的后轮轴电机,两台电机的总功率将达到225kW。正常情况下,汽车采用后驱驱动,必要时可以在一秒钟内通过4Motion四驱系统将动力同时分配到前后轴。
在电池寿命中,ID的电池容量。ROOMZZ为82kWh,WLTP续航里程为450km。
另外,GT概念车ID。基于MEB模块化前驱动平台的空间?一连串的ID。家族,比如VIZZION,未来汽车ID。维齐翁,范ID。巴斯,跑车ID。r,是大众在电动化时代的完整产品阵容,也是最早构思和创造ID的传统车企。系列来规划电动出行模式。
国内ID.4实拍曝光
不过最近大众ID.4的实拍被曝光,大家纷纷猜测大众可能会跳过原计划,让ID.4率先在国内落地上市。此举是否针对国内火热的SUV市场尚未可知,但对比ID.3和ID。,ID.4确实领先一步。
2020年对大众来说肯定是极其关键的一年。无论是在欧洲市场还是中国市场,大众基于MEB平台量产的纯电动ID车型都将在今年陆续量产销售。
转型不仅涉及平台的电动化,还包括软件驱动的技术业务转型,这是大众目前的软肋。
为了推进数字化进程,实施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并建立Car。软件是大众实现软件驱动的两个核心点。
之后,所有与软件相关的工作都将由汽车来完成。软件,从车载操作系统、数字生态系统到新出行服务。到2025年,将有超过65,438+00,000名软件工程师为其工作。
当然,对于一款电动车来说,三电系统是最关键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供应成为大众集团最迫切的痛点。
5月28日,奥迪股份公司(中国)与郭萱高科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大众汽车出资11亿欧元购买郭萱高科26.47%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至此,郭萱高科也将成为奥迪公司在中国的头号动力电池供应商。如果项目最终落地,最终的投资和认购结果将在2020年前完成。
大众签署了“卡塔尔交通项目”,开发适合当地的无人驾驶交通项目。
未来自动驾驶将是车企竞争过程中最重要的蓝海,但动力电池的供应也涉及到产品能否成功上市和铺开的节奏。
面对特斯拉与松下、LG与当代安培科技的携手,宝马与当代安培科技的合作,奔驰与福能的绑定,比亚迪自身的动力电池产业等等,业务很大的大众,在动力电池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自然是相当惶恐。
2019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以32.31GWh的装机量继续位居全球第一。虽然其主要市场是由中国贡献的,但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老大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仍然是大家抱大腿的最佳人选之一。
虽然LG化学和松下紧随其后,但它们最大的客户无疑被特斯拉、奥迪和雷诺等公司锁定。大众想要在动力电池的供应渠道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体积上满足未来几十款纯电动产品的落地,目前难度相当大,动力电池的供应问题已经成为大众捉襟见肘的现状。
与其被动克制,不如主动从供应链源头直接解决问题。因此,大众汽车拿出约11亿欧元成为郭萱高科的第一大股东,为中国市场的动力电池供应打了一剂强心针。
有了这次注资,郭萱高科无论是工厂扩建、产能提升、新产品研发等,给了大众绝对的信心把第一源头问题控制在自己手里,慢慢打磨。
此时大众对中国市场发起电气化攻势的局面显然更加稳固,也能提升郭萱高科在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力,是大众电气化时代转型过程中的又一关键之举。
但在中国电动化出行战略的推进中,这只是大众的棋子之一,大众在全球市场的算计和考量更大。
早在2018年,大众就已经在加州QuantumScape投资了1亿美元,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专注于固态电池技术的开发。固态电池也将成为大众未来迭代三元锂电池的新方案,固态电池也将是下一代电动车新技术的转折点。
根据计划,固态电池有望在2025年实现量产,使用固态电池的e-Golf可以将续航里程从300km提高到750km,这是非常可观的。
总部位于加州的QuantumScape公司已经获得了200多项固态电池技术专利。大众表示,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体积、快充等方面更有优势。
大众和其他厂商一样,早早就开始了固态电池的研发,不仅是为2024-2025年的商业化做准备,也是为了避免因为过度依赖其他电池供应商而可能卡壳的问题。
但根据之前的消息泄露,大众已经被批准投资近6543.8+0亿欧元在欧洲建设电池工厂。首先,它将加强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三星SKI和LG化学等电池供应商的合作。二是组建更强的技术团队,攻克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第三,与合作伙伴成立大型电池厂,减少大量资金的注入;第四,在欧洲建立锂电池和固态电池生产工厂,无钴电池也是大众的方向。
当然,“买中买”和“投资中投资”是大众转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此之前,奥迪股份公司已经与江淮汽车集团签署了投资协议,以加速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电动出行战略的实施。
大众与江淮合作后,大众持有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权,他们也有意认购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将发行新的股权。在新的合资公司中,奥迪股份公司将持有75%的股权,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将增加至7355615280元。
根据协议,大众集团将授予合资公司4-5辆纯电动汽车。新工厂2025年产能为20-25万辆纯电动汽车,2029年产能可达35-40万辆。
为了让奥迪股份公司在转型的道路上减少不必要的后顾之忧,无论是新建工厂、成立合资公司、分两步走锂电池和固态电池,还是加大投入,大众都决心在转型的道路上扫除障碍。
虽然财大气粗的人有能力继续收获自己培育的每一颗果实,但在电气化大趋势的压力下,这家老牌车企显然需要更稳、更有野心、更有勇气、更有决心。
对于大众这种全球定位的车企来说,Dis要推动集团内部改革难度极大,求变也是Dis想做却难以实施的问题。因此,大众汽车的未来如何走,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从大众这几年一系列转型的步伐来看,这家看似被大家看好的车企,也在为后来想要争取的成绩而努力,不敢掉以轻心。
电气化时代的格局是一个新的战场。无论是早期的采用者,还是后期的进入者,要拿下这块新开垦的沃土,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对于大众来说,建设一个庞大的电气化网络支架,不仅要消耗材料和人力,还有很多变数,但大众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锐意进取,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