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发展战略

三年时间,通过调整和发展,肉类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一流食品研究机构。

该目标分为三个方面:技术、经济和人才:

在技术领域,通过承担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和“863”高科技项目,力争在“奥运食品安全行动计划”中发挥重大作用,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推动传统食品工业向信息时代转变,在发酵肉类食品加工、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食品安全检测和质量信息追溯保障体系、食品领域环保技术、关键设备研发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和行业领先水平。

在经济领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大力扩大实验厂和香料工业部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能力,大力提升食品安全检测在行业内的知名度,扩大业务范围。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打造一个齐心协力,奋发图强的中心。

大发展、快发展的新局面。同时要保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基础设施的更新和维护,以及一定比例的自主科研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腾飞。到2 009年底,中心总收入将达到4000万元,符合集团大发展、快发展的战略。营业利润将超过654.38+50万元,员工人均收入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在人才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进入2 1世纪后,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人才,人才是决定企业发展和未来的中坚力量,企业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和建立一支知识结构符合科研需要、年龄结构符合长远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是决定中心未来发展的关键。这支人才队伍主要由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士以及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工程师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组成,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人才基础。为实现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食品研究机构的宏伟目标,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产业化、产业管理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推进,形成支撑中心整体发展的三大支柱。

1,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

以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研究部和环境工程部为主体,培训部和认证中心为辅助,紧扣世界食品工业“生物技术”和“食品安全”两大主题,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六中全会提出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要求,

寻求并开展重点项目研究和系列化技术服务工作。

主要技术研究方向:发酵产品及发酵剂开发、清洁生产及资源综合利用、污水处理、节水技术及设备开发等。特别是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要善于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食品工业相融合,全面提升食品工业和食品安全保障的技术水平。

主要技术服务方向:肉类食品企业工程技术服务,食品企业管理体系和卫生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认证审核,食品企业产品开发人员、生产管理人员、质量监督人员的培训,积极推广新技术,尽快形成新的服务项目。

通过承担“十一五”重点项目和“8·6·3”高技术项目,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专利技术),确立了肉类研究中心在国内肉类行业的领先地位。通过对行业的全面技术服务,推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使中心进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行列。

继续推动环境工程部的发展,并探索多种合作模式,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拓宽环保业务范围,使其业务量得到大幅增长,成为中部行业的生力军,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专业环境管理单位。

同时,与集团主导产业相协调,为集团肉类屠宰加工及其他产业提供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工程咨询、人员培训等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2、食品安全检测:

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北京市第三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应瞄准和跟踪国际食品安全趋势,发展肉制品中兴奋剂残留、抗生素残留、激素残留和过敏原的检测方法,充分发挥“QS认证主任单位”和“肉类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的作用。同时,重点研究奥运食品供应安全指标的检测方法,承担奥运食品供应安全的检测任务。

将中心的质检服务打造成品牌,成为国内权威的检验机构,全面提升检测中心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3、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化管理:

以中心实验厂和香料工业部为基础,将中心的研发优势转化为中心的生产经营优势、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在保持质量和技术含量优势的同时,通过品牌推广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实验厂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在主营业务方向:一方面,利用中心自主研发的成果和专利,增加新产品,扩大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采用多种商业模式与同行业高水平企业强强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通过调整产品的品牌战略,在运营上引入和建立新的生产销售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生产、经营和盈利上有大的突破,成为中心的经济支柱。

香料工业部门应在分析研究自身产品特点、企业特点和人员特长的基础上,选择主要目标。瞄准高端市场、出口产品市场、特色餐饮市场,开发生产特色产品,努力成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香料生产销售企业。

三大支柱发展的同时,中心其他部门也要顺势发展。展馆在继续办好全国肉类加工技术和机械科技周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如何解决展览和经营效益问题;《肉类研究》杂志要探索多种组织模式和经营模式,突出肉类专业的研究和学术特色,成为肉类行业有影响力的权威杂志和国内科技核心刊物;培训部门要充分发挥“亚太地区肉类科技培训中心”的作用。中非高层论坛后,中国要以培训1500名非洲各类人才为契机,集中财力物力,继续争取发展中国家国际培训任务,使之成为知名的国际培训单位。为了实现目标和三大支柱的发展,采取以下三项保障措施。

1.加强机构改革,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

按照高效、标准化的理念,坚持以科学和“严、细、实”为根本要求,构建中心标准化管理体系。

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不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完善和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员工的法律和制度意识。

科学合理调整组织架构,实行定岗定责,做到组织精细化,一岗多能,完成全员劳动合同和聘用合同。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企业办公、流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

2.坚持人才强企战略,确保中心持续发展。

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实用人才,充实现有技术人员和工业部门队伍,为实现中心整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牢固树立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尽其才,合理配置”为目标,大力团结优秀人才,盘活现有人才,合理使用各类人才。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加强交流和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大力培养青年技术骨干,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技术人才储备;注重培养学科带头人,使之成为业内知名专家。完善建立立体化、多元化的交流机制,对各类人才进行纵横多岗交流锻炼,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将中心打造成二商集团的技术人才储备基地。

第三,以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构建市场化的人才选拔机制。建立健全以德、知、能、绩为导向的人才资源评价体系和选拔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第四,改善科研生产条件,建立新的工资制度,完善奖励机制,大幅度提高核心技术人员待遇。逐步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使员工安居乐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于中心的发展。

第五,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中心逐步向企业化过渡准备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

3、推进四项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发挥党组织政治工作优势,团结带领全体员工推进四项建设,把科研、管理、人才、统战、群众工作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科研创新、业务开创、新型人才培养、专业人才成长的氛围,团结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和谐肉研。

——加强党对中心的政治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为中心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作用,动员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精力实现大会的各项目标,努力营造做好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无私奉献、齐心协力推动中心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在中心改革发展中发挥带动作用,把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与中心各项奖励制度结合起来,同步考核党的工作实绩和中心业务目标,确保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实到中心发展中,体现到实际成效中。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惩防体系,推进源头治理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中心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集团纪委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长效机制。各级干部要坚持勤政廉政、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倾听职工呼声,关心职工疾苦,扎扎实实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深入教育,不断完善廉洁自律的制度法规,引导全体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清正廉洁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议事规则和责任追究制,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源头治理,努力把中央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肉研。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中心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企业文化,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弘扬正气,鼓舞士气。通过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中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认真学习二商集团企业文化的同时,形成肉研中心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体系,凝聚员工的力量,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的肉研中心。

——充分发挥工会和共青团的作用,做好统战工作和离退休干部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和事务公开为基础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大力加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发挥工会优势,组织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事务公开,落实集团工会提出的工作要求。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集团和中心各级党政军和职工的主要思想和工作目标转化为广大职工的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中心的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加强对* *共青团的领导,发挥* *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化“引智引智入党”工作,支持他们开展具有中心特色、符合青年特点的活动,推进团建创新,落实“党建引领团建, 团建促党建”,充分调动青年科技人员和青年员工到服务中心服务,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肉研中心作为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单位,调动和发挥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我们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之一。通过“爱、奉献、做”活动,抓好正确引导、积极培养、搭建平台三个环节,把党外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凝聚到推动中心科研创新、提高盈利能力、做好集团科技支撑等目标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