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剧变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如何做才能保住“一哥”的位置?

在市值超过中国石油之后,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处于“风暴眼”之中。

昨日,据财联社报道,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向现代汽车集团独家平台“E-GMP”打造的两款车型供应动力电池,供应时间从2023年开始。

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没有对此消息做出回应,但其股价迅速变化。Wind数据显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昨日股价上涨8.18%,至404元/股。

6天前,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多份公告,称“投资不超过6543.8+02亿元在四川宜宾建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投资不超过6543.8+02亿元在广东肇庆建设动力及储能项目”、“投资不超过50亿元在福建宁德建设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建项目”,总投资290亿元。

受利好消息影响,股价在次日高开3%至379元/股后,于2月4日继续上涨至388.5元/股,涨幅为1.97%。

早在2月1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发布了一份《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本次限售股份和实际可上市流通的股份将解禁,占其目前总股本的5.25%,解禁上市流通日为2月4日。

据界面新闻统计,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解禁市值为4332.89亿元,几乎占其发布前总市值9555.5亿元的一半。虽然解禁股持有人并未表态是否会减持,但资本市场对此仍有担忧。

事实上,自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越中石油以来,其股价就一直在坐过山车。这背后,或许反映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内忧外患”的不稳定现状。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65438+2020年2月31-20265438+2月9日k线图,截图来自Wind。

受疫情影响,去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受阻,导致动力电池行业波动,需求和装机量下降。正因为如此,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并不出色。

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工厂上个月接连发生爆炸也使其陷入短暂的混乱。

在外部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行业竞争逐年加剧。虽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仍然处于“老大”的位置,但他的周围有很多威胁。

尽管比亚迪和郭萱高科等国内动力电池制造商奋起直追,但LG化学和松下等海外电池制造商近年来也开始在国内市场展开竞争,并紧随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一度超过中国石油,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取代燃油汽车的信号。

在英雄崛起的时代,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还能保持动力电池“一哥”的地位吗?

“基本满意。”

14年前,中国石油前董事长蒋洁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当时的中国石油真的能经得起这样的评价。

2007年6月5日,165438+中国石油在a股上市。首日开盘价一度被投资者推高至48.6元/股,也成为市值71181亿元的全球最大公司。

众所周知,这家当年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十四年后市值被一家动力电池厂商超越。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就在去年2月21,65438,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涨幅超12%,当日收盘价为325元/股,市值随即达到7571亿元。一周后的2月30日,10.39%,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上涨至10.39%,报收于340元/股,市值达到7920亿元,超过当日中国石油7558亿元的市值。

当代Ampere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市值对比图,数据来自Wind,在线旅游制图。

今年年初以后,这样的上升趋势还在继续。65438+10月4日收盘,股价上涨15.09%,至404.1元/股。之后股价持续飙升至65438+10月7日,收盘价达到413.23元/股,市值再创新高,达到9626亿元。

然而,正当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万亿市值冲锋时,却被踩了“刹车”。

65438年10月7日,据宁乡发布微博称,当晚湖南邦普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邦普”)旧厂房车间发生爆炸起火。“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的资料显示,该公司隶属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事故反应迅速,但由于这家公司主要负责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池行业的回收部分,第二天收盘时,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为404.5元/股,跌幅为2.11%,市值一天蒸发203.32亿元。

接下来的一周,股价的下跌还在继续。6月65438+10月11日,股价继续下跌,当日收盘价为390元/股,跌幅为3.58%;期间虽有小幅反弹,但股价的跌势并未缓解。八天后,股价以36.611元/股的低点收盘,当日市值也跌破9000亿元。

65438+10月20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回升至收盘价391.4元/股,涨幅25.29%。在业内看来,这种反弹与前天公布的专利有很大关系。

65438+10月19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两项与固态电池相关的发明专利。从专利文件中可以看出,这两项专利都与固态电解质有关,这将有利于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自上月初蔚来推出150kWh固态电池组以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成为该领域的又一进展。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固体电解质相关专利信息,截图来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受利好消息影响,随后几天,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一路上涨,6月22日65438股价重回400元。当日收盘价为408元/股,市值也重回91000亿元上方。

但很快,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价因爆炸事件再次陷入“泥潭”。

65438+10月20日晚间,德国纳米的控股子公司曲靖林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国纳米”)发布公告称,当天上午一室外尾气吸收塔发生爆炸。根据德国纳米披露的信息,其公司在2014至2016年间为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前五大供应商。此外,根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的数据,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其总股本的40%。

