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学院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化院)成立于1958年6月,是国内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综合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起源历史可以追溯到著名爱国实业家先生和著名科学家侯博士于1989年8月1922在天津塘沽创建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所。2010燕山分院研究所并入北化所。目前,北华苑已形成一院三地的发展格局。医院总部位于北京北三环,环境优雅,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通州区科学实验基地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燕山分公司毗邻燕山石化公司,原料资源丰富,便于中试。2010与齐鲁分公司研究院、扬子分公司研究院、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院建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系,成立了北化所齐鲁分公司、扬子分公司、燕山树脂所,进一步加强了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能力。

北化所紧紧围绕中国石化公司主业,坚持“创新务实,成就客户”的企业宗旨,按照“自主创新、聚焦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积极实施技术领先创新战略、产品差异化创新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大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推进器作用。逐步形成了工业催化、有机合成、高分子聚合、塑料加工、合成橡胶、化学环保、化学工程、分析与表征、科技信息等学科,以及乙烯技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有机与精细化工、化学环保等专业优势。建立了聚烯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橡塑新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基础有机原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化学建材检测中心、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技术中心,出版了《石油化工》、《化工环保》、《石油化工快报》等学术期刊和行业杂志,其中《石油化工》被中国学术期刊评审委员会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截至2010,已申请中国专利1640项,国外专利38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在654.38+0万吨/年乙烯、30万吨/年聚乙烯、30万吨/年聚丙烯、碳五分离、乙烯三聚制654.38+0-己烯、溶聚丁苯橡胶、SBS等大型成套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为石化行业主要技术的国产化提供有力支撑。利用北化所大型乙烯裂解炉技术,已建成63台裂解炉,总生产能力527万吨/年。大型聚丙烯成套技术* * *建设27套生产装置,总产能471万吨/年。开发成功聚乙烯、聚丙烯、预脱丙烷和预加氢、C2加氢、C3催化蒸馏、裂解汽油加氢、低温甲烷化、烯烃脱碳/脱氢/炔化/脱氧、乙烯氧氯化、乙烯氧化制环己烷、苯酐、马来酸酐和有机胺等30个品种49个品牌的石化催化剂。在合成新材料方面,成功开发了PE100、高速高刚性BOPP、聚丙烯、高抗冲聚丙烯、高结晶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新产品,以及三元一体橡胶、丁苯透明树脂、SIS、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嵌段丁苯橡胶、溴丁基橡胶、稀土异戊橡胶等合成橡胶新品种。在节能降耗、污染源控制、污水回用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北化所的大量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支持了企业的清洁生产和降本增效。

目前,乙烯裂解技术、聚丙烯催化剂技术、SBS技术、C2选择加氢催化剂、C3选择加氢催化剂、聚乙烯催化剂、聚丙烯催化剂、纳米粉末橡胶均已出口。

北华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也是教育部批准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单位。博士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具有自主招生资格。北化所设有研究分院和12研究部门,拥有一支专业技术优势突出的科研队伍。目前员工总数119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60人,高级工程师399人。博士118,硕士165438,研究生导师43人,具有良好的研究生培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