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无线网卡的接口方式有哪些?

蓝色的是音频输入接口,用来连接音源(如cd机、MP3机、电吉他效果器等的输出口。).

===========================================================

正常的蓝口不需要塞什么东西,麦克风不好用也没关系。

此外,控制面板中的声音管理器将扬声器设置为2声道输出,否则在5.1声道模式下,麦克风输入口(红色)将被设置为中置低频输出口,麦克风自然不会被使用。

PCMCIA接口不仅可以插无线网卡和电视卡,还可以插调制解调器和小硬盘。

IEEE1394接口在国内最早的出现应该是在1997年、1998年左右,但当时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那些年,MAC及其相关配件市场上很少见到IEEE1394接口类型的硬件设备,只有那些“有钱人”才能偶尔享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20世纪开始,市场上出现了具有IEEE1394接口的设备,出现了扫描仪、数码相机、网络摄像头、硬盘等使用该接口的设备。

一、IEEE1394的定义和特点:

1394卡的全称是IEEE1394接口卡,是IEEE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视频数据传输速度的串行接口标准。支持外接设备热插拔,可以为外设供电,节省外设电量,支持同步数据传输。IEEE1394接口最初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早期是为了取代SCSI接口而设计的。它的英文名字叫火线。

后来大家都叫它FireWire,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速度快(接口最快传输速率达到400MBPS,即将推出的IEEE1394B标准甚至把速度提升到了800MBPS甚至1.6GBPS,是外设接口无可争议的王座),另一方面也是从这个英文名翻译过来的。后来因为速度超快,而且比SCSI小很多,这个接口逐渐被大家接受,并广泛普及。它的出现是数字数据传输的一次伟大革命。作为新一代高性能串行总线标准,IEEE 1394的主要性能特点如下:

(1)数字接口:数据可以以数字形式传输,无需数模转换,降低了设备的复杂度,保证了信号的质量;

(2)“热插拔”:当系统全速工作时,IEEE 1394设备也可以插入或移除,用户会发现添加一个1394设备就像将电源线插入他们的电气插座一样简单;

(3)即插即用:无需设置ID(标识符)或终端负载即可动态确定主节点;

(4)总线结构:采用读/写映射空间的结构,而不是IEEE1212标准中规定的寻址数据传输方式,详细规定了外部电缆和背板的技术规范;

(5)速度快:IEEE 1394标准定义了三种传输速率:98.304 Mbps、196.608 Mbps和392.216 Mbps。因为这三种速率分别在100 Mbps、200 Mbps、400 Mbps左右,所以在标准中也称为S100、S200、S400。这个速度可以用来传输未压缩的动态图像信号。IEEE 1394。b标准正在研究支持800 Mbps和1 600 Mbps的传输速率。

(6)兼容性好:IEEE 1394总线可以满足桌面PC用户的所有I/O需求,可以兼容SCSI并口(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RS232标准串口、IEEE 1284标准并口、Centronics接口、苹果的桌面总线等接口;

(7)对等接口设备,无论主设备和从设备,都是领导者和服务器。无需额外的控制功能就有足够的智能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不用电脑直接在两个摄像头之间传输数据,多台电脑也可以共用一个摄像头。

(8)物理体积小,制造成本低,易于安装;

(9)不可专利性:使用IEEE 1394串行总线不存在专利问题;

(10)便宜:适合家用电器。IEEE 1394的降价部分是因为串行数据传输,采用了简化的电子电路和电缆设计。它的发送和接收设备作为标准芯片组提供,处理寻址、初始化、仲裁和协议。

IEEE1394接口的两个类别:

IEEE1394接口有两种:6针和4针。六边形接口有6个引脚,小四边形接口有4个引脚。最初苹果开发的IEEE1394接口是6针。后来索尼看中了它的高数据传输速率,对早期的6针接口进行了改进,重新设计成常见的4针接口,并命名为ILINK。(这是IEEE1394的别称)6针,主要用于普通台式电脑。目前很多主板都集成了这个接口,尤其是苹果电脑。另一种是4针接口,外观上比6针接口小很多。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和dv。与6针接口相比,4针接口不提供电源引脚,无法供电,但优势很明显:体积小!