之后,虽然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对爆炸事故做出回应,并表示只是持股关系,不参与其公司的生产经营,但并未阻止股价下跌。

事故发生一周后,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再次下跌,从10月25日65438+收盘时的396.95元/股,跌至10月29日收盘时的354.11元/股,跌幅达4.27%,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月股价的最低点。

到本月初,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价继续下跌。2月1日,其股价收于350.33元/股。然而,随着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扩大生产的多次公告,股价及时再次下跌。自2月2日发布公告后,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价开始回调。至2月4日收盘,股价较2月1日上涨38.17元/股。

至此,自去年6月5438+2月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反超中国石油,股价随即达到413.23元/股的高点后,到本月5日收盘,股价已上演多次大起大落,堪比坐过山车。

其股价的不稳定性可能也反映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面临的挑战。

目前在动力电池的赛道上,已经坐在头把交椅的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压力很大。

去年6月5438+10月,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0.8%。净利润654.38+0.42亿元,同比增长4.24%。这也是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前三季度首次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虽然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三季度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但这并不能掩盖前三季度的下滑。财报数据显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5,438+0,522万元,同比下降4.06%;净利润36.82亿元,同比下降2.07%。

对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前两个季度的发展是不利的,这与疫情不无关系。

随着去年初疫情的爆发,去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明显下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

“去年上半年突发的疫情和政策影响,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集体下滑,动力电池的装载量也下降,从而影响了电池供应商的收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今日北京商报》这样说。

在外界看来,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其营收和净利润应该会有所回升。然而,对于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来说,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曾经的“基业”技术路线已经摇摇欲坠。

早在2011,福建宁德市就成立了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但当时动力电池赛道要慢很多,前面已经有比亚迪和郭萱高科两家实现了“自给自足”的选手。

作为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曾玉群自然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公司成立之初,他另辟蹊径——没有走当时市场普遍认可的磷酸亚铁锂路线作为主要路线,而是选择了成本更高的三元锂路线。

就在曾玉群做出这个选择之后,政策也帮了他一把。

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后,中央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提出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要达到150Wh/kg,当时只有三元锂电池能达到这个目标。

由此,在政策红利的“加速”下,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超越比亚迪和郭萱高科,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之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继续研发三元锂电池,两年后推出并量产“811电池”。

宝马iX3上的811电池,由关伟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简而言之,811电池是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比例为8:1:1的三元锂电池。该电池可将能量密度提升至170Wh/kg,有效提高装载该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811电池虽然有很多优点,但自问世以来就饱受质疑。

首先是电池的安全性。据《未来汽车日报》报道,去年国内市场发生了20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其中大部分是装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随着去年比亚迪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针刺试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811电池的安全性问题被置于舆论焦点。

“按照现在的技术,811电池系统不起火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单体电池不着火,估计会用固体/半固体电池,或者会大大牺牲能量密度。”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傅振兴对《汽车市场的故事》这样说。

除了安全,目前三元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被挤压。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6月5438+065438+10月,国内三元锂电池* * *装机5.9GWh,同比累计下降8%;磷酸铁锂电池* * *加载4.7GWh,累计同比增长65,438+03%。按照这个趋势,2021年磷酸亚铁锂的装机量将可能超过三元锂电池。

就像这样,去年业内就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放弃811电池”的传言。虽然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反驳了这一传闻,但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市场份额等“内忧”依然存在。

与“内忧”相比,对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外患”可能更具威胁。

事实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几年前坐上“一哥”的位置,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威胁,也得益于政策的支持。

2015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白名单”。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只有使用“白名单”中企业的电池才能获得补贴,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就在“白名单”之列。

这样,在政策的支持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9年,华晨宝马、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厦金旅、BAIC、中车集团、吉利等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电池装机容量在90%以上。

但随着当年工信部取消“白名单”,外资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墙”被推倒,这些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没有任何障碍。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首当其冲受到LG化学、SK等国外电池企业的挑战。

根据SNE研究发布的数据,2020年6-8月,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市场的15.9%,排名第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15.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在此之后,虽然2020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重新夺回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第一的位置,但LG化学和松下仍然紧随其后。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数据来自SNE研究,在线旅游地图。

事实上,随着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超过中国石油,行业将开启一个新的能源时代。然而,对于目前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来说,除了面临自身的“内忧外患”,还需要思考一个“老问题”——如何继续稳固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地位?

