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的教育研究
1,化工、轻工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
2、工业废水、废气处理及粉体提纯项目;
3.新型环保设备的开发;
4.清洁生产和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工作业绩
1,专利技术:ADC发泡剂冷凝清洁生产技术。
2.专利技术:氧化铅零排放气力输送技术。
3.专利技术:酞菁蓝系列颜料原料回收及废水减排。
4.专利技术:电动2B酸酸化结晶技术。
5.专利技术:磺化碱熔间苯二酚清洁生产工艺。
6.TM高效除尘器
7.化学法从稀酸中除铁除铜技术
8、化学法和离子交换法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9.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氨氮废水和有机废水
10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负责子项目“原位料液酸度调节系统工艺及装置研制”。
11,主持江苏省环保厅科技项目“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进机制研究(2009034)”
12,主持完成“江苏省环境技术支撑”(JETS)子项目“物化法处理味精生产废水中试”。
13,参与中荷双边合作环保项目CN0513“通过改善过程控制提高环境和能源效率”并担任江苏省清洁生产专家。
14,* * *申请并授权了21项专利。
15,* * *主持完成各类废水废气治理及粉体净化工程26项。
论文专著
1,主编:清洁生产,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
2.合著:《环境影响评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合著:环境工程,中国科学出版社,2002。
4.在各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8篇。
课程
1.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环境工程CAD》
2.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本科生:清洁生产。
获奖
1986-1987,1991-1992,南京市“环境保护先进个人”。
1990,南京化工总公司“技术进步先进个人”
1990,南京市总工会“合理化建议积极分子”
1991,江苏省石化厅、省产业工会“合理化建议专家”。
1992,南京市人事局“南京市优秀大中专毕业生”
1990“优化方法在含铅废渣综合利用系统中的应用331”获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三等奖。
1993,江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授予“江苏省优秀技术开发者”(金牛奖)。
2002年,南京大学获得“金通石化科教发展基金”二等奖
200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工业园区物质集成与优化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