尤其是最近几天,笔记本电脑和dv都在向小型化和超薄化发展。比如索尼最近上市的IP系列数码相机,机身小巧,集成度高。如果在这样的机器上使用6针接口,会非常笨拙。另外,DV的1394接口主要用于传输图像数据,不需要电源。但是如果是加外接硬盘的话,6针1394端子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外接硬盘比较大,所以接口大小不太在意。其次,外置硬盘在运行时需要电源,其次需要极高的传输速率。这时候一个带电源的6针1394接口就非常必要了。在这方面,苹果的IPOD比较有代表性。一方面通过1394接口传输文件,另一方面通过FIREWIRE线缆自动充电。

1,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的应用。USB 2.0主要用于连接外设,而IEEE 1394主要定位于音频/视频领域,用于制造消费电子设备,如数字vcr、DVD、数字电视等。未来,USB 2.0和IEEE 1394应该可以在很多消费系统中共存。比如新款苹果电脑和部分PC电脑同时配备这两个接口。

2.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脑都提供了USB功能,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可以和电脑连接的USB外设。所以自然要求USB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为USB外设的全面普及做准备。在视听消费电器领域,IEEE 1394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连接标准。所以未来的电脑要想和这种电器连接,必须符合IEEE 1394标准。

3.USB 2.0的传输速度为每秒480 Mbps,比IEEE1394更快,第二版USB 2.0将达到800 Mbps(最高理想值为1600 Mbps),将成为超越IEEE1394的最高传输标准。另外,“USB 2.0”兼容目前所有的“USB 1.1”,单位成本比IEEE1394便宜,所以以INTEL、COMPAQ、HP为首的国际电脑厂商都支持“USB 2.0”。

4.因为IEEE1394接口规范是从苹果的FireWare接口发展而来成为通用的国际标准,而作为PC行业老大的英特尔当然不会允许苹果指定的标准来抢夺PC市场。虽然不能公开反对,但肯定也不会太支持,所以英特尔的芯片组发布了多款产品却一直隐瞒对IEEE1394的支持。说实话,1394。即便如此,我也不敢妄下结论来判断未来哪种接口标准会是主流。我只能说未来的外设接口应该是USB2.0和IEEE1394(不排除新标准的出现),最终谁会成为主流还有待厂商和用户的支持。

防盗锁孔,在整机保护中,现在一般用的最多的都是一些防盗锁。目前普通笔记本都配有防盗锁槽,用户可以购买钢丝防盗锁来锁住,即一端插入锁槽,另一端缠绕在难以移动的物体上,满足最基本的防盗要求。这些防盗锁有的只能用钥匙打开,有的要输入密码才能取下。这些防盗锁一般笔记本商店都能找到。为了笔记本的安全,商家在展示时通常会使用防盗锁,普通家庭用户或者办公用户在外出时也会将笔记本上锁。这种防盗锁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价格相对便宜。但是,如果遇到一些“从不停止偷窃”的顽固小偷,效果并不是很大。如果小偷用大铁剪刀之类的工具剪断钢丝,或者不惜损坏笔记本外壳强行取下来,这种防盗锁的作用只是拖延时间。

在公司里,开会一般用笔记本,因为用起来更方便。然而,在一些会议的休息时间,笔记本电脑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小偷把电脑关上,放在一堆纸里或者放在包里,然后就可以很轻松的跑掉。针对这种情况,IBM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笔记本的显示屏和键盘之间安装一个防盗螺栓,可以控制连接电脑显示屏和键盘的铰链的工作。当防盗插销被锁住时,笔记本电脑不会被关上,小偷很难不引人注目地偷走电脑。如果防盗栓是锁着的,小偷折叠电脑的唯一方法就是撬开防盗栓,这样会导致电脑被破坏,小偷偷走的电脑无法使用。防盗插销用钥匙打开后可以自由滑动,不会影响笔记本电脑的美观。

同理,也有用防盗插销锁住笔记本,使笔记本无法打开的想法。

另外,笔记本电脑通常有硬盘锁和主板锁。在笔记本电脑的硬件数据保护中,BIOS密码是最古老的方式,也是锁定主板的主要方法。一般笔记本电脑的BIOS都可以设置开机密码和超级用户密码。相信大家对开机密码都很熟悉,也是用的很多的。一般在软盘启动前出现,防止小偷利用软盘启动绕过操作系统窃取数据,也防止小偷利用笔记本电脑。但它只在这台机器上有效。如果小偷的目标是你笔记本里的数据,只要把存储数据的硬盘转移到另一台机器上就可以读取了。

S-VIDEO也叫S端子,主要用于电视输出,是早期的电视输出接口。现在电视普遍都有这个接口。