“对于许多竞争对手来说,汽车电池通常只是他们的业务领域之一。但对我们来说,一切都围绕着电池,我们必须成为这一领域的最强者。”

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不久,当被媒体问及公司及其未来时,曾玉群曾这样回答。

但对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这是因为自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来,就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总之,任何车企都不会只选择一家动力电池厂商作为供应商,而是同时选择几家。

以特斯拉为例。目前,其电池供应商包括松下、LG化学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了保证其电池供应的稳定性,我们会选择多家电池供应商供应电池。”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对媒体说过这样的话。

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头部企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并不是车企的唯一选择。

2020年,大众向郭萱高科投资11亿欧元,选择万向123作为供应商。奔驰还投资了1000万欧元给福能科技。就连曾经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伯乐”的华晨宝马,也在去年7月选择了亿纬锂能。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动力电池公司满足不了很多新能源车企的需求。为了实现量产,车企不得不选择多家动力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即使在2021,供需失衡的情况依然存在。

“未来五年,锂电池行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快速进入TWh时代。”

就在上个月,在中国电动汽车委员会100云论坛上,曾玉群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在他看来,从2021开始,全球锂电池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需求会有明显的提升。但在供给端,全产业链产能供给增长相对缓慢,有效供给不足。

换句话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但行业的基本规则并没有改变——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抢占更多市场。

今年以来,多家新能源车企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

特斯拉国产Model Y强势登陆国内市场,一度因意外降价导致官网瘫痪;紧接着,蔚来发布了新车型ET7。根据蔚来联合创始人秦的说法,ET7的订单量也超出了预期。之后,智记汽车也发布了自己的新车型,并开放了预订。

特斯拉国产的Model Y和蔚来ET7,来自特斯拉/蔚来关伟

此外,小鹏、威马、零跑等国内新能源车企,以及宝马、奔驰、奥迪等传统燃油车企也将在2021推出旗下多款新车型。

从特斯拉、蔚来,到小鹏、宝马等车企,高速放量正在加大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的电池供应压力。据先进锂电池研究所统计,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增长至1.97万辆,同比增速超过52%,对应动力电池装机达到97GWh。

为了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抢占市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动力电池企业开始了一场扩大生产的“运动”。

就在本月初,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在四川宜宾、广东肇庆和福建宁德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基地和动力储能项目,总投资290亿元。2020年65438+2月末,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投资390亿元在福建福鼎、四川宜宾、江苏溧阳增产扩产。短短几个月,它已经花了近680亿元扩大产能。

紧接着,比亚迪也宣布以现金方式对子公司增资扩产。

除了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扩产,背后的动力电池厂商也开始奋起直追。

上个月,AVIC锂电发布公告称,投资50亿元、规划产能10 GWh的项目即将正式投产,项目二期规划已经在进行中。去年,郭萱高科柳州1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开工建设;蜂巢能源宣布投资6543.8+055亿元在欧洲建立24GWh电池工厂。

然而,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等动力电池厂商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开始发现仅仅通过原有的扩张方式很难赢得更多的市场,因为从去年开始,很多新能源车企不甘心被电池厂商“卡脖子”,开始亲自布局电池业务。

去年9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电池日”发布了他的新能源计划,并表示两到三年后,当实现自给自足时,不排除出口电池产品。今年,蔚来、致基汽车、广汽新能源都推出了自己的电池新技术,已经在“特斯拉、蔚来、广汽1000 km续航”中使用。是真技术还是新噱头?本文详细阐述。

“虽然蔚来、致基汽车等车企和品牌在电池方面还在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动力电池厂商合作,但这些车企了解电池生产工艺后,很大概率会像特斯拉一样,真正自主研发电池。那可以让成本更低。”一位动力电池行业的从业者对连线旅行表示。

正因如此,为了保住新时代动力电池行业的“老大”地位,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继续布局和发展动力电池业务,还开始向其他业务拓展。

据北京商报今日报道,从去年开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了类似的电池制造商,并涉足上游电池原材料、证券、汽车制造、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领域。今年6月5438+10月,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也参与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Horizon的C+轮融资。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地平线信息,截图来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投资供应链上下游和新兴技术领域并不奇怪。参与其他领域的投资和业务布局,既能稳定供应、分担风险,又能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现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可以肯定的是,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超越中国石油不是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但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要想在新能源时代保持“一哥”的地位,就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随时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